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鐵車站出入口造型和文化結合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城市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樣化,人們對于城市地鐵建筑的認識也不再僅停留在方便、快捷的功能性上,而是會關注地鐵建筑設計的表達以及與地域文化的交融。本文本著地鐵車站的空間設計和裝飾設計的基本原則和結合以往的實際案例,對我國地鐵車站中地域文化特色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便將地域文化更好地融合在城市地鐵交通的建設設計中。
0前言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地鐵交通已經成為評判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而且地鐵車站建設也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地鐵建筑的功能越來越復雜化,其不但是解決城市化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的良策,而且是一個向外界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窗口。地鐵建筑設計與規劃應與城市風貌建設相結合,體現城市發展文脈,而非簡單追求現代化并脫離城市多年發展所沉淀的文化底蘊。地鐵車站建筑設計在體現現代化工業技術高科技的同時,還要結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文化優勢、民族特色與區位特點,發展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設計理念,使人們從地鐵文化的設計中逐漸發掘和體驗一個城市獨特的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就是某個特定的地理區域內居住人群經過長時期的生產生活傳承下來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差異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色。通過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以及文化特征可以區別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性。此外,還是集中反映各個地區不同地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主要方式,這三種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地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當前城市各方面建設多會融合地域文化設計,不僅可以達到視覺的美觀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不同地域的建筑通過獨特的材料、設計理念、表現形式來體現地域文化,建筑在受到地域文化影響的同時又會反作用于周圍的環境和人文文化,最終促成人類對建筑設計的認知和創新。城市界定于特定的地域環境當中,作為物質空間的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因此,必會受到地域文化的哺育,最終形成獨特個性和文化內涵。基于地域文化來營造城市建筑景觀空間,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延續城市地域文脈的重要方式。
2地鐵車站融入地域特色的重要意義
2.1地域文化對公共藝術的影響
現代藝術設計注重與文化的創新融合,是影響藝術創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不可忽略的、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在進行公共建筑設計時,考慮到建筑功能的實際需求的同時,也要注重人們的審美需求,地域文化和公共藝術的融合將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方式之一。地域文化還要注重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相糅合,融合了現代化、地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設計手法,將會碰撞出設計藝術的燦爛火花。城市精神文明可以通過公共藝術體現出來,公共藝術又是展現地區公眾審美的載體,并引導公眾的審美方向。公共藝術不僅要能展現一個地區的文化靈魂,而且要能滿足公眾的實際需求,才能推動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1]。
2.2城市公共藝術的價值
城市公共藝術通常是受到各區域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是人類生活和文明程度的一種反映。其不僅要能展現本身所具備的藝術性,而且要滿足人類生活所需的實用價值,因此會受到環境的制約,是高于人類物質需求的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對人類的思維、認知和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公共藝術的創作是由人類生產生活決定的,這是一個復雜的人類社會活動,導致公共藝術的創作也具有多樣性。公共藝術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創作型藝術形式,是呈現在大眾眼前的藝術方式,要符合不同層次和不同群體的審美藝術水平和審美情趣,所以,要綜合考慮社會各個方面專業的綜合知識,是包含心理學、社會環境學、民俗學等領域的綜合性創作過程,這些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公共藝術是反映一個區域鮮明特征表現形式。
3地域文化在地鐵車站中的應用策略
3.1傳承與創新的設計策略
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進程中,城市歷史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每個地區經過長期的發展保留下來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都有其打動人心的魅力,因此,在城市地鐵交通的公共藝術設計上,要不斷創新設計理念,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一成不變的設計形式,將地域特色和優秀歷史文化進行融合發展創新,兩者相互包容,創造出具有新鮮生命的藝術表達方式,再以現代化的藝術創作手法展現出來,推動城市的歷史傳承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創新發展[2]。
