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條件下職業素養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業素養第一大標準是對學生專業性的要求,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這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所學技能,并能應用于實踐。第二大標準是除了專業本身之外的不可缺少的敬業和道德等素養。這點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職業信念。當前許多學生存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不少企業又稱找不到合適的員工的矛盾現象。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就業率,提升學校聲譽,所以學校要結合社會需求來培養職業素養比較高的畢業生,那么學校就將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作為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一、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
1.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初期階段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指在學生剛入學的階段對學生進行一個職業規劃的引導教育。在學生剛剛進校門的時候,給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我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我將來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為此我能做哪些準備工作,從學校中我要具備哪些能力。圍繞學生對自我認識的問題,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從而發揮自身的優點,明白自身的不足,有利于今后自身更好的發展。也使學生對自己畢業后的就業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
2.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學生明確了自身的就業目標和就業方向,學生就要配合學校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學校的教學培養方案應符合社會人才需要的制定,培養出擁有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加強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進一步使學生獲得學習相關的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學校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傳統的課堂授課的情況下融入實訓場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的將所學專業知識用于實踐中去,避免了單純書本知識與實踐脫節的現象。
二、完善學院“三自”管理體系
1.創設“滿足社會需要”的培養機制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就業率,提升學校聲譽,就必須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這要求學校在平時教學模式和機構上有所轉變,對學生所傳授的課程上進行認真篩選,制定出適應于社會和企業雇傭員工的標準滿足社會的需要。可以通過邀請企業進學校,對學生的目前學習技能前景的規劃和所學技能在企業中的要求,讓學生有動力的繼續學習,而且盡早的讓學生對社會和企業有所認識,并且達成交流與共識。
2.完善學院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學校的硬件設施的建設與購置是學習培養專業性社會人才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學校擁有了一定的教學硬件,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再加上學校教學機制與培養目標的轉變,并且與社會和企業構建良好的關系,更是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造了階梯。充分的調動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動力和欲望。例如:對實訓教學場地的建設,還有一些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購置,不僅能增強教學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制定職業素質的衡量標準與評價機制
1.制定學生職業素養測評標準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學院應該制定出“三點一線”的建立,即“學院、合作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的職業素養測評體系,更全面對學生職業素養養成教育效果進行評價與反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改正與完善自我,達到一個合格的為企業所歡迎的社會人。
2.構建教育網絡型評價體系在制定學生職業素養測評標準的基礎上,將學院、合作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的評價反饋于學院,學院制定網上評測體系,將學習的反饋信息給予等記,讓學生隨時隨地能夠查詢到自己的評測信息,從而更方便的做到挑戰與修改;在此基礎上學院也要建立出有效的評測小組,對于學生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整理和歸納,并且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和解決措施,定期的開展學生職業素養的洽談會,一對一的學生提問與老師解答,實打實的做到人性化、科學化的培訓機制。
四、結語
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這一任務的進行,需要學生、學院和社會企業三方面的共同協調配合,只有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自我培養,讓他們擁有專業的技能外的良好心理素質和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就業逆境中找到轉機,成為有價值的社會人。
作者:顏坤 單位: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