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怎樣做好小學美術的作業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小學美術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能夠檢驗和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但美術作業的設計也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探索,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情況進行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美術作業同時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夯實美術作品繪制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作業設計;多樣化
一、美術作業體現層次性,關注全體學生發展
在小學美術知識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的動力都各不相同,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設計具有層次化的作業,讓學生根據作業的難度和作業的表現方法自主的選擇要完成的作業。小學階段學生的審美能力各有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對于美術的愛好分層次的為學生布置美術作業,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綜合性地完成繪畫作品,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美術作品的基礎繪畫,夯實其繪制美術作品的基本功。例如:教師在教授《我們做的樂器》這一節課程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置分層次的作業,首先可以要求學生臨摹民間樂器,用水彩或者是素描的方法完成作品的繪制;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樂器,采用各種材料制作一種或者是幾種樂器,這能夠體現出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的主體差異。
二、作業設計體現合作性,促進學生參與學習
現階段社會的發展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的時候可以把傳統的個體型作業變成讓學生愉快的進行的合作型作業,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團隊合作型的作業,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通過合作型的作業布置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其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進行積極思考探究,最終達到美術作品教學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環保小報的比賽,或者是讓學生進行鄉土美術調研的活動,學生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取長補短的機會,讓學生的作業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孤立走向合作。
三、作業設計體現趣味化,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小學美術教師在整個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或者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美術作品學習的樂趣,還應該在為學生設計美術作業的時候讓學生感受到美術作品的創作的樂趣,最終培養學生完成美術作品的主動性。教師在為學生布置美術作業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創設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將課堂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轉變為學生親身體驗。這樣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能夠積極的開動腦筋,提高自己美術作品的創新能力,讓自己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完成更加優秀的作品。例如:教師在教授《誘人的瓜果》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攜帶的各種瓜果的顏色進行聯想,通過對于實物的雕刻或者是切挖來制作出精美的作品。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完成美術作品的樂趣,從而激發出自己的創作熱情,提高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
四、作業形式體現多樣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小學美術作業的設計中,教師要盡可能的體現出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學生才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探索,指導學生進行獨立的觀察從而完成各種美術作品;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書面作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講解來回答相關的問題或者是進行觀察報告的記錄,提高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作業,把自己制作的美術作品在班級同學面前展示,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多種形式的作業完成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觀察學校周邊有什么特色的建筑物,或者是有什么特色的植物,它們的生長特點或者是習性是什么,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會得到提高,學生的見識就會得到增強。
結語:
在美術作業的布置和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都能夠得到收獲,這也是每一位美術教師需要長期追求的教學目標。和其他的學科知識學習相比,美術作業沒有所謂的對錯,主要是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最終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投入自己更多的情感。
作者:張媛 單位:山東青島即墨區山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