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專業微課建設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互聯網的普及,尤其是移動終端的大規模應用和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主要特征,因此微課以它獨有的優勢而迅速發展起來。本文闡述了微課的發展歷程和特點,分析了微課應用于開放教育學生課程教學中的優勢和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并以開放教育計算機專業課程為例闡述了微課資源的設計與制作思路以及微課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關鍵詞:
開放教育;計算機專業;微課;應用
引言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的學生具有較短的連續學習時間、較強的自我導向性、分散的學習注意力以及工學矛盾等特征,因此傳統的面授教學和網絡教學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而微課的碎片化、微型化,迎合了開放教育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增加了學習者的學習機會,尤其隨著移動數碼產品和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各種學習方式越來越普遍,并且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學習及教學方式。
1.微課的概述
1.1微課的背景
在國外微課最早起源于美國的北愛荷華大學的有機化學教授LeRoyA.McGrew,1993年他在一次課程講解的過程中提出了60.秒的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案例[1][2]。2008.年,微課這一概念由美國新墨西哥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正式提出,并逐漸運用于在線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他認為,微課[3]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基于某個簡要明確的主題或關鍵概念為教學內容,通過聲頻或視頻音像錄制的六十秒課程。微課不僅可用于在線教學、混合式教學、遠程教學等,也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知識鞏固學習[4]。在國內最早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的研究員胡鐵生,他認為微課以短小精悍的視頻作為主要的載體,以闡述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教學應用或學習為目的,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其中教學視頻是核心內容,通常還包括與教學主題相應的教學設計、PPT課件、練習測試、教學反思、學生反饋、教學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6]。
1.2微課的特點
在遠程開放教育領域與傳統的網絡課程和電視課程相比,微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1)主題突出: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微課的主題突出,問題積聚。微課教學主要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課后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學習以及課前的自主預習。
(2)短小精悍:微課的視頻時間一般較短為10分鐘左右。
(3)資源多樣:微課雖微,但在建設過程中要體現微課的完整性。微課它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同時提供教學課件、練習測試、教學反思、教學點評及評價反饋等多種資源構建的教學環境。
(4)結構松散:微課是以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教學主題建立起來的,每個知識點之間結構松散獨立。同時若干的知識點之間以某種意義聯系組合起來,構成知識的學習單元,形成主題明確、內容完整的資源應用環境。
(5)使用便捷:微課短小精悍,課程視頻時長及學習時間短,課程容量小,教學內容精。所以微課學習資源的傳播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學習。
2.微課資源設計與制作的思路
2.1微課的教學設計
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現在主要的學習方式仍然是面授教學和網絡課程學習兩部分構成,由于工學矛盾等學習限制性因素較多,因此在微課制作設計時要重點突出,易于理解,同時考慮成人學生的特點。在制作微課時重點進行知識點的選題設計、制作時間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
(1)選題設計:微課對于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輔助的教學資源,所以在選題時要做到“微而精”,要針對一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不用做到面面俱到。
(2)時間設計:微課把教材內容進行碎片化、并且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為了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所以微課的講解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3)教學過程設計:在整個10分鐘的微課教學中,教學過程分為知識點導入、知識點講解、總結收尾、知識應用四部分。其中知識點導入時方法要新穎,速度要快,要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現象、一個小問題等。知識點講解時語言要通俗易懂、清晰、精煉,講解過程思路清楚,并且使用相關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總結收尾是對選題知識點的全面概括,對所講授的內容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教學過程設計中這部分內容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整個微課視頻的最后幾十秒進行。知識應用部分主要根據講解的內容設計相應的試題,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2.2微課的制作方法
微課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同時配有相關的學習資源主要幫助學生自主、獨立的完成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和復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1)學習資源的制作。在微課中視頻是載體,學習資源是基礎,常見的學習資源有用來講解選題知識點的PPT、課后測試等。對于PPT應在10頁左右,并且新穎、風格統一、色彩鮮亮,能夠吸引學習者的眼球,而對于課后測試題以2-3道題為易,試題類型根據教學內容而設定。
(2)視頻的錄制。對于微課視頻的錄制常用的工具是錄屏軟件例如:Camtasia..Studio、屏幕錄制專家、snap等,而且計算機技術專業的大部分課程例如:Flash動畫、Dreamweaver、photoshop、數據庫應用技術等都適宜利用錄屏軟件錄制具體的操作過程,同時錄制完成后會自動生成視頻格式,制作者還可以對錄制文件進行裁剪、添加背景音樂等。
3.微課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技術要求高
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視頻的錄制以及后期的剪輯和加工,許多老師覺得這都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和一些專業的設備,如果缺少將很難完成微課的制作。為了調動老師制作微課的積極性,應該對老師進行視頻錄制工具的使用培訓,教會老師幾款常用工具的使用,并且讓老師可以根據自己所授課程的內容選取工具制作微課。
3.2.微課內容注重形式
在我校以往的微課比賽中理工類的微課獲獎名次遠低于文史類,因為理工類的課程知識點相對文史類課程比較抽象,表現形式不夠生動有趣。建議在后續的微課評價中,多注重課程的內容及教學設計過程。
3.3建設與使用結合
最近幾年國內掀起一股微課資源建設的熱潮,在這種形式下我們要做到“以用促建”,不要盲目跟風建設微課。要做到你所建設的微課資源是以課程為基礎,以服務學生為目標,在日常的教學中它能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工作。
4.結束語
微課以其內容的碎片化、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等特點滿足了遠程開放教育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難點的鞏固與提高,隨著無線網絡的發展以及移動通信產品的更廣泛的應用,微課將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途徑服務于遠程開放教育學生的學習,并且為遠程教育帶來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2]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3]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14.
[4]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1(10)
作者:賈利娟 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