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發展下的農村冷鏈物流發展優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電子商務發展推動了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發展,與傳統運輸模式相比,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具有時效性強、運輸量大和成本高的特點;與城市地區相比,具有產業收益率低的特點。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基礎、環節、平臺、支持體系均需要優化和調整。為此,發展農村地區冷鏈物流應結合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優化基礎設施和物流環節,構建信息化平臺和人才支持體系。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均收入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提高,越來越多的大眾消費者開始青睞于生鮮產品和冷凍產品,這些產品更能夠確保食品本身的新鮮度和安全性。特別是對于肉類海鮮水果等容易腐敗商品而言,人們在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開始更加關注食品背后的生產環節和運輸環節[1]。可以說隨著人們對生鮮產品和冷凍產品安全性和新鮮度的關注不斷提升,為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現實基礎和廣闊市場前景。從世界范圍看冷鏈物流運輸的商品多為生鮮農產品。隨著人們通過網絡途徑購買生鮮農產品,傳統的物流配送模式已經很難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在廣大農村地區構建冷鏈物流體系已經成為農村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還存在諸多限制因素,農村冷鏈物流發展相對滯后,很難滿足電子商務發展需求。
一、電子商務發展對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必然要求
農村地區冷鏈物流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電子商務是網絡信息與傳統商業模式融合發展的時代產物,電子商務發展有力的推動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特別是以互聯網為基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信息交流平臺和購物平臺,這些平臺不僅能夠為企業和商品進行宣傳;同時還能夠實現商品的購買與銷售,能夠實現商家和消費者直接交易,減少中間環節。電子商務發展已經與我們的生產生活緊密融合,特別是在實踐過程中各大網絡電商平臺一步完善網絡資源和平臺建設,在交易、支付和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不斷進行優化,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對于電子商務平臺的滿意度。當前廣大農村市場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領域,特別是廣大農村作為農產品和工業原料的原產地,糧食、瓜果、蔬菜都是居民必備商品。因此,在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農村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奠定基礎。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城鄉地區冷鏈物流雙向發展。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體系而言,農村物流主要承擔農村地區農產品外流和其他地區工業商品的流入。而對于農村地區冷鏈物流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將農村地區農產品向城市輸送,特別是對于生鮮農產品非常依賴于冷鏈物流[2]。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建設還相對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冷鏈物流相對于傳統物流就其自身特點,不僅需要運用較為先進的冷鏈技術,同時在服務過程也需要使用專用工具和運輸車輛,服務費用也相對較高,對于一般農產品生產者很難承受。綜上,在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農村大量農產品開始向城市轉移,而在運輸過程中傳統物流模式對農產品造成了很大損耗,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保鮮度也難以保證。因此當前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建設迫在眉睫。通過農村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不僅能夠延長農村地區農產品保質期,同時在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還能夠得到電子商務企業和政府部門支持,因此有必要在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
二、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主要模式及特點
對于多數農產品而言基本都能夠食用,其中在整個農產品銷售體系之中鮮活水產和瓜果蔬菜占到了絕大部分。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模式主要有以批發市場、連鎖超市、集貿市場為主導的冷鏈物流模式。
(一)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主要模式批發市場模式。這一模式更加突出批發商地位,批發市場模式主要是用戶將已經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運送到批發市場,進行擺攤銷售或是出售給攤主。或是農產品生產者在家等待中間商對其生產的農產品進行收集,然后由中間商將收集上來的農產品送到批發市場進行銷售,消費者可以到批發市場對所需要的農產品進行購買,但一般批發市場主要客戶都是大型零售商,在交易過程中,數量相對較大。但從當前我國批發市場一般以小型批發市場為主,大型綜合批發市場還相對較少,在這一過程中一般只有中間商或大型零售商才會采取冷鏈物流運輸模式。連鎖超市模式。連鎖超市,農產品來源主要通過兩個方式,一是超市與農產品生產者簽訂訂單合同長期為超市供應農產品;另外一種方式則是連鎖超市向農產品供應商或批發市場進行采購。無論哪種方式在運輸方面連鎖超市為確保農產品質量,一般都會采取自建冷鏈物流車隊或將冷鏈物流承包給第三方方式,從而確保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質量能夠得到保障,這種運輸模式不僅減少物流中間環節,同時還能有效節省時間,進一步提升農產品保鮮度從而更好的銷售給消費者。集貿市場模式。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還存在集貿市場模式,特別是在鄉鎮地區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很難獲得銷路,更多是通過已經約定俗成的小型交易場所進行農產品交易,這種交易模式屬于集貿市場交易模式,時間上較為固定,交易過程較為簡單,而且價格相對較低,很多農戶在交易過程中基本上都是為了盡快出手,幾乎不涉及如何保持農產品新鮮度,對于冷鏈運輸了解不多,很多農產品在風吹日曬下容易腐敗,這也導致了部分農產品白白浪費掉。