3.2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就是要求公共藝術設計在表現形式上需要達到整體一致,風格統一,相互聯系,相互配合。在進行地鐵公共藝術創作時,要考慮各個系統和城市的整體配合以及各個站點之間的聯系性和平衡性,從整體出發找到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行設計。
3.3突出地區地域文化的表現方法
地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的不同歷史文化和人類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而且是由長時間積累有選擇地保留下來的地域文化。每個城市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和人文景觀都是大有不同的,這些也造就了人類意識形態和行為形態的差異。因此,地鐵公共藝術的設計所展現出來的地域文化就是這個城市的精華部分,希望帶給人們良好印象和營造優秀歷史文化的氛圍。而且表現出這個地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價值取向,是體現一個城市經濟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窗口,用于地鐵公共藝術的創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4地域性公共藝術的實踐應用
4.1國外地鐵的地域文化實踐案例
國外在地鐵公共藝術上加入地域文化因素的實際案例也很多,比如里斯本地鐵站的墻壁上就根據當地特有的陶瓷藝術,將各種形式的陶瓷作品和雕塑鑲嵌在地鐵車站的墻壁上,體現了當地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希望帶給人們良好印象和營造優秀歷史文化的氛圍。再比如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巖洞進行模仿創新,將地鐵內的每個站點都設計成巖洞的形式,真實還原了巖洞的自然風貌和特色,展現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3]。這種地鐵公共藝術創作的方式采用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特征進行融合,以貼近自然的手法,現代化的創作表現形式,很好地展現出每個區域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和藝術風味,是提升城市藝術審美的重要途徑,通過案例分析,讓人們更加清晰地體會地域文化在地鐵公共藝術創作上的獨特魅力。
4.2國內地鐵的地域文化實踐案例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度發展,四通八達的交通成為人們的日常,原有的地鐵交通只具有輸送乘客的功能,比較單一,但是隨著各種各樣的藝術設計形式的出現,人們對地鐵建筑的設計手法也有了新的嘗試。例如,杭州地鐵一號線就采用了將西湖美景與車站設計進行融合,將西湖的景色靈活應用到地鐵的每個站點,站與站之間都是聯系統一的,每個站點所表現的景色又是各具特色,再比如,北京奧運會的專用地鐵采用大量的中國元素,青花瓷、中國紅等都是最能表現我國民族特色和文化元素,乘客在體驗地鐵便捷的同時,切身感受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魅力。
5地鐵車站出入口設計方案
5.1獨立式出入口
獨立出入口是地鐵出入口設計中最常見的一種。地鐵車站的獨立出入口與周圍建筑物完全無關,不占用建筑物內的空間。它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明顯的特征,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獨立出入口的主要特點是,乘客很容易找到,而且大多數建設在廣場或公共汽車站附近,以便于交流。獨立出入口是目前許多地鐵車站的設計方法,室外設計統一,識別率高。獨立入口的缺點是與周圍其他建筑物不相適應,占地面積大,施工量大,限制了資源的利用。
5.2合建式出入口
合建式出入口是指位于建筑物或地下通道中的地鐵車站的出入口。與獨立出入口不同,出入口的組合設計使周圍建筑得到更好的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進出建筑物或地下隧道,在地下通道建筑中,乘客的不適程度較低,或者在相對較高的土地利用率、混凝土入口和建筑類型中,質量較差的進出口類型和獨立性顯著降低,在可能的情況下,提前預訂相關項目、工作類型,同時保留人行道的施工和施工,避免不匹配等。地鐵出入口施工完成后,應設置友好的提醒標志。安裝在建筑物內,方便進出。
5.3下沉式出入口
下沉式出入口建在挖好的廣場上,乘客離開地鐵站直接進入地下廣場,離開廣場返回地面。下沉式出入口的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地鐵自動扶梯的使用,但對設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下沉式出入口時,應合理規劃地鐵及廣場出入口,盡可能協調出入口所在環境,并與地鐵出入口緊密相連。
6結語
地鐵是一個城市交通運行的動脈,是城市快速現代化建設的體現,更是城市地域人文風貌的窗口,它的外觀設計應該要能體現特定區域內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風貌,同時,對于城市整體景觀面貌的改善也有良好的積極影響,促進了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提升公眾的藝術欣賞水平。地鐵出入口是乘客進出地鐵車站的重要空間。隨著我國地鐵建設的快速發展,依托地鐵車站進行片區地下空間整體開發的趨勢逐漸增加,地鐵出入口更要承擔起地下空間連通的作用。地鐵車站出入口數量不僅會越來越多,而且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設計人員,首先,要從態度上重視地鐵出入口的設計;其次,針對地鐵出入口設計,要對既有的出入口類型、適用性及設計要點進行總結分析,了然于心;最后,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具體設計情景,因地制宜地進行針對性設計,以滿足地鐵建設的標準要求,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為乘客提供更加舒適、愜意的乘車體驗。
作者:魏相勇 單位: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