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開源軟件項目在高校中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在開放教育資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運動的促進下,許多美國大學開始采取院校合作和開放源代碼的方式來共同開發所需要的一些應用系統。這些開源軟件不僅有效降低了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經費支出,減少了高校對于商業軟件的依賴,同時也為其它國家高校充分利用這些開源和自由軟件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本文從目前美國高校主持的眾多開源軟件中選擇了其中較有代表性的5個項目,對其背景、系統功能、技術特點和應用現狀進行了介紹。研究者認為,在我國高校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美國高校所創建的這些開源軟件系統,將會對促進我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應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并提出了建議與方法。關鍵詞:信息技術;開源;信息化建設:數字化校園一、背景介紹近年來,數字化校園開始成為信息時代大學發展的一個共同趨勢,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管理越來越倚重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大學崇尚開放與自由的精神,在某種程度上,開源軟件體現了大學的精神和價值觀念。因此,許多美國大學正在積極嘗試將合作開發與開源作為一個解決方案。從時間和經費成本上來看,采用商業產品后,大學的支出要遠遠大于收獲。所以,在一些與大學重要職能密切相關的大型軟件系統的選擇方面,出于諸多方面的考慮,許多大學開始從購買向開發轉變。二、美國大學著名的開源軟件項目介紹自2000年之后,美國大學在基金會的資助下啟動了許多開源合作項目,以下將介紹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開源軟件項目。(一)uPortal:開放的大學校園門戶系統uPortal是由JA—SIG主持開發的開源項目。它可以幫助高校建立一個可定制的校園門戶。通常,一個典型的校園門戶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站”式的網頁服務,登錄之后(包括統一認證和單點登錄),可獲得與其相關的全部信息,如課程信息、成績單、交費記錄、學校通知、課程消息等其它相關資源。(二)CAS:校園網單點登錄系統目前,作為校園門戶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單點登錄”(SingleSign-On,SSO)是解決校園應用系統數量日益增多而導致的用戶管理日益復雜化的一項重要技術。所謂“單點登錄”,是指一個用戶認證的過程,它允許用戶進行一次性認證之后,在訪問系統中不同應用系統時無須再重新輸入密碼,即“單點登錄、全網漫游”。(三)Sakai:開源的課程管理系統課程管理系統(CMS)是校園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系統之一。SakaiProject是由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密西根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于2004年共同發起的開放源代碼計劃,其目標是:“開發出一套適合高校使用的E-learning基礎性系統架構,將之與目前各高校已有的各種工具模塊和組件整合,形成一套適于高校教學的新一代網上課程管理系統。”目前,Sakai能夠提供四大類、30余項教學與管理工具,為高校教師組織和實施E-leaning提供了眾多個性化的教學工具和和手段。OKI和uPortal都是其支持者,同時也有基金會提供了經費資助。(四)DSpace:共享的大學知識庫系統隨著大學校園信息化的發展,如何管理數字化資料逐漸成為重要工作。除大型數字圖書館系統以外,DSpace就是一個能夠方便解決此問題的工具。通常,DSpace被稱為“大學知識庫”(University-basedRepository),是由一種為大學社區成員創建的、能夠實現各種數字化資源提供管理和傳播的多功能系統。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由教育和學術機構自己管理的數字學術資源系統,能夠實現各種數字資源的、存儲、組織、檢索和傳播等。(五)OSP:學生電子檔案袋系統“檔案袋評價”(PortfolioAssessment)是一種教學評價方式。電子檔案袋則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基于互聯網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展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在生活、學習和個人成就方面的發展情況。該電子檔案系統具有以下功能:收集學生的信息與資料,包括個人信息、愛好、作業、學習和研究成果等;對這些資料進行討論、反思和組織;材料設計并展示;最后將檔案中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向特定的對象公布。同時,系統的其它用戶,如學習小組成員、教師或訪客同樣也可以通過各種工具向檔案所有者提出指導意見和改進建議。三、對我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啟示第一,美國高校的這些開源軟件項目全部都是開放性的,我國高校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并加入開源社區,直接參與到軟件設計與開發、技術文檔撰寫和整理、系統測試等工作中,為項目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可以提高我國高校的國際化水平,從中學習到有關軟件開發的新技術、理念和方法,而且,其理念、結構和應用方式等都比商業產品更能符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相信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進度將具有極大促進作用。第二,我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組織文化和技術優勢來率先發起校園開源運動,以此為支點促進我國開源軟件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通過學習、分析和研究,培養自己的軟件人才。而高校中就具有開源軟件生長與發展的最佳環境,因為與其它部門相比。高校作為一個專門的知識創造、生產與傳播機構,其組織文化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容納性;另外在計算機技術方面,高校的技術人才數量和水平也遠高于其它部門。這些都為開源軟件在高校的推廣與應用提供了最好的基礎和條件。因此,將高校作為開源軟件的生長和發展的基地,以此為中心再向其它領域延伸和擴散,將是開源軟件發展的理想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