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報表信息局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報表及其所披露信息的局限性集中體現在七個方面:
(一)會計報表所披露的信息只是單個企業的信息。借助會計報表能夠觀察單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但卻不能了解同行業中其他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情況,因而僅僅借助某個企業的報表還不能觀察其在同行業中的地位。此外,對一個企業作出合理的分析評價,并進行必要的投資、信貸和經營,整個行業甚至其他行業或整個國民經濟的信息是不能通過單個企業的會計報表直接觀察到的。
(二)會計報表所披露的信息只是財務性的信息。財務性的信息即用貨幣計量的定量性、貨幣性信息,不能用貨幣計量或不能用貨幣可靠計量的信息,諸如產品競爭力、人力資源質量、企業家的能力和責任心、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工作積極性、技術和制度的創新能力、品牌和商譽等,盡管這些信息在觀察和評價企業時十分重要,但會計報表無法提供。也就是說,會計報表信息的范圍還是十分有限的,通過會計報表所能直接觀察的,一般均是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三)會計報表所披露的信息主要是歷史性的信息。目前,除上市公司要求在年報中披露盈利預測的信息外,其他企業均未要求在年報中揭示對未來發展情況的前瞻性或預測性的信息。對報表分析者來說,也許預測性的信息對他們進行投資、信貸和經營決策最有用,但遺憾的是,這些最有用的信息會計報表提供不出來。這個現象說明,在會計信息的供給和需求領域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矛盾。
(四)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是按歷史成本計量的信息。對于企業各項資產,報表上所反映的大都是其實際成本,在物價變動較大或通貨膨脹的條件下,歷史成本計量的信息有可能與企業資產的現時價值相脫節或相背離,從而導致會計報表的信息失真。譬如,一臺5年前購買的設備;原價10000元,由于通貨膨脹,現在的市場價格即重置成本為15000元,由于會計上要求固定資產按歷史成本即原價記賬,因而報表上還是反映原價10000元。更容易理解的是股票投資,如果企業是在1個月前以每股10元的價格買了10000股的短期投資,即使現在的市場價格每股漲到15元,賬面上和報表上仍還是反映1個月前的100000元的投資成本,顯然這個賬面價值與真實情況不相符合。
(五)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是近似計算的信息。諸如壞賬的估計、收入的確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凈殘值率的估計、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的估計、在建工程和在制品完工程度的估計等,都是由會計人員根據職業判斷估計出來的,因而一般都是近似值。在會計上,絕對精確的數字是不存在的。
(六)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都是暫時性的信息。會計報表所揭示的情況,無論是好還是壞,都是暫時的。因為會計報表是分期編制的,一般反映某個期間如1年或到現在為止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果企業在當年盈利了,你不要忘記,這是暫時的,不繼續努力就會由盈轉虧;如果是虧了,也不要太失望,因為這也是暫時的,經過努力后還可以扭虧為盈。企業的真正盈利在企業終止清算時才能計算出來,即用清算時的凈資產與開業時的凈資產對比,超過的部分就是盈利。在持續經營期間,任何年度的盈利都是暫時的。企業可能在某一個或幾個年度領先,但到終點時未必就能領先,這正如比賽賽跑一樣。
(七)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是能夠被人為操縱的信息。因為會計工作在涉及利益關系的同時又是由人構成行為主體的工作。另外,會計準則的不確定性和經營者對剩余會計規則制定權的分享,也為會計信息被人為操縱創造了便利條件。
二、會計報表信息局限性解決思路
從報表分析的角度看,解決會計報表信息局限性的主要對策是:首先,借助審計報告、報表內部的勾稽關系、報表前后的比較等資料和方法,對會計報表的可信度進行甄別。其次,還應當樹立普遍聯系的觀念。即使會計報表上的信息是絕對可信的,但由于受會計報表性質和功能的限制,在閱讀和分析報表時,也必須確立起普遍聯系的觀點,實現會計報表內部相關方面以及會計報表信息與非會計報表信息的有機結合,以全面分析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普遍聯系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一)會計報表信息與報表附注信息相結合。這樣做,既可以觀察報表項目的數量及其變化情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項目變化的原因。比如企業費用和凈利潤變化了,是由于經營狀況變化造成的,還是由于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變更造成的,將其變化的原因進行合理分解,是正確使用這些財務指標的前提。
(二)財務分析與非財務分析相結合。企業財務與經營情況的變化原因并非都是財務方面的,更多的是企業非財務方面的。比如,利潤水平下降了,可能是負債籌資過多因而利息負擔過重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產品質量降低等原因引起銷售下降,或由于管理弱化等原因引起成本費用上升。因此,若要知道效益下降的原因,就必須將分析工作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就是要將財務分析與非財務分析相結合。
(三)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會計報表提供的都是定量的信息,若要了解更多的“活”的情況,就必須在報表以外,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研究。
(四)短期分析與長期分析相結合。在我國,企業會計報表提供的數字一般都是短期的,至多只是兩期的數字,據此所能觀察的情況也只能是短期的,如當年的財務與經營情況。對報表分析者來說,財務與經營上的長期發展趨勢也許對于進行分析評價和決策更為有用。因此,報表的閱讀和分析者最好是將若干期(如5年或10年)的會計報表匯總并列一起,這樣可以更好地觀察企業財務和經營的變化趨勢。
(五)企業內部分析與外部分析相結合。企業經營和理財的過程和效果往往受制于一定的外部環境。如當前企業應收賬款掛賬很多,存貨積壓嚴重,這個問題的形成,僅僅從企業內部尋找原因是不行的,必須結合企業經營和財務環境的變化,如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觀念較差、買方市場形成等方面。所以,要想全面深刻地認識企業會計報表項目的變化,還須將企業內部與企業外部的環境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