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計算機網絡作為一種傳播媒介,為人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形式。但由于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在社會層面產生了網民這一群體,伴隨著該群體的形成、成長、活躍,催生了以虛擬網絡為載體的輿情導向。因而本次研究緊扣大數據時代突出的網絡傳播這一主要特征,從現狀與對策視角對主題做出探討,旨在為相關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網絡傳播;發展現狀;分析
自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全球推廣以來,人類進入到了信息化時代。隨著對以計算機為載體的互聯網技術開發及平臺應用不斷深入,形成了全球性的媒介傳播網絡;同時借助以大數據、云計算為基礎的技術拓展應用,超級計算機在各國也紛紛涌現;由此將計算機網絡的傳播與應用推向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以下參考當前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現狀,按照實踐過程遇到的一些現象引申出幾點問題并提出建議。
1現狀分析
計算機網絡包含兩個關鍵詞,分別是計算機、互聯網。從前一個方面講,計算機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文字、數字、圖像、視頻等)的收集、錄入、處理、輸出;從后一個方面講,互聯網的功能集中克服了傳統時期的時間、空間限制,可以實現信息的傳播。下面從3個層面對其現狀展開分析。
1.1特征與優勢
計算機網絡傳播體現了四大特征,即覆蓋范圍廣、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以覆蓋范圍廣為例,互聯網自發明以來,先以局域網絡的形式,在較小的范圍內實現信息交互,形成了局域網絡環境下的傳播與共享,但隨著電信網絡的發展,先出現了以2G、3G為載體的廣泛傳播,隨后在移動網絡的快速推進之下,產生了目前傳輸速度更快的4G、5G網絡,尤其是無處不在的WiFi網絡已風靡大街小巷,即使偏遠的農村地區也通過“網絡進農戶”政策的利好導向獲得了廣泛發展。以信息量大為例,在壓縮技術不斷成熟,壓縮圖片與視頻的范圍已經深入到了最細微的邊緣范圍,使人們能夠在計算機網絡傳播條件下更加快速、便捷、省流量的基礎上獲得更豐富的信息。以傳播速度快為例,通過計算機或手機客戶端均能夠達到隨時隨地、瞬時化的信息傳播,如在網絡各大平臺的數據傳播一鍵提交即可令所有在線使用網絡的個體獲得共享,并產生極大的輿論導向。以交互性強為例,在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的速度快如閃電,為人類社交范圍可拓展性提供了越來越大的可能,社交也成為投資公司的首選項目,諸多企業推出的社交平臺參與人數也在逐年攀升。
1.2作用與影響
在我國推行“互聯網+”政策后,經過幾年實踐在各行各業實現了基本轉型,參與不同類型的職業均有可能參與到計算機網絡傳播大潮之內。因而在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了個體、企業、國家各個主體之中。比如,以個體為例,在計算機網絡傳播中既是信息傳播的受益者,也是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分享者,每個個體都扮演著雙重角色;以企業為例,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既可以通過自身發展積累的各種數據進行運營分析,也能夠借助這種傳播更為及時的了解市場,較為快速的做出反應,歸納起來講,即解決了市場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較大程度上克服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存在的信息壁壘。以國家為例,在大數據時代能夠更為快速的實現各項政策在全球的快速傳播,并透過超級計算機完成諸項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從而在有數據依據的基礎上完成各項政策的科學制定及推行,節省調研成本的同時解決了數字管理問題,提高了在各部門的服務效率。
1.3現狀與問題
從現狀的角度觀察,大數據時代計算網絡傳播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給社會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根據現階段的應用情況分析,它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主要問題,給全社會帶來了發展機遇;但由于它完全屬于人機交互形式,因而當主體在使用過程中依然存在虛擬性,在網民制造輿情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負面事物,包括價值觀輸出、謠言傳播、虛構不存在的事件、具有破壞性的技術使用、知識侵權等,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形成了阻力。通過對這兩方面的現狀的觀察,可以提煉出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傳播主體在接收與共享信息層面的真實性問題與傳播發展時期形成輿論導向對社會價值的影響問題;二是傳播信息作為一種價值,存在的知識產權侵權問題;三是傳播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四是在虛擬網絡環境下對于傳播負面信息主體的法律責任追究問題。
