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設計參賽現狀及培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前言
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戰略決策。全面素質教育從注重傳授知識、能力培養的同時,更注重全面素質的提高,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價值觀的重大突破。一年一度的全國(全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不僅為各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也有助于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拓展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為優秀人才的培養創造條件。
二、我院大學生電子競賽參賽現狀
從2006年開始,我院電子工程系參加了歷屆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和四川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參賽至今共獲得三個省級二等獎,一個省級三等獎,一個優秀獎。前幾屆成績不是很理想,在今年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我系學子參賽成績有所突破,共取得兩個省級二等獎,這也創造了我院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從09年開始,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將本科組與高職高專組分組命題,本科組成員只能選擇本科組的題目,而高職高專組的成員可選擇高職高專組也可選擇本科組的題目。分組后降低了高職高專組題目難度,命題更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從參賽情況來看,這種分組方式增大了高職高專學生獲獎機會。結合近幾年參賽經驗來看,只要準備充分,高職院校學生在全國性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獲獎并不難,但要獲得大獎或增加獲獎面,卻需在選手篩選和賽前培訓及準備方面下一定工夫。
三、我院大學生電子競賽培訓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院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在同類高職院校中也屬于參賽次數較多的院校,但從歷屆參賽成績來看,學院總體參賽成績上升不明顯。總結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缺乏較系統的組織程序目前我院的大賽組織從選手篩選到賽前培訓,系部在接到由學院傳達下來的參賽通知,將任務下達到相關教研室或相關教師,然后再由相關教師負責選手篩選、報名、賽前培訓。雖然從程序上來看也比較合理,但整個組織和培訓程序還需規范,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大多老師都屬于臨時性接受任務,準備并不充分,在參賽隊員的組織和篩選方面顯得很倉促,未形成一套系統的組織程序。由于歷屆參賽學生都是大三學生,待下一屆隊伍組織起來時,本屆參賽學生又已走出校園,每屆賽后經驗總結往往僅停留在指導教師和參賽學生之間,未有效形成參賽梯隊,無法有效實現上下屆參賽學生的經驗交流,僅能依靠指導教師結合指導經驗將歷屆參賽經驗告訴給每一屆的參賽學生。
2.參賽隊員專業背景單一,知識面不廣目前代表我院參加各類全國性和全省性等對外的電子設計大賽主要就是個別系部分專業的學生,從歷屆參賽情況來看,各個參賽系基本上都是在各自系內部挑選專業指導教師和參賽隊員,每一支參賽隊的學生基本都來自同一個專業,專業背景和知識面基本相同。但現在的參賽題目涵蓋的專業范圍越來越廣,要求參賽隊伍中的學生了解不只一個專業的知識背景,這樣各支隊伍在比賽中就容易受專業局限性的影響。
3.競賽準備啟動晚,隊員篩選程序簡單通過對比同類院校的準備情況,我院歷屆電子競賽準備工作啟動較晚。據了解,大多競賽成績較好的院校競賽準備工作啟動都較早,基本上都是當屆競賽完后就著手準備下一屆競賽,賽前準備時間在半年以上。而我院參加各類全國性競賽大多都是在待上級文件下發后才正式張羅選手篩選、賽前培訓等競賽準備工作。選手篩選程序簡單,還未形成一套嚴謹的篩選程序。我院篩選基本就經過1次篩選,篩選時間短,教師對選手的特點了解還不完全清楚,有時少部分優秀學生因偶然因素而缺失參賽機會,而部分參賽選手則覺得篩選程序不多,對比賽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顯得隨意;在隊伍人員搭配方面也容易出現不合理的現象。對比同類其他院校,代表學院的參賽選手都是經過至少3次以上的筆試和實踐操作篩選程序,這樣篩選出來的隊員無論在基本功底還是吃苦耐勞、團隊協作精神等方面都比較扎實。
4.賽前準備不充分參加各類全國性電子設計大賽,都需要在賽前準備一些基本耗材元件,由于瀘州本地區電子行業欠發達,相應的電子元件市場也不是很完善。比賽中有些項目的部分元件在瀘州當地短時間內很難買到,而如果到成都重慶等地去采購又顯得時間緊迫,這就需要在正式參賽之前結合歷屆參賽經驗和官方公布的元件清單多買一些元件耗材以備不時之需。我院在參加的歷屆大賽中,由于啟動晚,缺乏相應的系統組織措施,各種競賽耗材準備不充分,一方面導致學生部分訓練不充分,另外一方面則是在比賽中遭遇耗材緊缺問題。我院在前幾屆比賽中就遭遇過這樣的境況,比如:在09年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我們中的一支參賽隊伍就在臨近比賽結束前一天,核心芯片被燒卻又沒有多余的備用芯片而導致無法按時上交比賽作品,另一支隊伍則是無法及時買到比賽要求的MOS管而無法達成電路參數要求;若在賽前將耗材準備充分,就不會產生這樣的遺憾。
四、幾點思考
針對以上幾方面的問題,結合近幾年大賽組織和指導經驗,提出幾點看法。
1.由專人負責、規范組織程序,形成機制由于我院目前總體參賽規模并不大,學院可在現有基礎上規范當前組織程序,可考慮將學院內部及對外的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的組織和培訓等任務指定到具體某個系負責,由責任系落實責任人專門負責比賽的組織與實施、指導教師隊伍的搭建、參賽隊員選拔與培訓、賽后經驗總結、參賽隊伍梯隊建設等事宜。通過此方式逐漸形成一套系統、有效的競賽組織與培訓程序,規范競賽準備程序,完善細節,實現歷屆參賽經驗的有效積累,并形成長效機制,以提高我院學生競賽水平,進一步展示我院學生綜合素質。
2.整合資源,增強參賽隊伍素質我院各參賽系歷屆參賽規模都不大,在選拔參賽隊伍時可以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把相關系的學生合起來統一組隊代表學院參加各類大賽,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專業優勢互補,還可以從更廣的范圍內選拔優秀苗子代表學院參賽。在選拔過程中,可依托校內競賽提早做好參賽學生的梯隊建設,擴大選拔范圍,增加選拔程序,以提高隊伍質量。整合資源后還可實現各個系的指導教師和實踐教學資源共享與互助,以提高指導教師團隊和參賽團隊的整體素質。
3.賽前充分準備,確保競賽順利進行在賽前可結合往屆經驗及當屆官方公布的信息,在學院現有經費管理制度下,提前準備好競賽培訓和比賽所需的常規耗材,并確保一定裕量,以備不時之需。同時還可為競賽團隊劃撥適量自由支配資金用于緊急耗材購買等重要開支,這樣就可在關鍵時刻為大賽爭取時間,提高效率。
五、結束語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是培養高職高專學生創新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綜合素養的良好平臺。充分運用好這個平臺,將有利于促進參賽院校電子類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改革,讓更多的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展現他們的風采,提高學院電子類專業的辦學質量,也可提高學院電子類專業在同類院校中的辦學水平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