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引起語言變異原因規律以及方式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網絡語言變異原因規律方式
論文摘要: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形式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斷出現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對其有重要影響。因此本文旨在從語用學和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分析網絡引起語言變異的原因、規律以及方式。
1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網絡與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接近,越來越融合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人們的生產、生活乃至思維方式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于語言作為信息載體總是能快速充分地反映出社會的各種變化,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交際的頻繁,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的生活。我們通常所說的網絡語言,是指網民在網絡交際互動時使用的交往語言或稱網絡交際語言。從技術上說,它是網絡特殊環境的產物,與網絡交際的技術語境密不可分。雖然形式上它是文字語言,而實際上是建立在數字化技術之上的對日常交流語言的一種重塑。近年來我國許多學者也對這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作了分析,本文以語用學和社會語言學為理論框架,分析網絡語言現象,對網絡引起語言變異的原因.規律以及方式進行分析。
2網絡語言變異的規律
由于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網民的社會背景,職業,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等等因素都被遙遠的空間和網絡隱匿,因此在網絡世界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正因為這種人際關系的改變,對“合作原則”和“禮貌體系”也有所影響,本文從“合作原則”和“禮貌體系”的角度分析網絡變異的規律。
2.1數量原則
數量原則要求使所說的話正好滿足當前交談所需的信息,所說的話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網上聊天多以問答的形式出現,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在網上聊天時,為節省時間,常常做出包含信息較少的回答。此外,網絡交際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以書面交際為主,網民需要通過計算機輸入字符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同時上網是需要計費的,因此人們為了省時,省力,省錢,常做出包含信息較少的回答,例如用“嗯,哦,啊……”等或者用QQ表情來回答對方的問題。
2.2質量原則
質量原則要求所說的話要力求真實,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由于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交際的雙方都不知道彼此的各種真實信息,而是以網名和IP地址作為網絡身份進行交談,因此在交談中一方可能會提供給另一方虛假信息,或者欺騙對方,而對方無法判斷網絡交際中信息的客觀真實性。例如在網上求職,就必須注意這條原則,因為網上的招聘信息可能是假的,招聘公司可能不存在或者夸大企業規模,吸引畢業生投簡歷以賺取信息費。
在網絡語言中利用反語修辭表達出來也不是真實的意思,它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表示與之相反的意思,與傳統語言中的意思沒有直接聯系,例如“偶像”在傳統語言中是褒義,代表“受人所尊敬的對象”而在網絡語言中則是“嘔吐的對象”,“天才(天生的蠢才)”等等。
2.3關系原則
本原則要求所說的話要有關聯。用于網上交際的雙方可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文化程度,當在網上聊天時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話題或者是不想跟陌生人聊過于私人的話題,一方常常在沒有任何語言標志的情況下轉換話題,但一般交際雙方不會因此中斷交流,而是順著轉換的話題繼續聊天。
例如:A:泥why47?B:偶稀飯7P9!U?
A:你為什么生氣?B:我喜歡吃啤酒!你呢?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對話并沒有什么關聯,違背了關聯原則。同時利用諧音也就是相同或相似的發音拼寫出不同形式的單詞,利用視覺和聲音上的錯覺,人為地賦予語音另外一個意義,這也是違背了關聯原則,例如:“大蝦”在傳統語言中只表示一種食物,與主題無關,但是在網絡這個語言環境中,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另一層意思,在拼音輸入法中“daxia”和“大俠”的拼音相同,在網絡語言中表示“網絡高手”。
