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商品價值提升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新興的旅游商品也應運而生,山東旅游業發展飛速,旅游商品確停滯不前、千篇一律,存在很多問題,山東旅游商品價值迫在眉睫。以萊西葫蘆雕刻技藝為例,通過分析萊西雕刻葫蘆旅游商品的現狀和不足,總結了萊西雕刻葫蘆旅游商品存在的五大問題。從情感設計的角度來談萊西雕刻葫蘆價值提升的三個對策,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分析。該方法可為萊西雕刻葫蘆旅游商品的提升和創新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旅游商品;葫蘆雕刻;情感設計;價值提升
山東省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達,省內各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旅游業已經成為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萊西文旅事業和產業的雙重創新發展,主要是依托豐厚的自然文化資源,而且十分注重傳統技藝的發展與保護,讓萊西旅游煥發了新的活力,曾榮獲“2018年度中國十大全域旅游示范縣市”。但是,萊西市旅游商品設計卻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山東省各地的旅游商品大都雷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性、民俗性、地域性。萊西市代表性的旅游商品之一,也是萊西市著名的工藝品——雕刻葫蘆。2007年入選為青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使得提升雕刻葫蘆的價值有著積極的意義,優質的旅游商品設計是以情感為基礎集藝術性、特色性、民俗性、地域性、創新性、時代性設計于一體的多元化的設計手法相結合,運用該地區特有的材料或資源進行制作,對外可以宣傳山東省的文化特色,對內可以帶動山東省的經濟發展,是傳承民間技藝和藝術魅力的重要載體。
一、旅游商品中的情感設計
情感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涵蓋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因素,是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方式,它成為旅游商品的附加審美功能,時刻存在于游客們購買和使用旅游商品的行為中,影響著游客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在本質上,旅游商品情感設計是一種以關注游客內心情感需求中心的設計理念[1]。旅游商品的設計主要是指結合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文、傳統手工技藝和該地區景點特征而進行的具有某種紀念、收藏或饋贈意義的各類旅游產品藝術設計[2]。旅游商品情感設計是通過各種形狀,色彩,紋樣等造型要素,將情感融入設計的旅游商品中,激發游客的聯想,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使游客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感上的滿足。情感設計包括了審美性、地域性特征、易用性等[3]。雕刻葫蘆作為旅游商品是為了游客紀念、收藏和饋贈之用,所以在設計功能上要滿足游客的心理及實際需要,要融地域性與審美特征、民俗性與藝術特征、傳統制造工藝與創新性等多位一體的產品設計。雕刻葫蘆不僅給游客一種知性美感,更能帶來一種形式美感,所以雕刻葫蘆的造型和雕刻圖案的形式美感應該緊隨時代的步伐前進。雕刻葫蘆在設計上表現了設計者的藝術情感,情感表達成為雕刻葫蘆新的價值體現。
