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剖析企業環境會計核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環境會計是提供環境保護、防止和消除公害等信息的會計。企業與環境關系密切,整個社會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發展。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在利益追求上,必須把經濟利潤與環境效益結合起來,重視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有必要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綠色核算。筆者認為環境會計核算模式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根據自然資源損耗,對資源進行計價核算反映企業生產經營自然資源消耗過程中給環境造成的損失。一是自然資源消耗。主要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自然資源超定額消耗的部分。這些可計量或估量的自然資源可按歷史成本直接計價。值得一提的是,水、土地、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的損耗也應列入核算范圍之內。二是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失。如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排出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對水和大氣造成嚴重污染;企業在改造或擴建過程中,對農田、房屋等造成的損耗和污染等;其損失可按復原或避免成本法核算,若在此過程中有賠償費或環保部門的罰款,可直接按歷史成本計價。
(二)環境保護所支付的費用是指為采取環境治理措施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三廢”的處理、控制、補救和減少自然資源耗費,關注社會工作生活環境的各項支出。(2)環保有力的企業建立環保組織,對環境會計進行宣傳和對員工環保培訓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定期開展環保方面的講座,收集綠色信息費用。除此之外,還包括植樹造林,美化生活和工作環境費用。(3)環保不力的企業還會發生大量治污和訴訟費用。(4)對于生產制造企業,有開發廢物再利用、節能維護生態環境的義務,所以有研發或引進環保技術的費用。環境保護所支付的費用可以通過排污費、研究與開發費用、植樹造林費(綠化費)、補救措施費用、回收費用、訴訟費、宣傳費及培訓費等賬戶核算。
(三)環境保護取得的收益指企業從環境治理和保護中所取得的收益,即取得的隱性和顯性收入,對這部分收益進行會計核算不僅為企業決策者提供環保支出的效益情況,而且有利于鼓勵與鞭策企業進一步改善環保工作。其獲得的收益主要包括:(1)國家對環保有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業進行物質或精神的獎勵。(2)其它企業賠償的污染損失。(3)企業環保取得成效,減少污染,投資者愿意選擇該企業投資,消費者樂意消費該企業產品,其它企業愿意與該企業合作。(4)雖然環保技術研發費用很高,但研發出的環保技術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不可估量。(5)積極參與多種環保活動,大力支持環保事業,編印綠色宣傳資料等各種方法傳遞綠色信息,樹立企業和產品良好綠色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這無疑為企業發展帶來無限生機,從而為企業帶來一系列顯性或隱性的收益。這五項收益中的顯性收益可按歷史成本計價,隱性收益可根據適當測算估計計價。新晨
(四)環保效益主要核算企業由于依靠有效環境保護所獲得的凈收益,它綜合反映企業依靠環境保護獲得超額效益的一種能力。其計算公式為“環保效益=環保收益一自然資源損耗一環保費用”。
環境會計核算仍可按照“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以及“損益類賬戶”三個方面進行賬戶設置。
(一)資產類賬戶設置應包括:(1)“應收賬款——××公司的賠償費”,其它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該公司造成自然資源或環境的破壞而應支付的資金。(2)“其它應收款——獎勵費”,因環保有功和有效而收到的獎金。(3)“遞耗資產”,指礦藏、油井、森林、淡水等天然形成的可供人類利用的,而不斷耗竭的自然資源。(4)“長期環保投資”,指政府部門或企業為減少和防止環境污染以及提高環境質量而進行的長期投資。
(二)負債類賬戶設置包括:(1)“應付環保費——排污費、造林費”等,反映和監督環保費用的計算繳納情況。(2)“應付工資——應付環保人員工資”,反映應付給政府和企業環保人員的工資總和。(3)“預收環保費”,某公司因客觀原因而使該公司自然資源或環境遭到破壞,并且是在雙方協商情況下進行的,這時該公司可以預收此公司的環保費,以便于以后沖銷。(4)“環境借款”,企業環保部門因資金緊張等原因,向其它部門或其它公司借入的用于環保的資金。(5)“應交稅金——應交環保稅”、“應交稅金——應交資源稅”,反映企業開采自然資源和因污染環境而支付的稅金。
(三)損益類賬戶包括:(1)“環保產品銷售收入”,用來核算企業銷售環保產品的收入。其貸方登記已銷售環保產品的銷售收入,借方登記期末轉入“生態損益”賬戶的金額。由于是損益類科目,結轉后無余額。(2)與收入相對應的是“環保產品的銷售支出”,其借方登記已銷環保產品的實際成本和發生的費用,貸方反映轉入“生態損益”的數額,結轉后無余額。(3)“生態損益”,主要核算自然資源的效益和損耗,該賬戶用于說明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4)“其它業務收入”,核算由于環保技術的采用而使企業獲得的收益。
在財務報表中,環境會計一般應設置“資產負債表”、“成本表”、“利潤表”。環境會計資產負債表用來揭示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資產和負債及其所有者權益狀況;環境會計成本表用來揭示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所發生的各項成本和費用;環境會計利潤表用來揭示企業在有效環境保護中所取得的效益和所做出的貢獻。另外,應在報表附注中對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標準是否達到,環境保護投資與支出,環境污染罰款與損失,環保改進措施所帶來的可計量收益,對污染他人損失賠償費及其他各種環境負債進行說明;除此之外,還應有其它部門統計的相關環境狀況資料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