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體中的漢字字體設計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1新媒體中漢字字體設計表現形式特點
1.1動態表現在舊媒介上的漢字表現常常為靜態,其動感的顯現主要借助筆勢、字形、版式等來體現,如枯筆的筆觸效果,斜體字,采用國畫中“馬一角”、“趙半邊”的構畫模式的版式布字。而在新媒介上顯現的漢字在電子技術的支持下可產生動態化的藝術效果。漢字在媒介上的顯現及藝術表現從舊媒介的二維藝術表現發展到新媒介下的四維表現,即二維平面到三維立體再到四維的時間概念。漢字的動態表現也是借助電子技術區別于傳統漢字藝術表現的特點之一,漢字的動態表現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文字本身、空間和時間。漢字的動態設計是一種具有運動的、變形的、突變的、重復的、模糊的、互動特性的文字設計,它不僅局限于電影標題、電視廣播、互聯網的設計中,而且在伴隨新興媒介不斷涌現及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中,其動態形式也在不斷發展豐富中。漢字的動態表現形式也使漢字藝術欣賞的審美趣味發生了變化,傳統漢字往往集中于靜態美的詮釋,而現代漢字在新媒介技術支持下,呈現出“四維”狀態,打破了傳統二維、三維的框架,注入了“時間”概念,在動態表述中展現一種具有時代性、傳播性的藝術美。建立在現代媒介技術基礎之上的漢字動態效果常有以下幾種效果:(1)文字并列重置;(2)文字分層顯示;(3)文字字形之間的轉化;(4)文字運動的節奏與節奏的變化;(5)文字運動持續時間與暫停變化。無論哪種效果都具有時空效應。漢字的動態形式表現對漢字設計提出了一個時間軸的要求,在設計中要注重時間軸上的連續性及節奏速度。
1.2色彩色彩是一切造型表現藝術中必備的形式要素之一。在傳統漢字的色彩觀中除了文本字“白紙黑字”的色彩觀外,其他顏色的使用多具有文化屬性與意義,如官印所用的朱砂、牌匾的金色,皆有文化屬性意義。而隨著媒介及視覺環境的變化,尤其是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各類顏色廣泛在新媒體所呈現的漢字中所采用,這時的漢字賦色更多地追求形式表現與時尚潮流,其傳統的色彩文化意義已大大弱化。電子技術對現代漢字賦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其色彩屬性的特殊性。傳統色彩屬性往往取決于色彩三元素即色相、明度、純度,這種關系定義出的色彩是最近于人眼正常觀察的顏色。而在電子技術作用下生成的顏色屬性則包括亮度、色溫等有別于傳統的色彩三要素的定義。借助電子技術原理,產生的光源色彩較傳統礦石色料生成的物體色彩而言,其顏色更加純亮,色彩還原度高。如霓虹燈、顯示屏,所呈色彩都美艷亮麗,光鮮奪目。另一方面是利用電子技術生成的顏色種類較傳統礦石生色的種類而言,數目眾多,達上千萬種顏色數目,這也大大擴寬了漢字賦色時選色的范圍。電子技術成色原理是建立在光色的“加法原理”基礎上的。例如RGB色彩模式;該模式是用紅(R)、綠(G)、藍(B)三基色來描述顏色的模式,是相加混色模式。相加混色模式用于光照、視頻和顯示器。顯示器通過紅色、綠色和藍色熒光粉發射產生顏色。對于真彩色,R、G、B三種基色分別用8位二進制數來描述,分別有256種。R、G、B的取值范圍在0—255之間,可以表示的彩色數目為256×256×256=167772.6種顏色。
1.3多媒體表現在傳統媒介中文字信息的傳達往往通過書寫者的技巧、力度及版式來強化文字中包含的信息,而在現代視覺環境中信息的傳遞已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文字,現代信息的傳遞常常借助多媒體表現如通過音樂、圖形、屏幕的觸覺等等來強化文字信息的表達。漢字的象形造字特點與多媒體特性的高度和諧使得現代多媒體手段有力地豐富了文字的表現力,通過時間空間中的視覺元素協助文字構造了一個立體的信息空間。
電子技術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文字載體,改變了傳統文字二維紙質呈現的方式,直接對漢字字體形態的豐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數碼字體設計時代,電腦桌面出版系統的出現,使所有字體設計的嘗試成為可能,各類文字圖形設計軟件的誕生也為數碼字體形態的豐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同時,電腦桌面排版系統也改變了傳統的“所見即所得”的字體應用方式。由此,在數字化環境中提出了兩個全新的概念:文字編碼與文字格式即字體的文字輸入與輸出概念。文字編碼是解決文字輸入問題,它是信息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是計算機實現文字輸入的一種手段。通過二進制數來實現文字的輸入。其編碼形式也多種多樣,如國標、GBK碼、BIG5碼、HZ碼等等。文字格式則是解決文字輸出的問題。