2.4方式原則
本原則要求語言必須清楚明白,避免晦澀和歧義,要簡練有序。網上聊天調動了語言,數學,邏輯學等多學科中的各種縮略手段,以最簡短的句子來傳遞信息。例如用一些字母來代替規范的文字很容易引起歧義,BB既可以理解為名詞“寶寶”,也可以理解為動詞“抱抱”或者英語Byebye;MM既可以理解為妹妹,美眉,也可以理解為媽媽。這影響了句子的含義,妨礙了交際的順暢進行。
2.5禮貌體系
在禮貌體系中交際雙方都會使用一套相對規則的面子或禮貌策略。構成禮貌體系俄有三個主要因素:權勢,距離和強加程度。“權勢(P)”指在等級框架中交際參與者之間的社會地位距離或垂直距離。當交際參與者之間存在很小的或不殘在等級距離時,稱為負權勢(-P),當交際參與者之間存在很大的等級距離稱為正權勢(+P)。交際參與者之間的“距離(D)”不同于“權勢(P)”差距,“距離”最容易體現在平等關系或負權勢關系中。“強加程度”是指即使言語事件中的交際參與者雙方有著相當固定的關系,雙方所使用的面子策略仍會因其所談話題的重要程度不同而有所改變。當強加程度增加時,獨立面子策略的使用會隨之增加,反之,則減少。
在交際情景中,最常見的禮貌體系主要有三種(尊敬禮貌體系,一致性禮貌體系,等級禮貌體系)。它們的主要基礎是:交際參與者之間是否存在權勢差異以及他們之間的距離。尊敬禮貌體系是指在交際參與者的關系平等或近于平等(-P),但卻存在一定距離(+D);一致性禮貌體系是指在交際參與者的關系是對稱的(-P),享有平等的社會地位,相互之間距離很小(-D)。等級禮貌體系是指在交際參與者是非對稱關系(+P),出于不平等的社會地位,處于高位者使用關聯面子策略(+D),處于低位者使用獨立面子策略(-D)。在網絡交際中,交際雙方不知道彼此的文化,家庭背景,年齡,職業和性別等等,而且雙方都持著通過交流成為朋友的信念,因此在交際中都使用一致性禮貌體系,不會采用尊稱或者上下級的語言交流,雙方的關系是對稱的且都處于平等的社會地位(-P),使用積極關聯的禮貌策略(-D)交談,減少對尊敬禮貌體系和等級禮貌體系的運用。
3網絡語言變異的方式
語言是文化的代碼,不同的語言互相接觸,也就是不同的文化在交流。語言是有機體,它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而相應的發生變化。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的語言形式和新的語言文化不斷發展,本文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去探究語言變化的方式。
3.1語言的同化
語言的同化包括兩方面,一是語言移借;二是語言替代。在一個社會里,如果有兩種文化同時存在,這兩種文化可以從各自的語言中反映出來。當不同的文化互相交流的時候,不同的語言也互相影響。當在本民族文化中沒有相應的語言去表達新的科技術語,就必須借用其他先進的文化中專業術語。計算機網絡最先普及在歐美國家,這些國家首先創造了新的詞匯,然后隨著網絡在中國的普及,新的詞匯開始出現在漢語以及網絡語言中。例如:電子郵件(e-mail),Download(下載),調制解調器(modem),電子商務(e-business),信息產業(IT),黑客(hacker),數據庫(database)等等。
由于網絡交談是由各種文字代碼和數字,符號,圖片等混合組成的輸入形式來敘述的,為快速回答對方,為了節省時間,減少打字量,交際雙方很少運用復雜句子,而用短句子和盡量精簡的詞語代替復雜的詞語和意思。例如:BF(男朋友),網蟲(蟲蟲),8147(不要生氣),886(再見)等等。
3.2語言的借用
語言的借用以詞匯的輸出和輸入為主,這包括音譯法,意譯法和音意譯結合法。音譯指用與漢語發音相同或相近,直接從英語對譯過來的詞,如:fans(歌迷、影迷或球迷等):粉絲,這個詞目前不僅在網絡上,甚至在報紙和雜志上;e-mail(伊妹兒)等等。
意譯是指直接根據英文單詞的意思[本文由網站公文大全收集整理]翻譯出來的新詞,這一類新詞的特點是直白而又形象,例如:關鍵詞(keyword)、歷史記錄(history)、個人電腦(personalcomputer)、點擊(click)、線上(online)、防火墻(firewall)等等。
音譯結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指一個英語合成詞中的一個詞根音譯,另一個詞根意譯。如:internet是由構詞成分inter(表示相互的意思)和net(網絡)合并而組成的詞。“因特”是inter的音譯,“網”是net的意譯。另一類是半音半以外來詞,即考慮讀音翻譯得接近,又考慮使用的漢字跟這個詞的意思。例如:黑客:hacker等等。
3.3語言的融合
在同一個語言環境中,兩種不同的語言長期接觸,會不斷的融合,形成一些新的固定的詞或詞組。如:ASAP(Assoonaspossible)盡快、WWW(WorldWideWeb)萬維網、BTW(Bytheway)順便提一下、EFT(ElectronicFund Transfer)電子資金轉帳、AFK(awayfromkeyboard)暫時離開等等。
3.4雙語現象
在網絡交際中,交際雙方為了節省時間常常是用精簡的詞和簡短的句子回答對方的問題,因此當用漢語回答比較簡單時,他們就選擇用漢字輸入;當用英語回答比較簡單時,他們就選擇用英語回答;同時他們也可能把兩種語言結合起來,用最精簡的話來回答對方的問題。例如:“U是什么Pro?”、“倒ing(暈)”、“郁悶ing”、“L公(老公)”等等。
4網絡語言變異的原因
