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黃家壩水庫系統防雷工程設計思考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邵東市黃家壩水庫管理所為實例,依照相關設計規范,對黃家壩水庫進行防雷工程設計,通過清理、統計以往雷擊損壞的水庫工程設施及設備,并對雷電破壞較為嚴重的工程部位進行了仔細的現場勘驗排查,制定了直擊雷、感應雷防護和接地系統設計方案,保障了水庫建筑物安全。針對改造處理的重點、難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分析,對關鍵部位防雷系統進行了改造處理,大大降低了雷電災害對水庫工程設施帶來的破壞損失,為水庫工程設施正常運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關鍵詞:水庫;防雷;改造處理
雷擊是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當雷電擊中建筑物時,由于雷電是具有高電壓、大電流,作用時間極短的瞬變過程,通常在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被擊中將會造成安全事故,隨著時代發展,大部分雷擊事故都是雷電波入侵、雷電電磁脈沖輻射、地電位反擊類型,雷電流通過建筑物本身或內部的金屬構建,通過傳導的方式將雷電波引入建筑物內,破壞與之相連接的電器設備、通信網絡等設備[1-2]。邵東市地形為丘陵地帶,查詢氣象資料可知,邵陽市雷暴日為57.0d/a,邵東地區閃電平均頻次為5386頻次,平均閃電高發期是7~8月,根據閃電密度圖及閃電定位數據可得出,邵東雷電強度平均值1.00kA•次/(km2•a),地閃密度平均值2.34次/(km2•a),平均雷電流強度平均值40.26kA。湖南省有94座水庫,保障水庫庫區安全及正常防汛工作,水庫防雷工程建設對水庫安全至關重要。
1雷電概述
雷云對地放電時,強大的雷電流從雷擊點進入被擊物體,其熱效應可使雷擊點四周局部金屬熔化,被擊物為易燃物時,能將易燃物引燃,被擊物為輸電線路時,可將其熔斷。所以如果防護不當,就會釀成火災,帶來極大的損失和災難。雷電機械效應所產生的破壞作用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1)雷擊建筑物時,在電動力作用下,建筑物內的導體之間會相互吸引或排斥,引起變形,甚至會被折斷。(2)在被擊物體的內部產生內壓力是雷電機械效應破壞作用的表現形式[3-4]。因雷電流幅值很高作用時間很短的特點,當其擊中樹木或建筑構件時,其內部瞬時產生大量熱量,短時間內熱量來不及散發出去,致使物體內部的水分被大量蒸發成水蒸氣,并迅速膨脹,產生巨大的爆炸力,能夠使被擊樹木劈裂、建筑構件崩塌[5]。
2工程概況
黃家壩水庫管理所位于邵東市九龍嶺山腳,處于東經111°37'34″,北緯27°6'15″,海拔280m(圖1)。辦公樓占地855.48平方米,建筑層數為3層,建筑總高度10.05米(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辦公樓東側有一隆起的山丘,北側為黃家壩水庫,加大了雷擊的概率,查詢氣象資料可知其雷暴日為57.0d,根據GB50343-2012中3.1.3邵東地區屬于多雷區。水庫管理所辦公樓接閃帶圖2安裝不規范,不符合GB50057-2010第5.2.6條接閃導體間距規定,支撐卡與圓鋼塔接形式與長度不符合規范GBT32937-2016表E.3要求。圖2儀器接地等電位連接線不符合GBT32937-2016表E.3規格及GB50057-2010規定的安裝工藝。
3防雷工程設計
3.1設計原則
為了保證黃家壩水庫重要部位及設備的安全,防雷設計方案要符合全面規劃、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于檢測、便于維護的原則,進行綜合設計[6]。
3.2設計措施
邵東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邵東地區屬于多雷區。分析黃家壩水庫管理所通過計算年預計雷擊次數,根據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將邵東市黃家壩水庫管理所防雷設計劃分為建筑防雷第二類。根據GB50343-2012中4.3,將水庫管理所電子信息系統防雷設計劃分為B類。
