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戰略管理會計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戰略管理會計定義的概述:戰略管理會計一詞的首創者是Sim-monds。他本人也被公認為戰略管理會計之父。他在1981年將戰略管理會計定義為“對關于企業及其競爭者管理會計指標的準備和分析,用來建立和監督企業戰略”。他對傳統管理會計理論的挑戰在于,他不再從企業內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潤的增長,而是從企業在其市場的競爭地位這一視角,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在他之后,很多學者也都從不同視角闡述了自己的觀點。1988年,Bromwich在《管理會計的定義與范圍:從管理角度的認識》一文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將戰略管理會計定義為對企業的產品市場和競爭者的成本和成本結構的財務信息進行的提供和分析,以及對企業及其競爭者一定期間內在這些市場上的戰略所進行的監督。
Bromwich關注于最終商品市場。與他不同的是,Wilson等人在《戰略管理會計》一書中,進一步明確地將其定義為:“戰略管理會計是明確強調戰略問題和所關切重點的一種管理會計方法。它通過運用財務信息來發展卓越的戰略,以取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從而更加拓展了管理會計的范圍。”換句話說,戰略管理會計提供有關企業產品勞務市場、競爭者成本資源與成本結構等財務信息,并進行深人分析,以便監視各個期間企業及其競爭者的戰略。Wilson主要強調戰略管理會計的外部指向和前瞻性。1993年Uovindarajan和桑克Shank主要研究了成本信息在戰略管理的以下四個階段所起的作用,即戰略的簡略表述(公式化表達人戰略的交流、戰略的推行和戰略的控制。在此,他們使用了三個主題:價值鏈分析、戰略地位分析和成本動回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系統地表述關于企業戰略和管理會計之間關系的框架。他們將此框架稱為戰略成本管理。Shank將戰略成本管理定義為成本信息直接針對戰略管理循環的四個階段中的一個或多個管理化應用。以上這些關于戰略管理會計的文獻從不同的側重點反映了人們對戰略管理會計的多方面理解,盡管它們之間具有很多的類似之處,但是筆者認為,這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追尋戰略管理會計發展、演變過程的線索,而對戰略管理會計定義的把握,也應該本著發展的眼光。
二、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眾所周知,戰略管理會計是在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但筆者認為市場與經濟的因素僅僅是促使其產生的一個外界條件,而真正起到直接推動作用的應該是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因為畢竟,企業存在最基本的目標是出資者財富的最大化,出資者提供企業的初始資本,以制定各種經濟決策的方式對企業進行R常管理。而企業中的會計部門最基本的職能是對企業的經濟情況進行核算和報告,為出資者提供與決策制定相關的信息。因此,經濟和市場的發展作為外部條件最先影響到的是企業的經濟運營狀況,此時出資者為了能夠針對企業外部環境變化作出適當的決策,就會要求其決策支持系統—會計部門進行不斷的變化來適應新的外部環境,戰略管理會計因此而誕生。所以,研究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發展就不得不由企業戰略管理的發展開始。以下將結合企業戰略管理的發展,對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進行探討。20世紀50年代以前是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發展的萌芽階段。超級秘書網
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后,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其中,60年代有錢得勒的“結構跟隨戰略”假設和安東尼一安索夫一安德魯斯范式。這一階段被稱為經典戰略管理理論階段。其中以安德魯斯和安索夫為代表人物的經典戰略管理理論是建立在對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的。它分析了企業組織的優勢、劣勢和環境給企業所提供的機會、威脅(即SWOT分析法),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企業如何制定戰略。這一時期的戰略管理思維基本是以資源為中心的,即根據企業自身的資源確定企業組織的優勢、劣勢和環境給企業所提供的機會、威脅。在這種思想的推動下,一方面,傳統的管理會計開始變革,引人了作業成本法以加強對企業資源利用的核算,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創造利潤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企業通過自身作業成本法下管理會計信息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也可以幫助其識別自身或競爭者的資源優勢,這使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掀起了一場多元化的發展高潮。這一時期戰略管理理論誘發了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的萌芽,企業開始關注自身之外的事務,只有將企業外部因素納人分析視野,才能夠確定企業組織的優勢、劣勢和環境給企業提供的機會或威脅。而對企業來說最敏感的外部因素首先就是競爭對手。正是在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對傳統“內向型”管理會計的沖擊之下,1981年Simmodns由提出了戰略管理會計“對企業競爭者管理會計指標的準備和分析”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