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數學教學;作業;問題;存在;對策
1.作業內容單一、形式陳舊。我們常見的作業形式,通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所布置的練習題,以及相關輔助教材中的同步練習。這樣的練習作業只是將現有的知識進行內化,而沒有進行提高和拓展。同時,千篇一律地局限于定量、定向的作業形式,并沒有注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學生發展其綜合性思維能力。這樣的作業內容單一、形式陳舊,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利于學生的發展。2.作業缺乏趣味性、實踐性。目前,小學教材的同步練習只是將課堂上的數學知識進行了總結與鞏固,但欠缺了與其他知識的聯系性和應用性。教師的作業設計也只注重課堂教學知識點的考查,缺乏趣味性和實踐性。3.作業過于注重數量。傳統的作業設計,教師為了將課堂所授的知識點涵蓋到課后作業中,選擇將每一個知識點對應不同的題型,盡量做到面面俱到。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題海戰術”。但其實,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有限,心理承受能力也稍顯不足。因此,教師一旦采用“題海戰術”,就會導致學生過多地將精力放在了應付完成作業上,而無法及時對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系統性整理與思考。長此以往,他們不僅會出現厭學、逆反的心理,還容易出現相關知識鏈的斷層。
二、小學數學作業優化的策略
1.百花齊放,讓作業形式多元化。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走出“寫作業”的大格局,使小學數學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都能夠兼具豐富性與多元化。比如,針對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將課后作業形式設計成游戲式的作業。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完成作業的興趣,還能讓小學生在“玩”中鞏固知識。比如,“10以內的加減法”一課學習完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玩骰子”的游戲作業,讓學生通過擲骰子、算點數的過程,鞏固課堂加減法的運算規律。再如,學習了“方向與位置”這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在具體情景中找準觀測點,并讓學生根據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讓他們給家長講述自己的觀察過程以及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表達和描述方向、距離的過程中,描繪出簡單的路線圖。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還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2.緊扣生活,讓作業充滿趣味性。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應努力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融會貫通,使其有效結合起來,讓作業充滿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課后作業產生興趣,才能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投人到最佳的做作業的狀態中。例如,學習了“元、角、分與小數”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一次買東西的作業。讓學生自己在獨立行動的同時,還能學習到加減法的樂趣,鞏固課堂內所學習到的“元、角、分”的相關知識。此外,在練習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多多加強如“3.21元”讀作“三元二角一分”這樣的練習。這樣,學生才能強化小數的意義與讀法的不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小數點右邊兩位表示幾角幾分,幫助學生建立“元、角、分與小數的對應關系”。
3.注重質的提升,讓作業實現質量化。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因此,教師應根據其心理特點來合理安排作業的量,以免出現傳統教學中作業量過大,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的問題。同時,在作業既定量的基礎上,要注重對作業“質”的提升,使課后作業的設計,合理分布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在實現牢固掌握課內知識的前提下,實現課外的延伸,以及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總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環節。教師通過作業的布置,能夠及時檢驗到眾多學生的學習薄弱點,從而迅速地對教學方向進行調整,繼而剖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加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層次性地優化作業設計,使學生通過做課后作業,鞏固和延伸課堂中的學習內容,從而找尋到自身的不足,進而提升能力。
作者:何鵬 單位:山丹縣霍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