3.2.1直擊雷防雷措施
邵東市黃家壩水庫管理所辦公樓根據GB50057-2010中第3.0.3劃分,按照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設計根據滾球法計算針高為4m,安裝在監控樓頂中央位置,明敷引下線接至地網。rx=h2hr(-h)■-hx2hr-hx()■(1)h—接閃桿高度;hr—滾球半徑,本次取值45m;hx—被保護物的高度,本次取值6.5m;rx—接閃桿在hx高度的水平面上的保護半徑,本次取值5.8m。經過計算h的取值取整為4m高度,本水庫采用2.5m的優化避雷針加1.5m的不銹鋼支撐桿組成接閃器裝置,其他建筑直擊雷如圖2所示。勘察發現建筑物北側有7棵大樹,根據GB50057-2010第4.2.5可知當樹木距離建筑物很近,并且不在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內時,樹木與建筑物之間的凈距離需要大于等于5m。實測可知圖3,樹最大間距為3m,建議砍掉或者對大樹做直擊雷保護處理。計算在樹冠安裝3m接閃桿連接引下線至地網即可。
3.2.2內部防雷系統防雷措施
IEC61312定義了防雷保護分區,結合防雷保護區要求分級布置防雷保護器,在LPZOB區與LPZ1區的交界處安裝一級防雷器,在LPZ1區與LPZ2區交界處安裝二級防雷器,在LPZ2區設備前端安裝三級防雷器,以便層層泄放雷電感應能量,逐級降低浪涌電壓,本次改造處理采用三級防雷措施。依據GB50343-2012《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表5.4.3-3可知,辦公樓總配電箱處位安裝一級電源防雷箱,安裝標稱放電電流(In)≥60KA的浪涌保護器,數量為1臺。標稱通流容量(8/20μs):60KA/線;限制電壓:≤2500V;泄漏電流:<10uA;響應時間:≤25ns;模塊式并聯安裝,具有工作狀態指示功能。根據表5.4.3-3可知,需要在1號辦公樓三樓樓梯間配電箱內(圖4)安裝標稱放電電流(In)≥30KA的浪涌保護器,安裝1臺。該產品標稱通流容量(8/20μs),具有工作狀態指示功能,產品通流量為40KA。將水庫辦公樓內金屬設施全部連接至接地匯流排,如PLC電柜、配電柜、旋轉爬梯等就近接地,形成等電位連接體,降低電位差。在機房內部加裝第三級防雷插排,可有效減少雷電波的侵擾,同時在通信機房及值班機房內的防靜電地板下用60mm×60mm編織紫銅帶按照網格形敷設,與靜電地板用相連,將接地電阻降到4Ω以下,增強機房內部雷電泄流能力[7-8]。
4接地系統設計
為了使邵東市黃家壩水庫管理所接地電阻達到<10Ω(如圖5),總使用材料為水平接地體鍍鋅扁鋼115m、垂直接地體角鋼50*5*2000規格21根、接地模塊10塊。條形地網局部可根據工程實際修改。在網絡系統中,為保證其穩定可靠的工作,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解決環境電磁干擾及靜電危害,需要一個良好的接地系統。接地的具體做法為把設備的金屬外殼、金屬機柜、金屬線槽以及防雷保安器與接地匯流排之間進行良好連接,并通過標準導線引入地下。
結語
全省氣象部門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抓制度建設為主線,強化防雷安全監管能力和防雷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進一步發揮防雷支撐安全發展作用,繼續加強防雷科普宣傳教育,做好防雷安全督查巡查,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雷電災害調查和處置程序。通過這次對邵東市黃家壩防雷系統的改造處理,有效防止了建筑物的雷擊災害,確保了人員及財產的安全,其防雷效果顯著,有效地改善了水庫工程設施汛期運用條件,為水庫工程設施正常運用提供了安全保證[9-10]。
作者:鄒德培 禹承浩 劉冬梅 單位:邵陽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