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黑檔基本情況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提要】“中國黑檔”是一個網上人事檔案管理系統。它的出現,對我國現行人事檔案工作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本文從“中國黑檔”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方面進行分析,并針對這種影響,結合人事檔案工作的發展作了幾點思考。
【摘要題】專門專業檔案
【關鍵詞】中國黑檔/人事檔案工作/影響/思考
【正文】
2001年3月26日,一個中文域名為“中國黑檔”的網站正式開通運行,并舉行新聞會。據介紹,“中國黑檔”是我國迄今為止出現的第一個網上人事檔案管理系統。人事檔案是與人們聯系最為密切的一種檔案,人事檔案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源于此。那么,“中國黑檔”是如何進行人事檔案管理?它的出現對我國現行人事檔案工作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從中獲得什么啟示?我們的人事檔案工作如何走向完善?等等,都是人們關切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評述,并試圖從中探討人事檔案工作的新思路。
一、“中國黑檔”的基本情況
“中國黑檔”是北方長安通訊公司所屬的長安易網網站開發、設計的“中國企業從業人員管理系統”的產品標識。它是長安易網的一個重要內容,其最大的特色是:幫助網站用戶記錄員工的不良行為,即“劣跡”,在員工非正常離職時,把這些“劣跡”記錄交給新單位,只要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經交費注冊后成為“中國黑檔”網站用戶,在單位招聘人員的時候,可以憑密碼進入該網站查詢應聘者人員身份、個人履歷、學歷、在原單位的表現、工作能力以及是否有不良記錄等歷史資料。按新華社的說法,“中國企業從業人員管理系統(中國黑檔)好像在網上建立了一個無形的人事檔案文件柜”。據有關報道網站一開通就得到企業界的大力支持,僅一個月就有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近兩萬家企業申請登記注冊,成為首批用戶。與此同時,它從出現的那一刻起,也遭到了社會各界的質疑?!吨袊嗄陥蟆?、《北京青年報》、《中國鄉鎮企業報》、《中國工商》、《計算機技術》等報刊雜志刊登了對“中國黑檔”批判的文章,人們紛紛就其個人檔案材料的真實性、權威性及其侵害個人隱私權等問題提出疑問。一時間,“中國黑檔”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二、“中國黑檔”的積極影響
(一)增強社會檔案意識,促進人事檔案工作發展。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和人才備受青睞,記載和反映人才德才情況的人事檔案的重要性隨著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而日益凸現。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人們的檔案意識卻仍然很淡薄。一方面,人們檔案觀念淡化,人事檔案隨意存放,流散遺失;另一方面,人事檔案管理人員觀念落后,不重視人事檔案管理,對人事檔案只存不管,很少主動了解社會對人事檔案信息需求方向,甚至有些部門和地區,為招攬人才,搞什么“三不要”(不要人事檔案、不要人事關系、不要組織關系),為一些流動人員重建檔案,助長了社會對人事檔案和人事檔案工作性質、地位、作用的模糊認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黑檔”以新的人事檔案管理模式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它以商業公司的經營方式介入人事檔案管理,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檔案材料內容上新增并突出了道德記錄。這給傳統的人事檔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給流動人員某些合法權益造成傷害。它促使人事檔案工作者對過去工作的反思和對新問題的思考。同時,也吸引了包括網絡在內的各種媒體的廣泛宣傳、報道和討論,增加了人們對人事檔案和人事檔案工作認識的渠道,引起人們對自己人事檔案的關心,加強了人們對人事檔案和人事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黑檔”的出現,從反面上增強了社會檔案意識,促進人事檔案工作的發展。
(二)促使檔案利用改革,提高人事檔案工作效率。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擴大利用的范圍,有條件地實現人事檔案服務有償化、社會化?!爸袊跈n”提供利用是采取會員制,法人交費注冊取得會員資格后,憑口令就可以進入系統,在網上查詢相關的人事檔案信息。這打破了只有主管單位或上級機關、勞動人事部門、紀檢、監察部門才有權查詢和借閱人事檔案的規定,滿足了非主管單位及其他用人單位日益增長的人事檔案需求,人事檔案信息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獲得了人事檔案用戶(主要是企事業單位)的肯定和支持。因此,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人事檔案利益主體發生了變化,人事檔案利用工作應遵循市場規律,并結合人事檔案工作政治性和保密性的特點,有條件地朝著有償化、社會化的方向改革。二是改變傳統人事檔案信息利用方式,實現網絡化。當前,我們保管的人事檔案多為文本文件,大多數以案卷的形式存在,仍然使用手工操作,以幾十年一貫的查閱利用方式開展檔案信息服務。利用者提出查檔要求,還要看看人的臉色,然后履行一整套手續,管理者才能按圖索驥,提供檔案,最后得到的檔案材料不一定是利用者所期望的?!爸袊跈n”是人事檔案工作與網絡的“聯姻”,在提供利用上,充分體現了其特有的優越性:檔案利用者處于平等、自由的網絡環境中,可以超越時間、地域的限制,多次利用多份人事檔案,權力、階級、階層不再是影響利用者利用人事檔案的因素,滿足了利用者利用人事檔案求尊、求快、求簡心理,加強了人事檔案與利用者的溝通,提高了利用率。因此,“中國黑檔”讓我們預見到,在信息社會里,傳統的檔案信息利用方式非改革不可,人事檔案信息網絡化服務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