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務英語翻譯策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化信息等值翻譯的概念
對于翻譯和翻譯中文化信息等值的問題,國內外相關的學者都做過形象的闡述,英國翻譯理論家卡特福德對翻譯做了如下的定義:“用自己熟悉的等值的篇章材料去替換另一種語言的篇章材料?!笨梢?,卡特福德對翻譯的理解強調了對等的重要性。前蘇聯語言學派翻譯理論家費道羅夫對翻譯的理解是“翻譯就是用一種語言在內在上和形式上把另一種語言準確地、完完全全地表達出來,表達的不僅包括字面意思,還要包括深層次的內在含義”。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以鑄說:“真正的翻譯不是要照搬原文而是要傳達文章的內在神韻。”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翻譯時要了解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因此,一個好的翻譯,不僅要準確理解字面意義,還要了解原語國家的文化風俗,要能像使用母語那樣流暢地表達譯語的內在文化含義,這就叫等值翻譯。它是翻譯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它要求譯文不僅要在語言形式上對等,而且要能夠對原文的意義、精神、風格等值再現。
(二)商務英語等值翻譯的重要性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精神再現,因此,在對一個國家的語言進行翻譯時,必須注意體現這個國家的文化特征。各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但也有其共性。文化的共性,為兩種文化的交流和翻譯提供了可行性,而不同文化的獨特個性構成了文化交流的障礙。在國際貿易中,如果沒有很好地重視文化信息等值翻譯,就會直接導致貿易失敗。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者需要了解文化差異的起因,翻譯時注重文化信息等值,真正做到文化對等,以促進交易雙方對貿易內容的理解,減少貿易糾紛。
二、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信息不等值原因
(一)對語言認識的文化差異
有人對我國貿易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時說“我國貿易失敗的原因80%是由于錯誤的廣告翻譯”。這充分說明了在翻譯中,缺乏對原語國家文化信息的了解,就會引起譯語國家貿易伙伴的誤解。在實際交流中,由于語言認識的文化差異而造成的誤解層出不窮。例如,在貿易場合中國人常用“lover”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妻子,此時,美國人會非常驚訝,因為在美國人的理解中“lover”一詞表示情婦或者情人的意思,而在這時,他們或許會理解為對方帶著不正常關系的人出席這樣的交際場合。另外,ELECTROLUX是斯堪的納維亞一家有名的吸塵器制造商,這個吸塵器在英國市場有很好的效益,而到了美國市場卻“不受待見”,原來在美國他們用了這樣的廣告語“NothingsuckslikeanElectrolux”(“沒有什么比Electrolux更能吸塵”),他們原本要表達這樣的意思,而實際到美國人眼中,他們理解為“沒有什么比Electrolux多虱”。在美國文化中“sucks”是多虱的意思,而在英國文化中“sucks”常用來代指吸塵器。因此,使得在英國很受歡迎的Electrolux吸塵器,到美國卻成了滯銷品。上面兩個案例錯誤的原因都在于,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對貿易國的文化無知或者忽視所造成的,因此,商務英語翻譯人員應該重視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譯語國家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因為每個國家對所處環境的語言會有不同的認識,因此,對翻譯過來的事物就會有不同的理解。
(二)對翻譯對象的認識差異
商務英語翻譯中經常出現翻譯出來的詞語不被對方國家認可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兩者對事物認識不同。例如“龍”字在我國是權威的象征,有吉祥的意思,我們把龍當做喜慶和祝愿的表達,我國很多成語也都帶有“龍”字,“龍騰虎躍”“龍馬精神”等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龍”的意思卻截然相反,在西方文化中,“龍”是邪惡的意思,罪惡的象征,在《圣經》中,人們把惡魔撒坦Satan叫做“Thebigdragon”,而且,“dragon”在英國還有潑婦的意思,由此可見,同樣的“龍”字,在我國與在國外是完全相反的褒貶意思。我們在翻譯“亞洲四小龍”時如果不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翻譯為“TheFourAsiandragons”,那么,西方人看了這樣的翻譯就會對此產生誤解,因此,鑒于西方的文化,我們不妨把它翻譯成“FourAsianTigers”,因為,在西方人眼中,“tiger”是一種強悍吉祥的動物。這樣的翻譯才能表現出這四個國家在亞洲的經濟實力,在文化信息方面也基本能達到對等。
(三)對數字認識角度不同
不被中國人看好的數字“7”在西方看來卻是吉利的數字,在英國有一款暢銷飲料叫“seven-up”,我們會想當然地把它翻譯成“七上”,但這樣的名字很可能會讓大眾聯想到“七上八下”這個成語,這款飲料在中國會獲得怎樣的銷路就可想而知了。英國人在了解了中國文化后,很巧妙地把它翻譯成“七喜”,既避免了中國人的誤會,又滿足了中國人喜歡“喜”這個詞的喜慶氣氛,因此,這款飲料在中國也獲得了很好的銷路。我國傳統文化在數字上講究“8”,其意為“發財”,“6”則代表“六六大順”的意思,而在英國,“8”沒有財富的意思,而且“六六”還被視作“魔鬼”的意思。
(四)對指代對象的認識不同
