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的影響越發明顯,作為研究對外貿易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本文將從生產者、消費者、貿易方式及新興產業等方面具體闡述電子商務對對外貿易發展的有利影響,同時從經營成本,交易安全等方面深入探討電子商務的弊端所在。此外,還將就新時代電子商務和對外貿易的融合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對外貿易;融合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態勢就在不斷提升,隨著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逐漸成為了一個經貿大國。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催生了電子商務,并使其開始成為推動貿易發展的突出力量。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這個有力載體,我國對外貿易正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
1對電子商務的闡述
1.1概念及特征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及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國對外貿易進入了新的發展平臺,出現了電子商務這種新興模式。電子商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電子商務強調使用電子工具,狹義的強調利用Internet,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都離不開互聯網平臺和商務活動這兩者。在互聯網的助力下,電子商務所呈現出的廣泛性、高效性、便捷性及安全性極大地沖擊了傳統對外貿易在市場上的地位。針對傳統對外貿易成本高、效率低下的突出問題,電子商務利用去中間化從根本上進行了解決。
1.2發展概況
一般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帶動,我國電子商務從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起步,但發展卻十分迅速,近年已步入穩定期且趨于成熟,至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已達29.16萬億元,較2016年增長了46%。如表1所示,在2012-2018這七年中,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在逐年擴大,其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之比整體呈上升趨勢,至2018年占比已達83.01%,也就是說在我國當下的商務交易活動中,電子商務已成為主流。
2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其利用互聯網所呈現出的優勢使其在傳統的對外貿易市場中更易受到青睞和追捧。但它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必然會存在一些弊端或者發展還不成熟的地方。
2.1積極影響
2.1.1降低了生產者的經營成本在我國傳統的對外貿易中,生產者和消費者是不能直接交易的,商品從廠家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通常要經過5-8個中間商,在經過批發商、商、零售商一層層的成本疊加后,商品的售價已遠遠超過其原有價值,而電子商務利用去中間化避開了中間商的存在,使得商品價值符合其使用價值。其次,生產商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到市場的信息與數據,了解消費者偏好,以便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商品和服務,減少商品囤積的情況。此外,在電子商務模式下,生產者可以和消費者直接進行溝通,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使得生產出來的商品無需入庫即可發送至消費者手中,極大地減少了儲藏成本。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滲透,不少商家通過建設自有品牌網站進行營銷,不僅省去了大量的營銷成本,還有利于樹立品牌形象,從而提高銷量獲取收益。在傳統對外貿易中,由于交易周期過長的問題,生產商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資資金預支各個方面的費用,這就會導致中小企業出現因資金回籠困難而破產的情況,同時,受地域性影響,傳統對外貿易市場有限,容易出現產品滯銷的現象。而電子商務不僅降低了生產者在生產、庫存、營銷等方面的經營成本,還提供了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帶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優化了貿易主體,促進了貿易市場的多樣性。而中小企業的加入,也使我國的貿易環境更有競爭性,某些行業大型企業壟斷的現象也會得到改善。
2.1.2發掘了消費者的潛在價值據贏商網2017年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五年中,我國百貨店和賣場來客數已減少了40%以上,業績下跌和關店的狀況十分普遍;不僅零售業市場情況低迷,從2013年開始,我國大部分消費品企業也都出現了營業額持續下降的情況,如康師傅、娃哈哈等知名企業近年營業收入都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究其原因是我國傳統市場大多以產品或渠道為中心,忽略了消費者自身的消費需求,于是消費者只能依靠生產者的創新能力或者渠道的滲透力,被動地接受產品,如此消費者便失去了應有的價值。然而事實上,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消費者,所以在電子商務的驅動下,消費者的價值被深度挖掘出來,市場開啟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新時代。隨著網絡技術的升級,消費者和產品、服務提供者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溝通也越來越頻繁,從原先被動地接受產品發展到主動參與產品的生產過程,借此滿足自身個性化的需求。不僅如此,電子商務時代下,產品更多元化,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他們可以在購買前借助網絡平臺對滿足自己消費偏好的商品或商家進行資料收集并進一步對比,選擇滿意度較高、風險較低的一種。