二、萊西雕刻葫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山東省青島萊西市的葫蘆雕刻技藝源于明代,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萊西市是中國葫蘆的發祥地之一,2006年底萊西市葫蘆雕刻技藝被青島市確定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雕刻葫蘆外形美觀,作為旅游商品體現了萊西地區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具有紀念價值和收藏價值。雕刻葫蘆以丫丫葫蘆為原料。丫丫葫蘆也稱作蒲蘆、壺蘆、瓠瓜,為葫蘆科。還有一種是圓葫蘆,民間稱“油葫蘆”,它的外形是丫丫葫蘆的一半。因為丫丫葫蘆生長原因,有一部分呈梨形,民間藝人繪刻成各種吉祥寓意的圖案,做成“蟈蟈葫蘆”或“蛐蛐葫蘆”。在萊西民間,孩子“過百歲(日)”和老年人慶壽都會用到丫丫葫蘆,寓意吉祥長壽。文人墨客在居處室內掛上個“蟈蟈葫蘆”,可以給居家生活增添情趣。根據調查可知,現存最早時期的“蟈蟈葫蘆”實物為清朝中期。進入現代社會,雕刻葫蘆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在萊西以葫蘆為題材的民間日用品則更為多見。荷包是葫蘆形狀,窗花也剪成葫蘆形狀,就連刺繡都是葫蘆,民間煙民還常在煙包上掛上個小葫蘆,代表吉祥。然而,萊西雕刻葫蘆作為旅游商品的現狀是:外地游客購買的意愿十分強烈,但實際上的購買數量卻非常少。其中的原因是由于目前雕刻葫蘆的雕刻題材和表現形式較為單一,葫蘆的創造性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旅游商品選擇范圍很小,從而導致了游客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欲低下。通過對萊西市場上雕刻葫蘆旅游商品現狀的調研和游客購買反饋分析發現,目前市場中雕刻葫蘆主要存在四個問題:
(一)雕刻葫蘆的雕刻紋樣單一,表現形式比較單調。目前市場上雕刻葫蘆的種類較多,但是雕刻紋樣比較單一,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將祈福納祥的內容通過彩繪的形式繪制在葫蘆上;二是將傳統的吉祥紋樣刻在葫蘆上,選取紋樣單一并且缺乏設計感和創新意識,所以很難激發游客們的購買欲。
(二)雕刻葫蘆的雕刻手法多為電烙工藝,毫無特色性。現如今萊西雕刻葫蘆旅游商品分為三大類:彩繪、電烙、手工藝雕刻。手工藝雕刻時間長且價格低,對雕刻工人的要求也比較高,市場上的工藝葫蘆大都是電烙等工藝,傳統手工雕刻葫蘆很少,而電烙工藝的葫蘆圖案千篇一律,毫無特色性,時間短數量多,品質要求也不高,導致現在萊西的旅游商品過于單調,所以旅游商品的價值提升迫在眉睫,如圖1所示。
(三)雕刻葫蘆的功能
大都是裝飾性掛件或擺件,缺乏新意。市場上常見的雕刻葫蘆旅游商品,無論是丫丫葫蘆還是圓葫蘆,它們的功能基本上都是裝飾性掛件或擺件,功能上過于單調,雕刻紋樣和形式變化較少,缺乏新意。
(四)雕刻葫蘆無包裝設計,缺乏自己的品牌形象,也不便于游客攜帶。包裝作為一種物質載體,隨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產生并不斷發展[4]。而如今,山東省內的旅游商品包裝設計趨向同質化,甚至有一些旅游商品無包裝設計,雕刻葫蘆就是其中的一例,粗劣的包裝會降低游客的購買欲,同時也會減弱游客對當地的印象,對萊西地區旅游景點的形象缺乏良好的形象認識,有害無益。
(五)雕刻葫蘆的文化功能弱,缺少地域特色。據調查,人們購買旅游商品的積極性與其獨特的紀念意義成正比,即旅游商品的獨特性、紀念性越大,越能激發游客購買欲望[5]。然而,萊西雕刻葫蘆在雕刻紋樣和表現形式上多為傳統吉祥裝飾紋樣和祈福納祥的內容,這種類型的雕刻葫蘆在全國各地都非常常見,缺乏紀念性和地方特色。
三、萊西雕刻葫蘆情感價值提升對策