不同的字體格式意味著計算機以什么樣的語言來識別字體,即便是字體設計中最基本,常規的字號選擇和字體調整在數字化境遇中也具有新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桌面出版系統的出現還引起了排版規則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不同字體格式語言的出現。因此,數字時代的字體選擇意味著選擇什么樣的字體格式就相應的選擇了什么樣的字體外觀。諸如PostScript字體、TrueType字體這樣的術語是在現代字體設計中經常會涉及的,這些都是打印機所“說”的語言。除了文字格式、文字編碼對漢字字體的影響外,電子顯示媒介也對漢字字體形態的豐富產生了影響。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新媒介改變了傳統文字圖形呈現的界面及文字呈現所涉及的物與物之間的關系。電子顯示成為時代的主流與特征。電子顯示的形式多種多樣,如LED屏顯示、等離子顯示等等,它們各自具有符合自身技術特點的顯示原理(成像原理)。但無論何種顯示,最終通過電子屏幕呈現的漢字都可歸納為點陣式顯示也叫位圖顯示。位圖又稱光柵圖,是使用像素陣列來表示的圖像,每個像素的色彩信息由RGB組合或者灰度值表示。由于文字是通過像素點陣來顯示的。因此文字的筆畫,字架結構及比例關系都受到點陣密度及像素點規格的限制,例如LED字幕屏所呈現的漢字皆由一個個電子發光點所構成,其所呈現的文字則皆呈點陣字體,表現出一種全新的字體形態和視覺感受。在電子數字時代中,基于電子技術的影響,漢字字體形態呈現出以下兩方面的特點。
2.1多樣化先進的電子技術使得漢字字體的設計越來越少的依賴于專業的人工制作,這使得設計人員可以盡量發揮想象力,借助電子技術手段,不論傳統與否的制造各種中文字體。這使得中文字體形態日益豐富,如綜藝體、圓頭體、珊瑚體等字體都是伴隨現代激光照排技術而誕生的。
2.2界面化電子產品的漢字顯示界面的專業化,導致字體形態趨于界面表現,如手機、網站、電視中的漢字顯示,為了適應各自界面技術及使用環境的要求,而呈現不同的字體風貌,但都與自身界面和諧一體。綜上所述,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為漢字藝術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動力。同時由于電子技術一直在不斷發展中,其對漢字藝術的具體影響也在不斷變化發展著,這就需要漢字藝術工作者與時具進不斷深入此項研究工作。
作者:魏力敏李波單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篇
色:色彩作為物象的形式語言之一,大自然中的五彩千色都是由光作用下呈現而來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視覺,而對視覺影響最大的則是色彩,色彩可以用來象征事物,傳達情感。中國漢字的書寫及印刷長期以墨色為主,讀者已經習慣了白紙黑字的文字色彩情景。而在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主的新媒體中,利用LED等高顯色指數的特點使顏色鮮艷明亮,加之現代印刷技術中的色彩管理技術使豐富的色彩藝術表現的實現成為可能。現代漢字設計中利用色彩進行字義與情感的表述已成為字體創作的主要形式手段之一。中國漢字的象形會意是注重“象”,并以象表意的。這個象是抽象的象,在對物象的描摹抽象過程中是舍棄了色彩的,而原本的象應該是包含色彩表現的象。
質:質在文本中指質感。質感源于視覺,和觸覺有關。在造型藝術中把對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現把握的真實感稱為質感。質感作為立“象”視覺要素之一,能夠形象再現物象。中國漢字是以線條組構的矩形圖式來立像表意的。這種線條圖式的象是對物象的形與態的臨摹,具有概括抽象性。然而質感的再現是運用具象能力摹擬物象的表面肌理效果在二維平面中虛擬物象的體量與質地的。
這種真實再現的具象造型表現在傳統漢字的立“象”過程中是不可及也是不可取的。今天新媒體中藝術創作可借用信息虛擬技術對物象進行“真實”再現。由此,漢字設計亦可利用這種虛擬現實技術手段來豐富立“象”的造型形式語言,使象更為真實、更為生動。漢字的線條語言與質感語言相疊加的前提條件是應與漢字具體應用的情景為宜。
動:動感。傳統漢字造型是以靜態之象進行表意的,這也是與中國美學態度一致的即靜態的審美意境,中國漢字通過部首偏旁的矩形組構成一個個靜態的圖式,在靜態中以間隙留白的多少及筆畫態勢來寓動。傳統漢字造型重二維輕三維,重靜態輕動態的美學態度使人們長期習慣于并追求這種漢字的靜態之美,忽略了漢字具有時間性動態美的創造與欣賞。新媒體中漢字設計可憑借設計軟件的使用將靜態的漢字變為動態的漢字。這種動態既包含以靜寓動的漢字形態如通過Photoshop等設計軟件濾鏡功能生成風、火等動態的字體形態,更包括具有時間性概念的動態字體的生成。綜上所述,新媒體中的漢字設計正是借助電子信息技術,運用聲、色、質、動等多種方法使漢字之象更為生動,讓漢字煥發出新的氣息。
作者:魏力敏陳亮單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