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的協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概述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經濟改革以及市場變更的重要階段,為了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其中,部門預算改革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在審計部門對部門預算以及會計核算進行審核的過程中發現,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中存在大量不符,例如,絕大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部門在項目實際支出的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部門預算的要求進行。由于部門預算與實際支出,甚至與會計核算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財務管理等帶來了巨大的障礙,亟需行政事業單位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進行改革。
二、我國行政事業的單位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之間存在的不協調問題
(1)財權存在沖突。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部門預算時,由于部門利益與單位利益的沖突,大多數的部門并不會將預算外資金完全納入部門預算編制之中,而是選擇保留部分的預算外資金。例如,某行政部門以及該部門所屬的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實施國庫集中支付以及政府統一采購制度,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發現該部門在執行公務時沒收了一批非法物資,在委托拍賣后,取得收入200萬元,該部門直接將該收入納入其預算外收入。由于該項收入并不在部門年度預算范圍內,以致該部門的預算數據與實際會計核算數據存在較大的差別。其次,在行政事業單位匯總各個部門預算的過程中,由于部門預算的權責分配不明,例如,同一單位的財務部門以及內審部門均有對部門預算的控制權,財務部門和項目部門均有對部門預算的分配權等,這種行政事業單位多個部門擁有對預算的控制權和分配權的問題,直接導致部門預算分配的整體性遭到了破壞,難以對部門預算進行科學有效的管控。
(2)預算編制方法滯后。經歷過部門預算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簡化了預算工作的步驟,節省了預算消耗的時間,但仍有不少單位編制部門預算時采取的依舊是傳統的預算基數加上變量因素的方式。另外,編制預算以及審批預算的過程非常復雜,預算給定的時間也很短,而行政事業單位由于獲取資料的時間不足,預算基礎數據不準確,導致部門預算編制的結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實施性。此外,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區間的設置還存在較大問題,例如,我國某行政事業單位因為所屬單位多,為了年終結算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根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將撥款以及最終結賬日定均設為12月25日。將撥款日定為25日并不影響部門預算的執行和驗證,但是,年終決算日必須是12月31日,否則將會導致年終結算數據不完全。這種為了預算而預算的部門預算行為太過于狹隘,由于預算撥款區間與結賬區間的差別,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缺乏必要的穩定性以及連續性。
(3)預算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無論是預算的編制還是執行都缺少必要的約束。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將部門利益放在了首要地位,預算編制難免有所偏差。并且,由于時間緊迫,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較為倉促,沒有進行足夠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大多是依據上一年度的預算進行調整。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部分部門將項目經費與日常部門經費混淆、拆東墻補西墻,隨意使用總預算范圍內的資金。再者,在使用專項資金時,對專項費用的使用和審核都存在很多漏洞,以致專項資金的使用缺乏約束力。例如,某行政事業單位部門,在收到所屬單位的專項經費500萬元后,轉撥200萬元用于該部門另一項目,以彌補項目經費不足。這種挪用專項資金、擅自改變預算用途的行為,嚴重影響了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的協調。
(4)會計核算方式與預算方式存在矛盾。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側重于對部門資金的收入和支出進行考核和監督,對資產的重視程度較低,這導致了部門預算中的資產總額與實際賬目中的資產總額存在數據不符。此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項目支出與預算中核定支出設置的科目存在不同,科目設置差別很大,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分析時,難以在短時間對比相同項目來確認預算的執行情況。另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設置的會計科目過于簡單,難以與部門預算中各個項目支出的體系一一對應。例如,根據我國《關于修改事業單位事業支出核算內容的通知》的要求,編制部門預算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的支出要歸納到事業支出或者經費支出這兩個科目中進行核算,但是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專項支出需要歸納在具體支出的專項明細下面。
三、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協調的建議
(1)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要進行綜合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進行全面管理,將每一項收支、每一個細節都完整地納入部門預算的范圍內。在進行部門預算控制以及分配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采用權責發生制來保障其預算分配的整體性。我國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法律法規方面建設,保障行政事業單位部門財權的高度統一。我國相關部門應加快《預算法》《財政資金支付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修訂,并且相應地針對現行的會計核算方式以及會計法律法規進行調整,確定權責發生制在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中的適用范圍,保障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控制體系以及財務管理體系能夠更加科學化和合法化。
(2)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革。部門預算是否準確可靠,是否可以成為部門日常工作執行的依據,直接決定了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經費的使用情況,也可能會影響到部門各項日常活動以及項目運作。行政事業單位部門應該根據目前單位的需求來建立創新的科學化的部門預算方式,以便于能夠更好地協調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部門預算制度的建立,嚴格規范預算的編制,按照我國相關財政部門的要求結合部門實際需要,創建一支專業化的預算編制團隊來提高預算編制的質量。部門預算編制方式的選擇也非常重要,首先,應該留有足夠的時間用于收集預算編制需要的基礎數據,對部門所有的資金收支以及財產、資源等進行嚴格的清查,明確部門收支的范圍和標準,并且根據部門近年來預算編制情況和預算執行情況來確認部門本年度的預算。另外,還需要保障預算的內容足夠細化,囊括部門日常經營活動和項目推進的方方面面,提高部門預算的可行性。
(3)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的監控。首先,在編制預算之前,應該調研充分,理性收集部門預算需要的數據,并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中所用到的數據完善、準確,可以為下一年度會計核算做標準。此外,還需要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保障部門預算的執行以及部門資金的安全,有效規避行政事業單位部門財務風險。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保障會計核算與部門預算的安全和正確,保障預算和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嚴格最終預算的執行過程,針對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部門資金的安全。我國相關部門還應該建立完善、整體化的監督機制,保障公共財產的安全。結合我國財政部門、審計部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行政事業單位部門財務建立自上而下、完整的預算執行、會計核算的監督系統。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的透明度,無論是預算的編制還是執行,都需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通過監督和約束,保障部門項目可以做到專款專用。
(4)針對行政事業單位中會計核算和部門預算存在的問題進行協調。在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改革中,會計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國公共財政體制完善的重要基礎。因此,協調會計核算與部門核算之間的問題非常重要,需要從行政事業單位實際工作中尋求解決辦法。首先,統一會計核算的口徑與部門預算的口徑,并將部門預算的支出項目和實際會計核算科目統一起來,適當調整會計核算方式,與部門預算相契合,將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的所有收支與部門預算中的經費核算統一起來。其次,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將預算中的一些細節問題與部門會計核算辦法相協調,采用收付實現制將行政事業單位部門實際會計核算與單位預算統一起來。最后,還需要將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的周期統一,按照《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規定會計核算的區間必須是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作為匹配,預算年度的時間也應該調整一致。
作者:楊鴻波 單位:黑龍江省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