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聯網技術的圖書管理系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系統設計目標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質量追溯系統是建立在企業制造執行系統UniMax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平臺上,通過采用激光噴碼結合條形碼實現主關鍵件加工過程數據采集。在UniMaxMES系統中完成生產計劃與現有計劃的集成,根據下達計劃安排生產,將生產過程及質量相關數據進行實時記錄,零件的加工過程狀態清晰透明。系統基于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數據記錄進行分析,可追溯零件查明所涉及的人、機、料、法、環等環節的質量問題,從而做出合理的質量預防和處理方案,減少或避免類似質量問題的出現。該系統的總體實施目標見表1。在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信息共享,將現有羅拉計劃管理系統SAP無縫集成至UniMaxMES系統中,計劃人員可以直接應用集成的SAP計劃,也可手工導出集成的計劃進行修改,再更新集成后的計劃作為實際生產計劃。計劃人員也可手工創建生產計劃,靈活安排生產。所有工序加工完成即可報工返回至現有SAP中,從而避免信息孤島。
2系統主要功能模塊
該系統包括生產計劃、生產執行、質量管理、質量追溯等模塊,總體架構見圖1。以下以公司主關鍵件羅拉為代表進行闡述。
2.1生產計劃管理模塊車間的生產計劃來源于SAP的用戶訂單計劃和發運計劃。根據SAP計劃,計劃人員根據實際生產情況下達實際生產計劃。根據業務需求,計劃模塊包括如下功能。1)統籌生產計劃,實現生產計劃可控可追溯。2)實現與外部系統SAP主生產計劃同步,提供生產計劃的導入功能。3)提供生產計劃的實時查詢、導出Excel文件功能。4)通過與外部生產系統的信息集成,實現計劃調整和車間執行情況的快速查詢。
2.2生產執行模塊根據實際加工情況,將一個計劃分成若干批次,一個批次包含120根羅拉,在生產執行中一個批次在一個工作地始終有一張條形碼工序流轉卡對應,流轉卡用于實時記錄加工信息,一個班組或一個工作地加工完畢,根據流轉卡信息結合掃描槍基于信息錄入Web界面快速采集加工信息。羅拉加工工藝路線需要經過4個工作地:來料加工、拋光、電鍍、組裝加工及裝箱。在每個工作地布置信息采集點,實現生產信息實時采集。根據羅拉材質及加工工藝的特殊性,羅拉將在工序“磨成型”后進行激光噴碼,每一根羅拉將生成一個唯一編碼,成為終身標識。在激光噴碼后,可對每一根羅拉進行加工者、質量等信息收集,為后期質量追溯提供數據依據。所有工序加工完畢,在裝箱發運前與SAP工單綁定,使生產中的實際羅拉與SAP計劃相關聯。
2.3質量管理模塊質量管理模塊主要是為分析加工過程中人機料法環提供數據信息,為決策層提供科學解決方案的依據。數據來源是首檢、自檢、互檢、巡檢、專檢(百檢)環節,加工者與檢驗員通過WEB頁面將數據錄入到系統中,主要功能如下。1)基礎數據維護。檢驗類型、各工序檢驗項、返修、報廢等數據的定義與維護。2)數據錄入。包括各工序檢驗項、人員、物料名稱、報廢數量等信息錄入。3)信息查詢。可輸入加工者名字、工號、批次號、工單號、檢驗類型、機床號、加工時間段等進行質量信息查詢。4)報表統計。支持時間段(日、周、月、年)、工作地、班組、加工者、機床信息(見圖2)。
2.4質量追溯模塊若在用戶安裝現場發現羅拉存在質量問題,可通過互聯網,在Web頁面輸入激光噴碼在羅拉上生成的產品序列號,追溯羅拉的加工工序和對應的加工者。結合質量模塊檢測記錄,分析質量問題發生原因,從而預防、減少類似問題的發生。
3結束語
物聯網激光標識技術在產品制造過程質量追溯中的應用,實現了與企業現有管理系統無縫集成,使銷售、設計、工藝、生產制造深度融合,實現了現代企業對自身產品生產、包裝、物流、銷售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為企業決策提供即時的數據分析,大幅提升了企業全方位的管控能力及市場綜合競爭力。
作者:李彥輝 白連科 單位: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