2.1.3改變了商務貿易方式傳統對外貿易中,買賣雙方往往是直接見面,就交易意見達成一致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者事先通過電話、郵件,甚至是面對面的商談約定在未來某個時間進行貨物的轉移,再通過銀行轉賬或是信用證等方式支付貨款。然而交易雙方往往不在同一地區,尤其是當雙方對合同條款不滿意時,會帶來巨大的商談成本。其次過程中還牽扯物流、保險等其他方面,整個交易顯得十分冗長。但在電子商務中,這兩個問題就被很好地解決了。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實時溝通,不受時空因素影響,簽訂電子合同,給予提單和發票,通過網絡互通商務資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了人為出錯的概率。與電子商務應運而生的電子支付具有極大的方便快捷性和安全高效性。買方只需通過電子終端發送指令,便可實現資金的轉移,大大縮短了賣方的資金回籠時間,該優勢尤其體現在無形產品的售賣中———買賣雙方只要達成合同,就可即時轉賬,這在傳統對外貿易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新型支付手段的出現不僅很好地保障了網購交易的安全,而且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以支付寶為例,起初只用于支付貨款和轉賬,但現在漸漸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充值、投資、保險、甚至是醫療掛號、地鐵出行等。
2.1.4促進了對外貿易物流的發展我國傳統對外貿易往往是借助貨代公司或國家郵政來完成貨物的運送,物流行業的發展十分低迷,但電子商務的出現直接驅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表2是我國的快遞在2010年到2018年的業務量數據,九年內業務量翻了21倍,且同比增長長期保持在50%左右,直至近年才有所減緩,這是傳統貿易無法企及的物流量。單以電商零售業為例,圓通成為淘寶的配送物流商后,日單量提高了2000件,三年后在淘寶的日單量已達28萬件;而申通在接入淘寶半年內,業務量增長至20萬件,上漲了233.3%,由此可見,電商業的發展帶動了物流業,使其急速發展。為了應對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交易量,市場上物流公司數量急速增加,不僅如此,種類也在細分,有快遞領域、大件物流領域、跨境物流領域、供應鏈物流領域、干支線運輸領域及末端物流領域等,這使我國物流呈現出專業化的發展趨勢。隨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消費者對于時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管是具有高保障的商業物流還是覆蓋面廣的郵政,其共同存在的問題都是“慢”。麥肯錫公司的分析報告顯示,在電商滲透率較高的市場上,有27%的消費者因為快遞效率低下而放棄購買生鮮貨物,同時也存在26%的客戶因此而放棄線上購買藥品。這就使市面上的物流公司開始了以提高時效為目的創新和競爭,最為突出的就是順豐公司提供的順豐標快、順豐即日及順豐次晨業務,成為了業內的標桿,使我國物流行業發展進入了新的平臺。
2.2消極影響
2.2.1沖擊貿易的公平和安全我國傳統對外貿易普遍采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對于彼此的商譽和資質都有足夠的了解,并且可以通過直接觸摸去判斷交易產品的質量,雙方在整個過程都可以做到信息的互通。但是電子商務中,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極為明顯,買方不確定賣方的商業信譽、產品質量和貨運速度,賣方不確定買方的支付能力、支付速度及對商品的滿意度,雙方都隱藏在網絡背后,再加上我國信用體系建設并不完善,交易的失敗率會大大提高,雖然該現象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得到緩解,但效果并不明顯。而且,在網絡這個虛擬環境中,網絡安全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消費者時刻都面臨著私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雖然我國已加緊網絡安全建設,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某些不法分子會利用網絡漏洞獲取消費者資料再進行轉賣以獲取高額利潤。另外有關于支付安全的相關問題也不能忽視。首先,電子支付其自身的虛擬性就給支付安全帶來了不確定性,其次,電子支付作為新興的一種支付方式,在市場上還不夠成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漏洞,再加上我國目前對于電子支付的管理和監督還不到位,缺乏相應法律約束,使用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風險。以上種種情況不僅不利于貿易公平和安全的發展,還會使電子商務在貿易的應用中遭遇巨大的挑戰。
2.2.2產生新的對外貿易成本雖然電子商務節省了傳統對外貿易在采購、營銷和交易過程中的成本,但也會產生其他的新成本。其一,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無論是全面普及互聯網還是升級信息技術使其滿足電商發展的要求都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前期建設只占很小一部分,后期的運營和維護才更費錢費時。其次,電商的發展是架構在第三方交易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物流平臺上的,而我國當下的交易、支付環境和物流體系發展都還不夠成熟,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才能增加電商業務的高度協同性。同時,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也必然存在關于風險安全的成本支出。不僅如此,人才培養方面也會產生更多的成本。消費者的需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或者改變,因此需要及時對市場環境做出評估,甚至是直接對市場趨勢做出預判,這無疑需要專業型人才才能更好應對。除此之外,電子商務是一個涉及范圍較廣的領域,包含了信息技術、外語、對外貿易等各個方面,只有復合型人才才能極大地滿足其發展要求,然而,培養專業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所耗費的成本都是巨大的,并且由于理論和實踐的差異性會使投入和見效存在時間差,無法立即體現。上述種種都會對我國原本的對外貿易成本結構造成一定沖擊。