就像我們知道的,英語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創造力,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完成繞地球飛行后,英國人為了紀念這偉大的時刻,發明了“cosmonaut”這個單詞,來代指宇航員,當阿波羅號登月成功后,人們又發明了“astronaut”來代指宇航員,2003年,我國航天員楊利偉進入太空,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國家,這時,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時刻和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里程,便在英語詞匯中,將太空的漢語拼音“taikong”與之前的詞匯組合形成后綴,因此,現在宇航員可以用“taikongnaut”來表達了。從語言意思來看,這三個詞語都是“宇航員”的意思,但是三個國家用不同詞語表達了三個不同的主權國家的主權、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再有,就中國的酒文化來說,我國生產白酒,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翻譯成“whitewine”,但是這樣的翻譯美國人會理解成“白葡萄酒”的意思,要想達到白酒信息的有效傳遞必須翻譯成“spiritwine”,因為,在西方國家“spirit”才是白酒的意思。
三、實現商務英語翻譯文化信息對等的方法
在國際貿易中,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對于商務英語翻譯者來說,要想正確地傳達所要表達的信息,就必須了解這些差異,并且通過合適的表達來實現文化信息的等值,讓貿易雙方能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實現商務英語翻譯文化信息等值的方法主要包括直譯法、音譯法、音譯和意譯結合法。
(一)直譯法
直譯法是指在不違背譯語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譯語中完全保留原文語言詞語的指稱意義。在翻譯時,可以直接由漢語翻譯成英語的句子有“假冒偽劣商品(fakeorpoorqualitycommodities)”,“丟臉(toloseface)”,“匯率并軌(auniformexchangerate)”,“鉆石牌手表(Diamondwristwatch)”等等??梢灾苯痈鶕⒄Z翻譯成漢語的句子有“chainreactions(連鎖反應)”,“incometax(所得稅)”,“ironcurtain(鐵幕)”等等。在翻譯中,有時為了完整地傳達原文的意思,在直譯時可以采取加注的方法,例如,“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2012年批準‘三資’企業超過500家?!边@句話可翻譯為:“Newprogresshasbeenmadeintheprocessofopeningtotheoutsideworld,in2012provinceapprovedmorethan500‘threeformsofventures’(for-eignjointventure,cooperativeenterprisesandwhollyfor-eign-fundedenterprises).”文中對“三資”的意思做了詳細的說明,因為,按照一般翻譯“threeformsofven-tures”會讓外國人產生誤解,因此,通過直譯加注的方法,既對詞語的指稱意義作了說明,又巧妙地保持了原文的語言風格,傳遞了相似的文化信息。
(二)音譯法
音譯法是指采用音位作為單位于譯文中可以保留源語言發音,以便于強調原文主要的語言功能的翻譯方法。世界上比較著名的例子是美國的Coca-Co-la,它被翻譯成“可口可樂”,這樣的翻譯既保留了原詞的響亮與音節,又能使人一聽便知這是飲料類型的商標。能夠將原本沒有特定含義的一個詞翻譯得如此精美絕倫,真是令人回味無窮。況且“可樂”現如今已成為現代生活中飲料的專有代名詞,由此可知其譯名的強大滲透力。同理,中國文化在翻譯成西方文化中具有相似滲透力的譯名,如“氣功”譯為“Qigong”。現有英文翻譯成中文常見的詞語有“logic(邏輯)、humor(幽默)、nylon(尼龍)、sofa(沙發)、Sony(索尼)、Whiskey(威士忌)、Casio(卡西歐)、sonar(聲納)等。音譯商標要求高超的技巧,其基本原則是保留原文簡短的特點,要省去一些非重讀的音節,例如把“Rolls———Royce”翻譯成“勞斯萊斯”,而不是翻譯“羅爾斯·羅邁斯”。假如把中文的商標翻譯成英文,一般有兩種:一是漢語拼音,二是諧音造詞。假如要用漢語拼音當做商標,應該事先查查英漢字典,看英語中是否有與該拼音一樣的詞匯,如有,應當知道這個詞詞義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其與該商品是否匹配。
(三)音譯和意譯結合法
音譯和意譯結合是指在英譯中既保留原文的發音又能體現原文的指稱意義,將諧音和諧意的結合方式達到功能相似。采用這種翻譯方法準確表達詞語意義的例子很多,如把英文“Fiyta”利用音譯的方法翻譯成“飛亞達”,把”Goldlion”利用意譯的方法翻譯成“金利來”。西方在翻譯的理念上曾經出現果這樣的理論,認為翻譯人員的根本任務就是使他的翻譯成果達到讓讀者在閱讀時產生于原文意思要表達一樣的心理效果,人們把這個翻譯原則叫“等效原則(similarorequivalentresponseoreffect)”,有人認為等效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功能等效”,即讓讀者在閱讀時達到相同的功能效果,另一種是“感知等效”,即雖然用不同的詞語,但是讓人有相同的心理感受。在靈活運用音譯和意譯結合法翻譯時,人員必須對其進行文化信息的調整,盡可能做到減少“代碼轉換”過程中文化信息的丟失,注意分寸,揚長避短,恰到好處,靈活運用,盡最大可能使譯文反映出原文的真實面貌。
四、結語
商務英語翻譯追求文化信息對等。在翻譯過程中,有時往往達不到形神兼備的效果,如何通過翻譯盡量加強和增進不同文化在讀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縮短文化差異造成的障礙和距離,是所有翻譯所必須面對并攻克的難題。然而,由于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翻譯中有些差異幾乎無法消除。在這個意義上,等值翻譯只能作為一種追求的理想,只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各國的頻繁交流,使各國的文化也日益融合,為翻譯等值論帶來了無限生機。
作者:何恩單位:梧州學院國際交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