萊西雕刻葫蘆作為旅游商品對推動山東旅游經濟和宣傳推廣萊西旅游資源、弘揚萊西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情感設計會使雕刻葫蘆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因此,情感對雕刻葫蘆的設計和價值提升具有重大意義。針對上述萊西雕刻葫蘆旅游商品存在的五大問題,結合情感的設計理念和筆者的實踐經驗,可以針對性地從造型、功能、包裝和文化等四個方面實施價值提升對策。
(一)造型提升對策
現如今的信息時代,任何產品的更新速度都很快,快速的更新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現在游客求新求異的心理訴求強烈,在雕刻葫蘆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牢牢抓住游客們這種心理,不斷去雕刻新的圖案,不斷開發新的工藝葫蘆產品刺激游客產生新的購買欲。針對“雕刻葫蘆的雕刻紋樣單一,表現形式單調”的現狀,可采取的提升對策是打破傳統的吉祥裝飾紋樣雕刻思路,不僅可以雕刻或繪制一些時下流行的紋樣,還可利用丫丫葫蘆的整體形象進行擬人化創造。對葫蘆進行平面創造,繪制一些幾何圖形或者人物形象,利用色彩之間的對比使葫蘆充滿了個性化和現代感,在視覺上刺激游客的購買欲,如圖2所示。這種二維彩繪的丫丫葫蘆之所以能吸引游客,其原因是抓住了游客的個性需求,彩繪丫丫葫蘆的色彩表達與游客的關系是變化的,所以在色彩設計上除了用對比色和流行色還應考慮游客的特殊心理需求。對葫蘆進行三維應用,把一整個丫丫葫蘆看作是一個人物形象,葫蘆的把兒當作人物形象的小辮子,讓原本單調的葫蘆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娃娃,如圖3所示。在旅游商品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游客的性別、年齡、購買目的、審美偏好以及消費水平,吸引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需求的游客,滿足游客的需求,從而打破當前雕刻葫蘆雕刻紋樣單一,表現形式單調的問題。針對“雕刻手法多為電烙手法,毫無特色性”的現狀,提升方式也可從造型上入手,手工雕刻費時費力,可采用彩繪或鏤、繪結合,或鏤、繪、浮雕三種技藝結合,這樣的旅游商品會表現較強的立體效果。在葫蘆上雕刻向日葵,花和葉子采用雕刻的方式,然后染上顏色,讓向日葵和葉子變得更加細膩,栩栩如生,如圖4所示。另外添加了鏤刻技藝,鏤刻的紋樣也是葉子的形狀,讓雕刻葫蘆的整個作品變得更加完整,審美層次更加豐富,更加具有藝術性。雕刻葫蘆的造形喚起游客們的感情體驗的時候,認知的對象便成為審美的對象。游客在景區購買商品時,通常十分看重旅游商品的藝術性和審美性。因此,雕刻葫蘆時要注意選材精細(葫蘆選擇時一般選用密度大、外皮厚、結實一些的葫蘆)、造型新穎、結構巧妙、色彩美觀、裝飾到位的特點[6]。
(二)功能提升對策
雕刻葫蘆設計首先是產品設計,也是綜合性的設計,是對產品的造型、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的設計。旅游商品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游客們的物質或精神需要。通常意義上,旅游商品的價值首先在它可實現的實用功能,不具備使用功能的產品設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7]。雕刻葫蘆作為一件藝術產品同時又是旅游商品,要使其能夠與游客的生活緊密聯系,做到可賞、可聽、可用、可觸。針對“雕刻葫蘆的功能大都是裝飾性掛件或擺件,缺乏新意”的現狀,可采取的提升對策應是打破單一的利用葫蘆的外形做一些裝飾性的擺件。首先,可以利用雕刻葫蘆的鏤刻工藝做一些實用性的燈具,如圖5所示。光線通過雕刻葫蘆表皮的鏤空投射出來,營造了既有歷史感又有時尚感的絕美的光影效果,讓游客在使用的過程中身心愉悅,沉浸其中。同樣是燈具,圖6卻展示了不同的設計效果,在雕刻的花紋上做了創新,利用傳統與現代結合,傳統的葫蘆雕刻工藝與英文字母結合,光線透過鏤空的字母,創造出一種神秘而又現代的感覺。借助這種提升對策,葫蘆的外形、功能和雕刻紋樣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滿足了游客可用、可觸、可觀、可賞的更深層次的需求。其次,可以利用葫蘆中間空心的特點,制作出具有民俗特色的收納容器,可以用來存放五谷雜糧,葫蘆的密封性好,可阻擋潮氣,如圖7所示。將葫蘆的上端鏤刻成形狀不規則的圖形方便物體可放入,或是將葫蘆的頂部做成蓋子雕刻上花紋,使收納盒即具有實用功能又具有審美功能。而在原料采用上也符合“綠色設計”的理念,雕刻葫蘆的設計加工和用料都滿足體現生態和環保的需要。因此,在功能上提升旅游商品時,鏤刻工藝和光線的結合、鏤刻工藝和葫蘆本身特點結合將不失為一種打破傳統,進行特色創新的有效思路。