2對策
2.1完善注冊信息,實施信息追溯核查
現階段,我國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中由各大公司推行了實名注冊制度,但當信息在網絡,獲得傳播后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有效的實現追溯。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對信息傳播者的責任約束。但不能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準,因此建議完善客戶端實名制度。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在實名制度推行過程中盡可能設置比較完善的信息登記,通過完整信息的記錄,使信息傳播者與傳播的信息之間形成一種平衡機制,可以做到初步對信息的篩查。其次,需要針對客戶端的具備社會傳播力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溝通,比如,當某一信息出現較大范圍的傳播時,需要相關負責部門通過網絡平臺與信息者進行資訊交涉,進一步了解信息的來源,以此提高實名制度下的信息真實性判定。再次,應該實施網絡信息真實性的揭露機制,通過信息接收與共享的雙重性,將傳播主體作為信息真實性的審核者,實現互相制約。
2.2開展網絡教育,增強知識產權保護
網民群體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因而存在知識結構之間的差異。為了較好地提升網民素質,解決價值傳播問題,以及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比如,可以嘗試在現階段通過網絡各大平臺,推行一些關于網民網絡活動的相關教育,包括法律知識、信用價值、輿論導向、價值觀牽引等,從而為網民提供一種普遍化的通識教育,使網民能夠轉變成更為理性的群體,弱化個體情緒的宣泄,使其更為客觀的完成信息的傳播與接收評價,并借助網絡平臺實現“信息的互利互惠”,將網絡中的比較優勢對接到有利于個體成長與發展的層面。另一方面,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在網絡最易發生,因此在新時期相關法律條文已經非常明確的前提下,應該增加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的執行力。比如,明確針對轉載信息的來源及出處說明的硬性規定,開展線上信息與線下信息之間的對接,解決線上信息在線下的侵權問題等。
2.3增加技術監管,及時進行正面評價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所以需要從技術層面實施嚴格監督與管理,并開展正面評價活動。比如,在技術監管層面,可以通過建立第三方的技術團隊,使其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在網絡完成不良信息的篩查與刪除,杜絕其在后的網絡傳播。再如,通過技術監管對網絡傳播發展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進行實時監督與管理,確保傳播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因信息切割造成的失真、誤導等。同時,由于技術屬于硬件,而要做到傳播信息的深層管理,依然需要通過軟件層面的建設來完成,比如,網絡信息量較大,信息速度快,易形成傳染式傳播,因此在應對這種軟件屬性的信息傳播時,需要借助對立面的思維方式,通過第三方在網絡正面評價,如辟謠、信息更正、信息論證等,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軟件建設層面應注重時效性。
2.4提高違法成本,永久性追究法律責任
在網絡環境下違法成本相對較低,犯罪分子在犯罪實施后查處難度極大。因此新時期需要從法律懲處的角度切入,提高違法成本,比如,針對網絡環境的犯罪行為,應該增加量刑標準,實施禁言懲處等。而針對查處難度大的案件,可以嘗試推行永久性追究法律責任。比如,某些犯罪分子可能在網絡只會犯一宗案件,但從中卻獲利較多,并不再從事網絡犯罪,這樣就造成了案件很難破獲的問題,因而有必要針對網絡犯罪行為實施持續性跟進與永久性追究法律責任的規定,既可以在案情分析與破獲過程中積累經驗,也能夠借助這種破案經驗給網絡犯罪行為以震懾。
3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主題的初步討論,可以觀察到大數據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現狀存在兩面性,因而需要從發展與問題兩個層面進行全面分析。由現狀引申出的4個問題表面上屬于4個方面,卻屬于計算機網絡傳播發展中的基本問題,可以統歸于網絡應用管理這一范疇之下。所以建議在研究該主題時把握住系統思維,突出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思維的體系特征,更有效地對接到對問題的解決層面。
參考文獻
[1]朱峰.試析計算機網絡病毒的表現、特點與防范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7):70.
[2]張丹丹,鄭明春.虛擬社會網絡特征與公共危害信息的網絡傳播行為研究[J].計算機安全,2010(12):29-32.
[3]朱江.計算機網絡安全應用及防御措施的研究——以病毒防護防治為例[J].才智,2012(19):74.
作者:侯國慶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水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