(二)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的特點時效性強。隨著我國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農村冷鏈物流在新技術推動下,已經開始進入發展階段,各項冷鏈物流技術與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結合的更加緊密[3]。同時在服務電子商務過程中,對各項技術進行了改進,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冷鏈物流的實用性。農產品自身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特征。農產品很多時候都由農民之間采摘,并沒有進行相應的加工處理,導致很多農產品保質期有限,而冷鏈物流運輸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夠延長農產品保質期,通過冷鏈物流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和保鮮度,從而有效降低農產品損耗。運輸量大。隨著農村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很多農村地區農產品銷售雖然也在電商平臺交易,但由于地域較為分散,不同農產品在物流選擇和使用上也不以冷鏈物流運輸為主,因此導致農村冷鏈物流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冷鏈物流的價值還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特別是冷鏈物流運輸很多對象都是規模較大的農產品訂單,只有農村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夠為冷鏈物流提供規模訂單,物流作用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成本高。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農村地區電子商務都以農產品運輸為主,但農產品自身具有保質期短,對于儲存要求苛刻等問題。因此,在傳統物流運輸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農產品損耗,加之農產品運輸量較大。因此,急需要構建完善的農村冷鏈物流體系,但對于農村冷鏈物流體系構建看,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同時還需要大量的機械和運輸車輛,成本過高在一定程度還是限制了冷鏈物流產業在農村地區發展。產業收益率低。與城市冷鏈物流收益相比,農村地區冷鏈物流收益要相對較低,這也是冷鏈物流企業不愿意在農村地區拓展業務的關鍵所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冷鏈物流企業在農村地區投入設備和資金,防止出現虧損。而在城市地區發展冷鏈物流可以就近使用高素質勞動力,在市場、技術和資本等層面都能夠得到很好支持,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益。而農村地區由于缺少優秀的冷鏈勞動力和管理技術人才,直接影響了冷鏈企業在農村地區發展,特別是在經營方式上較為粗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物流企業的收益。
三、制約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的主要問題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對于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冷鏈物流運輸環節繁雜,缺少專業人才和信息平臺,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亟待改善。當前政府對于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還不夠重視,加之很多農戶就一個冷鏈物流作用認識還不夠充分。同時,由于農村道路相對偏僻,運輸距離相對較遠,因此,很多農產品都采用常溫運輸方式,對于農戶造成了很大損失。特別是在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上,由于其投入相對較大,加之政府沒有出臺相應政策支持,很多冷鏈物流運輸企業并不愿意冒風險在農村地區進行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冷鏈物流環節亟待優化。由于農村地區很多農產品具有時效性,季節性等特點,對農產品運輸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由于受到交通、地理位置、氣候、運輸條件和信息平臺建設等多方面制約[4]。很多農產品依然采取傳統運輸模式,不僅增加了中間環節和成本,同時也很容易造成農產品腐敗損害。因此當前急需要加強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建設,進一步優化冷鏈物流環節。冷鏈物流信息平臺亟待完善。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急需要完善相應的信息平臺建設,完備的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可以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運輸的準確性和效率性,可以將農戶、批發商、零售商和運輸商融入在信息平臺之中,實現信息共享,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在當前,我國多數農村地區針對冷鏈物流運輸仍然沒有形成相應的信息平臺,更多是依賴于通訊工具來完成信息交換,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冷鏈物流發展。冷鏈物流發展的人才支持不足。由于農村地區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相對不高,很難將高水平的物流人才吸引過去,因此從事農村地區物流冷鏈運輸人才都是本地人員,他們是學歷基本是高中或初中水平,對于冷鏈物流的很多技術環節把握不夠準確,特別是涉及到很多需要運用網絡技術的環節,很多物流人員并不能很好的去完成。
四、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的優化策略
為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應該從農村地區實際發展角度出發,盡快構建和完善農村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針對當前農村冷鏈物流運輸存在的人才、設備、資金等多種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促進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產業發展。
