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成本會計有效課堂的教學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講解—教師舉例示范—學生模仿練習—老師對模仿結果給予評價。這樣的教學方法已在師生心中形成多年,在學生心理已成了定勢。盡管教師在臺上滿懷激情,仍然有許多學生渾渾欲睡。這種以老師為主體的注入式教學自然難于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進入中職學校的目的是學一門技術,而作為會計專業的主干課程成本會計竟像上數學課一樣,看不到以后的工作情境,仍然像中學老師上課一樣,接受老師的權威教學,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由于我國職業教育起步晚,目前職業學校會計師資隊伍大部分都是從高校一畢業就分配到中職學校任教,缺少實際工作經驗。雖然學校鼓勵老師參加會計資格考試,盡管有些老師考取了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但對會計實踐經驗卻非常缺乏。而對于職業學校培養的是一線的會計核算人員,需要的是經驗豐富的行家。公辦學校師資經費由財政撥款。學校沒有這筆資源外聘這些行家進校園上課。民辦學校雖有自主權聘請老師,但因競爭力不如公辦學校,生源受到影響,同樣沒有足夠的資金外聘企業行家進校園給學生上課。職業學校缺少既懂理論又懂實操的全能教師,成本會計老師不能將成本會計工作過程轉化為學習過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受到質疑。
1.根據會計工作過程,編寫校本教材或工作頁
成本會計教材可謂是琳瑯滿目。在選用教材時,不同的老師也許對教材的認可程度不同。作為中職學校,培養的是一線的會計技術人員,從事的是實際會計工作,當然應該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念去選取教材。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現成教材,從長遠出發,職業學校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由學校老師并邀請企業行家和企業代表來編寫教材。聽取各方意見,編寫適合中職學校學生的成本會計教材。在教材沒有編出來之前,老師可以工作頁代替教材,搜集各教材有用信息以工作頁的形式呈現出來,作為學生的學習內容。如:職工薪酬分配工作頁(2課時),一、原始憑證:提供生產工時記錄、考勤記錄、工資結算匯總表、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分配匯總表等。二、工作任務:工資費用分配表、工資費用分配匯總表、記賬憑證和明細賬。三、知識鏈接,職工薪酬、分配方法、賬務處理等。使教材或工作頁能夠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基本技能,也學習了基本知識。
2.轉變觀念,突破成本會計教學難點
搞清教學難點是實現成本會計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這里的難點是相對于成本會計課堂教學的難易程度提出的,不同的教學理念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方法、約當產量比例法,分批法、分步法列為教學難點,主要是依據教師的講解難易程度和傳統經驗主觀臆斷。將難度聚焦于“教”上,即教師如何突破講解難度以便學生聽懂。而當前提倡的是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關注“學”的難度,即從學生自主突破難點的角度來創設教學情景,設計教學流程。目的是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賦予教學難點以新的內涵。如設計“動力費用的分配”一課的教學情景時,設法將工時比例分配和機器工時比例分配的問題融入到動力費用的經濟業務當中,然后針對這個問題,以分組的方式創造機會,讓學生協作討論,并讓學生親自查找教材或工作頁中的相關資料、最后得出正確結論,使之開展有效的自主探究。
3.充分備課,讓學生上課如上班
鑒于有些老師經驗不足的問題,成本會計老師要集體備課,取長補短,必要時還要邀請會計師所務所的會計師進行指導。所授內容應模擬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應以原始憑證的形式表現。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的格式應同實際會計工作中使用的格式相一致。讓學生上課找到上班的感覺。在掌握技能的同時學習基本知識,養成溝通交流的團隊合作意識、認真負責的職業態度和嚴謹細致的職業習慣。比如:學習“歸集和分配材料費用”時,老師可先集體備課,了解清楚企業對材料的核算流程,準備好教學素材。上課時,先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明確各角色的工作任務。將發料憑證匯總表、材料費用分配表、記賬憑證、多欄式明細賬作為工作頁派給各小組。再將現成的領料單、限額領單交給各小組,要求學生按照材料費用分配的工作流程去完成工作任務,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本文作者:駱秋光單位:惠州商貿旅游高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