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時代物流配送方式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B2C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送中心要向所供應區域的各個地點進行小批量、大批次的送貨,且數量、頻率和方向具有不確定性。國內物流發展水平卻遠遠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很多電子商務企業紛紛開始自建物流系統,大規模建設物流網點,打造本身核心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企業寧可犧牲一部分效率,也要快速地跑馬圈地,自建自己的物流設施網絡,為客戶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務。
目前自建物流設施網絡系統主要集中在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這些企業客戶分布廣泛,網站交易額很高,物流需求的流量能夠支撐自建網絡的基本運營。這些企業自建物流網點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想借助物流服務設施網絡的建設,建立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網點日益完善,覆蓋越來越廣之后,也向中小電子商務企業開放物流網絡,為中小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物流服務。
據綜合部分資料統計,目前中國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設施的市場需求規模在200億左右(含有土地與基建等部分的投入),每年電子商務新建的地區配送中心40多個,城市配送中心200多個,城市內配送網點數千個。預計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市場需求超過15億元。
據粗略統計,電子商務“網購”企業自建物流配送網絡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占他們快件量的50%以上。
2010年京東已投資2000萬元成立了物流公司,2011年在上海嘉定購買了260畝土地打造亞洲最大的現代化B2C物流中心;凡客誠品已經在北京等十大城市建設了倉儲系統,2011年將加快自建物流設施的速度,將實現對28個重要城市的全景覆蓋,開通400多個配送網點;當當等網站也紛紛加大自建物流系統的投入。
趨向于建設區域性的RDC系統,取代以前的單一DC系統。如京東、當當、麥考林等,均在全國主要城市進行布點,并建設自己的RDC。這一方面是從配送的成本考慮,另一方面還在于提高服務質量,縮短配送時間。其實這也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配送中心的建設規模上,目前還處于趨向建設更大型的配送中心的階段。已經建成的配送中心規模一般在10000~50000平方米之間,處理能力在10000~500000個訂單之間。未來可望建設50000~100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處理能力在50000~150000個訂單之間,但更大型的配送中心建設在理論上則沒有太大必要。事實上,應避免建設過于龐大的配送中心,避免導致配送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而應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建設更多的區域物流中心。
自2011年以來,物流與電商界發生了新的變化,在電子商務企業紛紛涉足物流業的大趨勢下,身處電子商務生態圈中至關重要一環的物流業,面對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也不甘寂寞,不少物流企業已不滿足于只“跑腿”,而是把觸角伸向了產業鏈的上游-電子商務。目前中國郵政、中鐵快運、順豐速運、宅急送、申通快遞等國內知名的物流企業正依托自身的物流網絡和電子商務配送經驗,跨界至電子商務領域。雙方逐漸向對方擅長的領域滲透發展,是競爭而非合作。
電子商務為何熱衷自建物流?一般認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務不夠,丟損貨件投訴居高不下,對電商企業產生很不利的影響。自建物流實乃無奈之舉。但在一些物流企業看來,這些都不足以成立,沒有好的物流所以自建物流只是電商企業的借口,目前的電商巨頭唯有物流是短板,電商還認為自建后可以轉化為第三方物流,面向社會開放,將成為規模龐大的物流公司。
另外,電子商務的自建物流為維護其高質量,不惜高成本、倒掛成本運營以達到個性化服務,同城配送的物流成本高達25元,物流企業認為把倒掛的成本給物流公司,快遞公司的服務水平也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