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會計經由一代代會計人不斷地探索實踐和經驗總結,已經成為一門充滿人類理性思維和智慧的科學。《企業會計準則》就是最好的證明。客觀性信息正是嚴格依照企業會計準則生成的,它以真實可信的原始憑證作為生成依據,其存在的意義正是要真實的反映實際發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既要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聰明才智,同時又不能忽視人的有限理性這一特性,防止會計人員過度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得會計信息偏離了它存在的意義。而經由不同會計人員加工處理得到一致結果的客觀性信息,即是會計人員不斷經驗總結后的智慧結晶,又保證了其不會因會計人員的個人偏見而偏離了其真實反映的初衷。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客觀性信息是高度真實可信的,具有讓人心悅誠服的可靠程度。相比接下來登場的主觀性信息,我們可以發現:
第一、主觀性信息不如客觀性信息那樣具有高度的確定性
即主觀性信息達不到客觀性信息對實際發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真實反映的程度。客觀性信息和主觀性信息都可由不同會計人員加工處理得到,在這一過程中,主觀性信息的得出需要會計人員在理想與現實間做出艱難的選擇,理想上要想盡可能的真實、準確反映,現實卻是困難多多,阻礙重重,但會計人員必須做出決斷,這個時候會計人員不得不迫于復雜現實狀況的壓力,得出了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的主觀性信息,其相比程序固定,結果確定的客觀性信息,可靠程度自然要低。
第二、主觀性信息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會計人員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
在經濟利益錯綜復雜的企業和社會中,會計人員要想以不偏不倚的超然中立第三方的身份處理加工會計信息是很困難的事情,會計人員按規定在其中能夠靈活處理,又給其發揮帶個人偏見色彩的主觀能動性創造了條件,因此主觀性信息的得出易受會計人員的操控,失去真實反映的能力;客觀性信息是由不同會計人員得出的一致結果的會計信息,說明會計人員在加工處理的過程中能夠做到鮮受個人主觀偏見的影響,保持中立,不偏不倚,那么它真實準確反映的程度就要更高,自然更為可靠。
第三、客觀性會計信息的信息來源更具確定性
因而更可靠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朱熹曾言,“問渠哪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這一思維模式昭示我們,要認定會計信息是否可靠,我們也需先來個追本溯源。我們說客觀性會計信息反映的對象是擁有客觀證據證實其存在的經濟交易與事項,這里的客觀證據,指的是會計主體從外部取得的具有可驗證性的書面證據。從來源上看,客觀性會計信息所意欲反映的對象界定清晰、證據充分,具有很高的確定性;而主觀性信息則恰恰相反:一是有些信息來源本身就存在無法準確認定的成分,最典型的如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二是有些信息具體來源只有在未來才能獲得客觀證據的證實,如或有事項;三是還有些信息由于客觀環境的復雜多變,導致了其來源的易變和模糊,如資產的公允價值,主觀性信息來源上的種種不確定,無疑會增加會計人員認知上的困難以致無法可靠反映。因此,我方認為,客觀性信息在來源上的確定性決定了其更可靠。
第四、客觀性會計信息的處理依據更具確定性,因而更可靠
《孟子離婁上》曾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會計規則這規矩,我們自然也難成會計信息這個方圓。對于客觀性會計信息,相關準則對其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既不存在有概率的不確定性指引,也不存在無概率的模糊性規范,因此確定性較高;而對于主觀性會計信息,準則往往同時規定多種處理方法和程序,使用范圍也不甚明確,并且從條文中屢屢出現的“很有可能”“極有可能”“有可能”這樣的不確定措辭中我們也可窺見一斑。此外,正如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著名金融學教授DougHubbard所說的,不確定性是由于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描述當前情況或估計將來而產生的結果,這一點在主觀性會計信息的處理規則中也體現得十分明顯,比如公允價值,由于無法準確計量和完備描述,準則只有通過規定分級披露以及逐級增加披露內容來彌補可能存在的信息處理缺陷,其可靠程度自然是大打折扣。因此,我方認為,具有更確定性處理依據的客觀性會計信息更可靠。
二、結論
從信息質量要求方面來說,會計信息需要做到真實、準確地反映實際發生的經濟交易和事項,才稱得上可靠。客觀性信息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生成,依據的是真實可信的原始憑證,它雖要經過會計人員的加工處理,但其特點是由不同的會計人員加工處理得到的一致的結果,這說明客觀性信息的生成過程鮮受會計人員主觀偏見的影響,會計人員能夠做到不偏不倚,而主觀性信息,依據的是一些不確定的經濟現象,在加工處理的過程中,要使會計人員在錯綜復雜的經濟利益關系中采取靈活的處理加工方法還能保持中立,是很困難的事情,而且其信息生成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客觀性信息相比主觀性信息更能做到真實、準確的反應其所能夠反映的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更為可靠。
作者:劉雷呂孟恩單位: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