(一)優化農村地區冷鏈物流運輸所需的基礎設施各地應該充分認識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意義,特別是當前我國農村地區農產品已經開始通過網絡途徑大量外銷,這就需要各地重視對農村生產基地建設和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根據農村地區特色農產品種植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情況選擇合適地區建設農村冷鏈物流基地。特別是要敢于打破行政區域規劃限制,從地區發展大局出發,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農村冷鏈物流基地,并成立若干個分散中心,更好的兼顧不同地區的農產品銷售。只有通過合理布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充分發揮農村冷鏈物流優勢,將農產品集中起來,進行儲存運輸,從而有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二)優化農村地區冷鏈物流運輸的環節和發展模式當前我國,多數農村地區農產品物流運輸主要依靠于農貿市場和中間商,特別是受到天氣和地域影響,進一步增加了物流運輸環節。而隨著電子商務不斷發展,農村地區冷鏈物流運輸體系逐漸完善,可以借助互聯網優勢實現信息共享,生產者能夠直接與消費者直接對接節省時間和成本。特別是對于我國零散的農產品種植戶而言,可以成立相應組織協會,并與本地區冷鏈物流企業進行洽談和協商,由協會出面組織各個分散農戶將農產品集中起來,進行冷鏈運輸,減少中間環節,縮短運輸周轉時間,更好地保證農產品新鮮程度[5]。
(三)優化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的信息化組織和平臺在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應該成立農村基層農產品信息化組織,同時應該加強對相關領導者的培訓和教育,進一步增強組織領導人員對于電子商務理解和地區冷鏈物流特點理解。同時組織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廣大農戶進行培訓教育,進一步提升農戶的信息化知識水平,讓更多農戶參與到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建設之中,為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新的路徑。同時還應該構建網絡信息化平臺,特別是要從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實際角度出發,將農戶基本信息納入到平臺之中,借助互聯網思維將原有的農產品生產者、批發商、經銷商都納入到平臺之中,實現信息共享,在平臺上各個主體都可以提出對冷鏈物流運輸的需求,冷鏈物流運輸根據大數據運算選擇合適路徑和方式為各個主體服務。
(四)優化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的人才支持體系應該針對農村物流冷鏈運輸特點,加強農村冷鏈物流人才隊伍建設。對于發展農村現代冷鏈物流產業而言,應該注重物流人才的培養。特別是要注重物流的技術型人才培養,加強農村冷鏈物流管理,進一步提升冷鏈物流企業管理水平,從而提升冷鏈物流運輸效率,達到節約成本、提升利潤的效果。一方面,應該從外聘請農業冷鏈物流專家學者,對農村電子商務相關人員和冷鏈物流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講解,通過對這些人員的知識普及進一步提升農村冷鏈物流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依托于地方高等院校,對農村冷鏈物流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加強校企合作,將需要培訓的專業人員送入到高校進行委培或舉辦各類培訓班進行短期培訓,不斷提升農村地區從事冷鏈物流人員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應該充分發揮政府、高校、企業和協會等各個冷鏈物流產業主體作用,政府應該針對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出臺各項政策措施,有力推動此項工作開展。同時應該針對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出臺專門政策,加大對人才培養的資金支持和政策鼓勵。高校要充分發揮自身人才培訓教育資源優勢,廣泛聯合企業進行專門對口人才培養。此外,行業協會也應該組織企業和高校從行業發展角度出發,進行后備人才培養,通過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實現我國農村地區冷鏈物流人才梯隊建設。總之,隨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對于農村物流運輸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應該從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際角度出發,構建和完善我國冷鏈物流體系。在構建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作用,加大對農村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支持力度,并結合現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際,構建更為完善的農村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運輸體系。
參考文獻
[1]陳鏡羽,黃輝.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現狀與發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2]劉建鑫,王可山,張春林.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12):57-64.
[3]林梅.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配送的優化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16):99-101.
[4]李想.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村物流與電子商務的協調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21):107-109.
[5]張慧.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分析——兼談冷鏈物流的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7(8):153-155.
作者:王漢榮 單位:沙洲職業工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