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作業設計的方案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這主要包括作業量和難度的分層,分層的依據是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水平和發展要求。對那些接受能力強、知識掌握較快、態度認真的學生在作業量上可以少一些,但難度要加大,對這些學生甚至還可以不布置作業,讓他們在課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發揮。對于學習能力弱、態度不認真、知識掌握不牢的學生,可適當增加作業量。這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與學生接觸,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態度、知識程度,根據不同類別的學生設計相應層次的作業,使我們的作業做到有層次、有梯度、難易有別,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與提高。
語文作業設計應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從內心深處激發我們對某事物的喜愛,趣味性是增加我們對事物興趣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的中學生,一個小小的興趣可能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影響。
一直以來,作業被老師和學生詮釋為“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上,教師布置作業時“寧可布置一萬,不可錯失一題”,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成績也就越好。事實上,學生能力的高低與機械作業沒有多大關系,這些無止境的作業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引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抵觸情緒。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我們在中學語文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力求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方式,降低作業的枯燥性。例如,學習對話、戲劇、話劇時,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業。這樣不僅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這些課文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們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人物特征,更好的分析課文和理解課文,讓學生感受原來語文作業除了寫、背之外還能這樣,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語文作業設計應體現多樣性
這里的多樣性主要指語文作業不應是簡單刻板的抄寫、背誦和漫無目的的發散思考,而應該是開放的、靈活的和多樣的,以適合學生興趣點和心理發展需要,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多樣的作業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想象力、邏輯推理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從而改變傳統的語文作業讀寫背訓練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效率較低下,不能全面地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的狀況。
當今時代的學生,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當中去,體會學生的生活,在學生的活動中捕捉時機,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必然是學生感興趣的,必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就對話類課文可以設計一個小品,由學生自導自演,還可以讓學生扮演對話中的各個角色就某一問題展開辯論,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當然,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積累,特別是一些經典的名詞佳句,還需要學生記下來,運用到自己的語言實踐中去。名詞佳句的記憶也要一反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僵硬形式,可以讓學生把名詞佳句摘抄下來,根據自己的理解撰寫讀后感,甚至還可以對可以對精彩片段進行模擬創作。
這樣不僅加深學生對名詞佳句的記憶,還提高學生語言運用和寫作能力,提升文學鑒賞水平,陶冶情操,一舉多得。再如,培養學生想象力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多樣性的語文作業也可以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觀察自己周圍的世界與生活,立足現實,學著詩人一樣放飛自己的思想,寫出現實世界的美好與不足。
作者:徐智敏單位:西藏自治區阿里扎達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