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欺詐刑法角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電子商務概論
1.1電子商務的概念和特點廣義的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的產品生產、銷售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指基于互聯網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狹義的電子商務僅指以互聯網為運行平臺,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等各種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有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消費者)、C2C(消費者對消費者)三種模式。電子商務把原來傳統的銷售、購物渠道移到互聯網上來,打破了空間限制,縮小了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之間的距離,大大提高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傳輸和處理,使生產和消費實現了全球化、網絡化、無形化。與傳統的貿易方式相比,電子商務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交易覆蓋廣、交易協調性強等一系列優勢。
1.2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4.2億,互聯網普及率持續上升增至31.8%。與我國網民規模的快速增長相適應,我國互聯網的商務化程度也在迅速提高。截至2010年6月底,全國網絡購物用戶達到1.4億,網絡購物、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的使用率分別為33.8%、30.5%和29.1%,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42億、1.28億、1.22億。截至2009年12月,全國電子商務站點數已達1.56萬家。電子商務網站的受眾范圍也在不斷擴展,電子商務網站的訪客數達到2.67億。200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4萬億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總體來看,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已經形成。作為與國民經濟制造業領域、流通領域和生活服務業極為密切的電子商務,不僅自身形成了產業規模龐大、就業人數眾多、經濟帶動性強的電子商務產業,而且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民經濟產業制造業、流通業與服務業的轉型與升級。
2我國電子商務欺詐的現狀及主要類型
2.1我國電子商務欺詐的現狀電子商務的虛擬性、即時性、跨行業地域性等特點,加上我國政策法律環境、行業規則、第三方支付機制的不完善,導致電子商務領域的交易普遍存在交易者身份不確定、信用體系不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不足、電子信息難以作為證據確定等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中有關身份被盜用、遭遇網絡欺詐的刑事犯罪案件迅速增加,對廣大用戶造成了財務損失,嚴重影響到廣大用戶使用互聯網的信心。與傳統詐騙犯罪相比,電子商務欺詐犯罪具有犯罪形式多樣、隱蔽性強、形式多樣、犯罪成本低、滲透性強、犯罪對象廣泛、社會危害大等特點。新晨
2.2電子商務欺詐的主要類型電子商務欺詐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類型:1)金字塔詐騙和龐氏騙局。金字塔詐騙是最傳統的網絡欺詐形式,參加者依靠發展下線賺錢,建立一座金字塔。如果找不到新的“投資者”,這座金字塔就會倒塌。龐氏騙局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它是指以高資金回報率為許諾,騙取投資者投資,用后來投資者的投資去償付前期投資者的欺騙行為。詐騙者通常有自己的網站,通過發展會員加入并交納會費來得利,加入的會員再介紹別人加入即可獲得提成,介紹的下線越多就掙的越多。2)網絡拍賣欺詐和網絡購物欺詐。網絡拍賣欺詐可以分為賣方欺詐和買方欺詐。賣方欺詐主要有:取得標的物價款后不發送標的物,郵寄虛假標的物以及冒用買者身份哄抬拍賣價格等;買方欺詐主要有:多重身份虛假投標、投標共謀以及取得退款后拒不歸還標的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