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實際操作中的錯誤
為了整合而整合,沒有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會計的教學當中予以輔助學習,讓課堂學習停留在感官和直觀學習水平上,弱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手段之間,前者是目的,后者是為前者服務的,處于“輔助”地位。但目前不少教師存在誤區,多媒體課就是把教學內容搬到課件中去,由原來的“人灌”變成了“機灌”;過分追求“外在美”,課件過多地使用音效、動畫等花哨的東西,使學生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內容的理解上,沒有幫助學生分析重點、難點。
1.1技術手段落后,缺乏會計環境的構建
由于信息技術的缺乏,課件不能實現教學內容與會計環境的有機結合,只能是靜態的會計環境與數據顯示,信息技術只是用于改變教學內容的傳遞方式,即信息技術只是處在術的地位,不能實現會計教學和企業業務仿真環境的有機結合。而商業軟件從構思制作到發行,時間的跨度很長,等教師運用時,有些資料已經過時。而教師自己由于計算機專業水平有限,很難讓每個教師都會制作。
1.2師生信息素養不高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否有效,能否達到提高教學效果這個最終目的,教師的信息素養起著關鍵作用。教師的信息素養主要是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素養,包括現代教育觀念、信息意識、信息技術的操作技能、整合能力。由于師資力量和經費缺乏等問題,教師不注重課堂教學設計,對平時教學用的課件沒有用心去開發研究。而學生也是被動地學習,死記硬背,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也僅僅是學習信息技術書本知識沒有和學科聯系起來,不能很好應用信息技術。
1.3誤解了“學生是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起到主導作用
有些教師誤解了“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用完全被替代。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片面追求教學情境,忽視教學目標,希望營造一種寬松、熱烈、求知的教學情境,造成整堂課大部分時間學生在制作作品或積極討論,學生感性參與過多,教師沒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調控學生活動的進度,讓學生放任自流。
2結合教學實際,探索信息技術和會計整合途徑和方法
2.1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
2.1.1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整合不能僅僅停留在將信息技術嵌入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而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作為一個系統,受到教學目標、教材、教學手段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應當與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知識,構建新的課程價值觀念,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整合不是方法、手段的運用,而是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實現教學把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的學為目標,由以知識的學習轉化成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將其應用于教學,而是應該創造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整合到會計教學中,推動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1.2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新的教學評價體系要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是界定學生成績好壞;評價的方式應該多樣化,有定性與定量評價,結果與過程評價等;評價的內容應該全面,既評價學生的多元智力,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品德等方面的評價,這樣課程整合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
2.2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式
2.2.1轉變教師角色在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整合過程中,教師必須從傳統的傳授角色中擺脫出來,承擔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注重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認真權衡學生主動與教師主動、直接體驗與間接知識、問題驅動與系統學習、教師與信息技術、多媒體與文字模型、情景學習與抽象思維等方面的平衡。以學生探索為主,把交互性、多樣性、個性化的學習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向著有利于知識的學習方向發展。
2.2.2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在會計信息技術和會計課程整合中,教師可以利用會計軟件等構建虛擬的教學平臺,模擬企業真實環境,學生在仿真環境中,扮演模擬企業不同角色,熟悉會計每一個崗位職責,完成不同崗位的會計核算,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而對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難以表達清楚的、較為抽象的會計理論、會計方法、會計業務流程等,可以利用會計信息實驗室、會計教學軟件、多媒體課件、動態視頻圖等演示給學生,使抽象的財務工作可視化、形象化。
2.3構建信息化會計環境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的整合
要從創建數字化會計學習環境開始,會計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建設。
2.3.1硬件環境建設:建立信息化會計實驗室目前,高校畢業分配已實行雙向選擇,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優先選擇使畢業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加上近年來財經類專業發展迅速,會計專業的畢業人數增長很多,就業更顯緊張。因此,建立會計實驗室,強化實踐環節,重視會計實驗教學是市場競爭的要求。信息技術和會計課程整合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和物資保障,學校應盡可能加大投入,完善實驗室建設,創設學?,F代化教育環境。
2.3.2軟件環境建設在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整合背景下,學科內部以及學科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會計各學科知識點貫穿起來,形成完成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參與到信息化軟件的建設中來,在遵循會計課程內在規律的前提下,進行課程的整合和會計軟件的開發,教材內容可以由教師、課程開發者、技術人員、課程銷售隊伍提供。要保證課程的目標設置、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能夠有效的聯系起來。
2.4提高師生信息素養
學校應從本身需求出發,加強以校本培訓為主的教師培訓。用現實社會的快速發展與教師自身素質之間的反差,使其產生緊迫感、危機感,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教師培訓的內容不僅僅是信息技術技能培訓和簡單、初級的運用,還應當包括教育理念、教學設計、信息素養等方面。著重解決有思想沒技術和有技能沒思想的現象。另外,可以開展教學協作,組成教學團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整合質量,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高度重視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養學生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2.5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環節,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師在教學之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應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迪,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應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各環節應設定學生活動的時間,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處理解決疑難問題之外還要調控學生活動的進度,引導學生把握知識點和重難點。如何更好地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實施信息技術與會計課程的整合,這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大課題,作為一線教師,應該積極大膽地進行探索,為整合理論提供豐富的資料,為資源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李靜單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