2.2.3影響企業對外貿易績效雖然電子商務正憑借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性成為企業追逐的熱點,但我國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認知并不清晰,運用也不成熟。主要體現在不少企業只是在網上接單,線下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還是按照以往的方式進行,所生產的產品滿足不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也無法針對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特性對企業內部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電子商務只是停留在表面,不滲透到企業的日常環節中,自然就無法最大限度地體現電子商務的效益。企業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會造成既沒有擺脫傳統對外貿易的束縛,又跟不上新時展的節奏的后果,從而被拖垮。當然企業在選擇電子商務這種模式之前也要先進行一番考量,根據所在行業或者企業自身定位去判斷電子商務是否能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再做決定。如果盲目追隨大流,會給企業的績效帶來嚴重影響。
3電子商務和對外貿易的相互融合
電子商務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較為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新時代中,找到電子商務和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契合點,加深其融合程度是首要任務。
3.1創建良好的市場環境
良好的市場環境往往需要政府發揮其宏觀調控職能進行積極引導,打破區域歧視,遏制區域保護主義,使市場上的所有生產者能夠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下競爭,同時加大對市場的管理監督力度,從根源上避免交易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的現象,還需注意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商標等違法現象的打擊,這樣不僅有利于形成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還能提升我國整體貿易的誠信度和質量,從而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不僅如此,交易、支付及物流體系的建設也需加快,只有提供廣泛的交易范圍、安全的支付手段以及全面的配送服務才能使電子商務更容易被市場接受,從而使電子商務和對外貿易的融合更有支撐力,也更為快速。
3.2完善法律規范
我國目前制定的關于傳統貿易的法律法規已較為完善,但電子商務方面卻不然。雖然電子商務的交易主體與傳統對外貿易的主體并無太大差別,但受貿易方式改變的影響,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利和義務都已產生了變動或更改,原先的規定并不一定適用于當下實際情況,所以重新規定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條文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由于電子商將信息技術、網絡運營等其他領域與貿易結合,會出現不曾遇到過的問題,因此需要建立屬于電子商務獨有的法律體系,該體系不僅可以幫助解決當前出現的問題,而且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極具參考價值。只有解決了電商發展的“攔路虎”,兩者才能更好地融合。
3.3提供技術人才支持
在電子商務逐漸成為主流的驅使下,市場急需網絡技術和商務貿易方面的人才。雖然我國已有關于這兩方面的人才,但是電子商務人才需同時具備網絡技術和商務活動的知識,因此我國對于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士還是存在缺失,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會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出現減緩甚至停滯,因此需從小培養學生對于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興趣和能力,以便能夠及時向社會輸送人才。只有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電子商務才能為貿易發展帶來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張環宇.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測度及方式創新[J].商業時代,2013(8).
[2]李駿陽.電子商務對貿易發展又影響的機制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11).
[3]趙武.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1)
[4]王丹丹.電子商務時代我國國際貿易結構優化與重塑[J].商業經濟研究,2016(4).
[5]黃心純.基于流通經濟視角談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的創新與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7(4).
[6]宋江燕.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創新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5(4).
[7]張恩俊.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電子商務影響及發展策略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8).
[8]楊敏.新常態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J].價格月刊,2015(8).
作者:茅燕翎 王茜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