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信息計算機課程體制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概述
我國獨立學院創建于20世紀末。獨立學院的共同特點是: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獨立學院是依托普通高校的教育資源、品牌和無形資產辦學。因此,在設置專業、課程等方面會受到一些限制和影響,最大的問題是相應普通高校的課程培養模式不完全適用于獨立學院,很難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因此,要使獨立學院持續、健康的發展,充分借鑒、吸收普通高校的課程體系建設,提升獨立學院課程體系建設質量有很有意義。計算機作為現代社會人才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正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計算機課程群作為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重要工具課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計算機課程群也具有參與建設的院校多,發展成熟度較高等特點。但是目前我們也發現,由于歷史原因,各獨立學院計算機課程群的教學組織不盡統一,課程群的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到獨立學院的特點,主要包括:教學內容偏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比較隨意、考試方式、考試內容無嚴格規定、校內計算機教學資源比較貧乏、校內計算機利用率低下、學生參與教學改革的熱情不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負面影響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專業發展,計算機工具未能發揮重要作用。如何讓獨立學院的學生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的使用、編程及應用系統開發?電子信息類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開設如何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如何兼顧學生之間的專業差異、層次水平?如何實現教師教書有激情、學生學習有熱情、院系服務有感情的三重聯動?
2具體改革內容
考慮到獨立學院學生的就業特點,結合普通院校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是課程建設。從如下三個方面來體現:
2.1理順思路、優化專業培訓方向體系建設應用型獨立本科院校,課程必須要有重大突破,學術課程與職業證書課程的融合設置是有效的、突破性的途徑。做到這點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勞動與就業主管部門、人事部門的聯合支持。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現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模式的具體課程框架。不應完全按普通高校的規定進行,要結合自身實際處理好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主干與專業方向課程的關系,處理好理論與實踐、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課內與課外、教與學等方面的關系;要重新審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起點,注意知識內容的基礎性、系統性與先進性,加大課程整合力度,搭建課程平臺,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專業方向模塊”上設置“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兩個平臺,強調對學生二次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由于應用型特點所決定“,專業方向模塊”的課程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獨立學院的特點,我們設置了“計算機基礎知識”“、面向對象編程”“、可視化工具開發”三個課程建設平臺。
2.2強化實踐環節,體現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工具作用。什么是計算機?計算機是一種可以自動進行信息處理的工具;計算機是一種能夠高速運算、具有內部存儲能力、由程序控制其操作過程的電子裝置。獨立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以實用為主,側重于具體應用,主要包括:
2.2.1計算機基礎知識。內容的教學以專題為主,共分10個專題,分別為:計算機的發展簡史及其重要意義、計算機基本組成原理、計算機組裝及系統安裝、計算機的常用外設及其安裝使用、進制及其之間轉換、各種編碼、Windows或Linux操作、微軟Office套件或WPSOffice套件、信息系統安全及防護措施、網絡工具使用。減輕學習的學習負擔,也易于老師的授課。
2.2.2面向對象編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是一種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Simula語言,發展已經將近三十年的程序設計思想。其自身理論已經十分完善,并被多種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Language,以下簡稱OOPL)實現。主要介紹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C++。由課程教學和課程設計組成,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主要包括:數據類型與表達式、輸入輸出流、程序控制結構、函數與預處理、數組、指針、類和對象、繼承與派生、多態性與虛函數。
2.2.3可視化工具開發。可視化開發就是在可視開發工具提供的圖形用戶界面上,通過操作界面元素,諸如菜單、按鈕、對話框、編輯框、單選框、復選框、列表框和滾動條等,由可視開發工具自動生成應用軟件。還可輕松跨越多個資源和層次連接所有數據,經過時間考驗,完全可擴展的,功能豐富全面的可視化組件庫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功能完整并且簡單易用的組件集合,以用來構建極其豐富的用戶界面。在教學中我們推薦選擇微軟VS2005開發套件或JAVA開發平臺。
2.3調整實踐學時、優化理論學時。課程體系的優化、實踐環節的加強、講課內容的重組、學生上機實踐時間的延長,這幾大措施的提出,減少了授課時間,提高了學生的上機實踐時間。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學習熱情,同時也與教育部的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減少講課學時的思想相吻合。切實體現獨立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
3實施方案
根據具體的改革內容,我們制定了如下的具體實施方案,主要包括:
3.1制定獨立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程方向平臺,切實提高實踐課程的比例。
3.2制定獨立學院計算機基礎、編程、仿真的教學計劃,在全院范圍內統一,并爭取介紹到其它兄弟院校。
3.3建立高質量的計算機基礎題庫系統,方便學生考試。3.4成立計算機基礎教學保障部,設立辦公室,無專業教師,所有老師每年聘任一次。全院范圍內的計算機類課程的授課權由全院老師公開競聘,由學生自由選擇授課教師。
4方案特點
4.1既兼顧了獨立學院對理論知識的要求,又體現了獨立學院人才培訓實用性、技能性的特點。
4.2不僅是一次教學方式的改進,更是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的轉折。
4.3方案的實施體現了學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思想,切實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4.4提升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結束語
方案的實施必將大大優化獨立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對獨立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建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從受教育者的角色,本方案的實施必然能夠使接受該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安排的學生能熟練掌握相關計算機操作技能、具備計算機三級以上的計算機理論與實踐水平,能夠進行中小型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這為以后學生在具體的專業領域做出較好的成績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也充分體現獨立學院的強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