(三)包裝提升對策
旅游商品的包裝對提升旅游商品的價值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際貿易中心包裝顧問索爾茲伯里曾說“現代的推銷方法要求產品具有頭等的外觀,消費者在判斷一個商品的質量,首先是看它的外觀,以它為根據判斷商品的好壞”。[8]所以在滿足旅游商品造型、功能和文化價值提升的同時包裝更具審美功能,才能提升萊西雕刻葫蘆在山東省旅游商品市場中的競爭力。針對“雕刻葫蘆無包裝設計,缺乏自己的品牌形象,也不便于游客攜帶”的現狀,可采取的提升對策應是設計完整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雕刻葫蘆品牌形象,包括品牌標志設計以及包裝設計等。在雕刻葫蘆包裝設計前,首先要深入了解萊西地區地域性文化,收集大量的雕刻葫蘆圖片和萊西地區雕刻葫蘆獨特的特點;其次是對收集的雕刻葫蘆資料進行梳理和篩選,充分挖掘雕刻葫蘆的特點,尋找雕刻葫蘆作為旅游商品設計的突破點,確立符合地域性包裝的主題;最后以萊西地域性旅游商品包裝的主題為設計宗旨,提煉萊西地域性元素,藝術性地利用包裝材料、色彩、圖形、結構設計出符合包裝設計宗旨且便于攜帶的旅游商品包裝[9]。
(四)文化提升對策
文化是旅游商品設計的靈魂,一件能被游客收入囊中的旅游商品,一定是具備特色性、地域性、民俗性、民族特色和民族傳統制造工藝等特點,所以在它的設計過程中應該采用多元化的設計,只有如此它才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對于旅游商品文化上的訴求,是游客購物時更深層次的需求,雕刻葫蘆民間大規模刻繪的時間可追溯到明末,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歷史文化突出,所以雕刻葫蘆的文化設計特征越明顯,它也就越受游客們的歡迎。針對“雕刻葫蘆的識別性不足,缺乏地方特色”的現狀,可采取的提升對策應是將地方特色元素和葫蘆雕刻技藝相結合,從而增強“萊西”特色的可識別性和紀念性,圖8是多元化設計的雕刻葫蘆,從外形上看,雕刻葫蘆的原材料采用的是瓢葫蘆,葫蘆的主題是楓葉,楓葉節是萊西的一大特色,每逢金秋時節都會舉行,是展現萊西民俗風情的一個節日,葫蘆的主題是楓葉體現了民俗性的特點;從顏色上看,通體采用了橙色和紅色兩個類似色,代表著楓葉的火紅和秋天的顏色;從雕刻手法上看,這個雕刻葫蘆不是單一的采用一種雕刻工藝,而是彩繪、雕刻、浮雕、線刻、鏤空等多種工藝相結合的多元化設計手法,這個雕刻葫蘆從情感上滿足游客們對旅游商品的本質要求,將雕刻葫蘆與萊西民俗文化節日相結合,其識別性和紀念性將不言而喻。
結語
萊西雕刻葫蘆作為山東旅游商品中的一種,又是青島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和希望。雕刻葫蘆是萊西市傳統文化的物化形式,也是萊西地區重要的地域標志之一。通過情感表達的作用,讓原本毫無生機的雕刻葫蘆和游客之間建立某種“情感聯系”,使雕刻葫蘆變得有生命,有了游客的情感和感受,游客對雕刻葫蘆的情感依戀由此而生。針對目前萊西雕刻葫蘆旅游產品存在的問題,從情感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設計對策和解決思路,并通過具體案例進行解讀。在游客求新求的異心理需求中,應不斷提升旅游商品的價值,才能創造出符合游客心理的旅游商品。這也是積極開發和設計雕刻葫蘆旅游商品的價值意義所在。
作者:周麗娟 朱宏軒 毛斌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