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獨特性作業設計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要正視學生間的差異,在數學作業設計上體現個性化,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主思考、創造、表現和成功的機會,做到難易有別,有的放矢。例如筆者任教的班級,共有56名學生,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隨著學習的難度增加,差異表現更加突出。
在設計作業時,切忌所有學生都是一個作業,應該給學生一個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個性化作業。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后,設計如下A、B、C三個層次的作業:A.李爺爺家的院子里有一塊大空地,他想用32米長的籬笆圍成一個各邊的長度都是整數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菜園,有幾種不同的方法?李爺爺怎樣圍,菜園里種的菜最多?B.黑林小學有一個正方形的中心花壇,周長20米,你能算出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C.王老師家有一塊長方形的水池,量出長5米,寬3米,幫他算出這個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題目進行練習,三個層次的題目分別是:題目A,難度系數最大,適合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題目B,難度系數適中,適合思維能力一般的學生;題目C,難度系數小,適合較后進的學生完成。
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完成所有的題目,這樣個性化設計可以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避免作業的單調、枯燥,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盡所能,都有所獲,不同程度地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讓數學作業貼近生活,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實踐者
生活即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也要樹立大教育觀,走出封閉狹隘的課堂,努力打破作業內容和形式的封閉性,拓展學生作業的空間,把學生引向生活。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人民幣的認識”后,感覺學生的實踐經驗差異很大。有些同學從來沒參加過購物,甚至從來沒接觸過人民幣。于是設計了這樣的作業:星期天,幫媽媽做一次家務,去超市買一樣生活用品,記下生活用品的價格,給了售貨員多少元錢,找回多少元錢。學生回到學校,對作業情況進行交流,都把這樣的作業當成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學生都很興奮,由于有了親身體驗,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
又如,學過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后,讓學生回家幫爸爸媽媽做一回小小裝修設計師:你能為爸爸媽媽提供裝修建議嗎?(1)量出每個房間需要刷涂料的墻壁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再算出每個房間需要刷涂料的面積是多少?(2)根據自己家庭的喜好,選擇你喜歡的涂料,詢問專業人員每平方米墻壁需要多少涂料,算出所需涂料的數量及所需的錢數。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課堂上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作業的個性化設計。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是教師的一件創造性的工作,讓學生在精心設計的個性化作業中體驗成功,這樣學生還會把數學作業當成是學習負擔嗎?
作者:熊紀鵬單位:江蘇省贛榆縣黑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