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建電子信息能力培養系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我國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以來,大學招生人數翻了數番,與此同時,每年畢業生的數量也隨之高速增長。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與之相對應的應屆大學生的畢業失業率在不斷攀升,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為政府、學校、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的就業壓力更大,地方高等院校必須找出一種緩解學生就業壓力的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或競爭力。對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電子信息領域對本科專業人才的需求類型發生了很大變化,既有研究型、工程型,也有應用型。因此,在現實條件下,明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類人才的培養定位,研究本專業類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制定與此相適應的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是擺在各高等院校特別是地方本科院校專業建設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應用能力型專業類型的定位依據
對專業類型進行正確定位是辦出優勢、特色專業的前提,正確的專業定位不能脫離社會環境、市場需求和學校定位三方面因素。從社會環境的角度,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才市場化,用人單位更加關注畢業生的實際能力以及能否真正為其創造價值,專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從市場需求的角度,近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確立了發展高新技術和現代制造業等的總目標,公布了電子、汽車等未來六大支柱產業群,這些產業的成長勢必引發對人才的大量需求,而目前高校所培養的電子類專業人才卻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市場需求;從學校定位的角度,湖南城市學院依據地方經濟的發展規劃和自身優勢,確立了“突出城市特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特別是2010年學校啟動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這些無疑為建設電子信息工程應用能力型專業類型提供了保證?;谏鲜鲆罁覀兠鞔_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應用型定位和專業應用能力型人才培養目標,啟動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能力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
二、應用能力型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1.指導思想
依據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強調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術為原則,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以對實踐環節的改革為突破口,以第二課堂為輔助手段,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應用能力特別是專業核心技術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的培養。
2.改革目標
(1)通過廣泛調查研究,制定出現代電子產業對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的技術應用能力要求。(2)基于現代電子產業對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的技術應用能力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能力目標分解。(3)以專業認定規范為基礎,體現人才能力培養的前瞻性和創新性。(4)確立具有明顯專業核心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特色的第二課堂機制。
三、應用能力型人才專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實施策略
針對應用能力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培養計劃中,統籌知識、能力和素質各方面的關系,對專業能力的培養實施以下策略。
1.對專業能力目標進行分解專業能力包括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核心技術應用能力兩方面,根據專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進行分解,如表1、表2。
2.提出培養計劃執行過程的具體要求
(1)要求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因此如“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由同一教師擔任,考核成績中實驗成績按30%-40%計入。(2)EDA技術應用能力培養除了在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和相應實驗中體現以外,還應在后續的模擬及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智能電子系統的設計等實踐環節中重點體現。(3)在教學中積極開展課程建設,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精選教材,科學制定教學大綱,保證理論教學效果和質量;做好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進行實驗課程群的教學改革,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每門實驗課都要設置基本技能培養點,確保應用能力培養四年不斷線,充分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4)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手段。每個年級每年舉行一次小型的專業技能競賽,以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興趣。
3.制定促進專業能力培養的激勵政策
為了促進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制定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學科(技術)競賽獲得相關獎勵時可替代相對應的課程學分的方案(見表3)。
4.建立切實可行的競賽培訓體系和競賽機制
推行四層應用能力培養體系。(1)感性認識層(一年級)。主要內容包括:焊接技術、電路連線技術、簡單儀表使用、元器件識別、趣味電子產品制作、資料檢索。第二課堂內容:趣味電子產品制作競賽。(2)基礎實驗層(二年級)。主要內容包括:電子電路實驗、電子電路仿真、通用儀器使用、電子測量方法。第二課堂內容:單元電路(含PCB)設計競賽。(3)設計應用層(三年級)。主要內容包括: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設計、單片機系統設計、大規??删幊唐骷?、DSP技術應用、電子課程設計、EDA技術、嵌入式系統設計。第二課堂內容:電子設計競賽。(4)系統開發層(四年級)。主要內容包括:綜合電子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智能化電子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科技活動參與、專業綜合實踐與畢業設計等專題設計開發。第二課堂內容:科技作品設計競賽。
總之,建立科學、完善的應用能力型人才培養體系,不僅可以激化學生對專業理論學習與科學實踐的熱情,也能促進教師隊伍水平的提高,更能促進專業核心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應用能力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與研究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有待高校專業建設者們不斷地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