網絡語言已經不知不覺地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語言變體,并以強大的影響力和繁殖能力快速發展,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研究網絡語言變異的原因有重要的意義。
4.1科技與社會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民”參與網絡交際,導致操作系統語言和網絡交際語言的廣泛使用。例如:界面(interface)、3G(第三代無線通信系統)、CRM(客戶關系管理)、大蝦(大俠)、56(無聊)等等.同時網絡與社會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滲透,有很多網絡用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適應了社會發展有了生命力。在將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日益完善的信息高速公路,反映社會生活的新詞仍舊不斷會創造出來。
4.2信息傳遞的便捷
網絡時代,人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由于網絡采用的是書面文字的方式,即信息的傳遞通過鍵盤輸入和從屏幕上閱讀文字實現,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出最大的信息量,網民不得不創造出或改造出能適應網絡交際的這種特點的詞語來,尤其在聊天室中,你輸入的速度過慢可能會讓對方失去交流的興趣,同時上網都是要按時計費的,因此人們不僅用可讀的語言符號,還動用了數字、圖形、表情等非可讀的副語言符號來傳遞信息,例如:886(再見)、:)(開心)、(:<)吹牛大王、VG(verygood)、3q(Thankyou)等等。
4.3標新立異的個性
當代網絡交際的發展更多的是靠年青人的參與和推動。據有關部門調查,率先掌握并使用網絡語言的群體大多為16-35歲的“新新人類”。在網絡這個沒有等級、沒有權威,自由開放的虛擬世界中,為網民提供了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間,因此交際雙方在隱去了真實身份互不相識的情況下,可以卸下現實生活中的心理壓力,毫無掩飾地與素未謀面的人聊天、談心。青年人喜歡追去時髦、不拘陳規,喜歡標新立異,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他們創新意識和接受能力較強,使一些體現個性且適合網民口味和網絡傳播的新詞語能夠迅速傳播開來,成為網絡傳播中的“固定用法”,進而激發他們再創造的信心和動力。
4.4后現代主義的影響
后現代主義強調人性是獨特的也是多元的,認為人都是獨特存在的個體,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多元性,后現代主義思潮極力倡導創造性,鼓勵人們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尋求新的有意義的(非傳統標準的“意義”)價值觀和世界觀[8]。后現代主義倡導多元論,尊重差異性,因此后現代主義強調創新性。在網絡語言符號中表現在創造新的詞匯,改變詞匯原有意義、或創造新的非語言符號,在后現代主義的影響下,新的網絡語言符號不斷出現且迅速發展。如:爬墻頭(光看帖子不發言)、拍磚(批評或點評等)、油墨(幽默)等。
5結語
隨著網絡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發展,網絡語言將會不斷變化,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的語言形式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滿足網民交際的需要,因此,加強對網絡引起語言變異的原因、規律及方式的研究,對于人們熟悉網絡,了解網絡語言以及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待新興的網絡語言,我們既不能完全否定,認為它不倫不類,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利于規范普通話的普及;也不能完全肯定它就是完全有益。我們應該看到它既有一般語言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要用公正、客觀、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網絡語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天明,石紅宇.網絡語言研究綜述[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94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羅納德,蘇珊.跨文化交際:話語分析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4]游汝杰,鄒嘉彥.社會語言學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5]曹萍.中國網絡語言中的英語[J].巢湖學院學報,2005,(2):140
[6]杜利軍.淺析網絡語言的模式、成因及爭議[J].讀與寫雜志,200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