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有所革新。高中音樂成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同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教育信息技術呈現了變革、融合與創新的新常態。高中音樂教育要抓住這一時機,要把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實踐中,提升音樂教育的學科價值,構建信息技術新常態下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信息技術;音樂教學;高中音樂
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創新和發展,為高中音樂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可能和支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較之于傳統的音樂教學,教育信息技術能使音樂課堂“活”起來,實現聲音和畫面的動態化呈現,能帶給學生更為靈活、生動的音樂內容。
一、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技術不斷豐富和發展,其以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資源在教育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領域也深受信息技術的影響。把教育信息技術與音樂教育有機結合是實現教育信息技術新常態的關鍵。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態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教育模式,使得教師、學生、環境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讓教學活動真正“活”起來,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音樂與學生的互動。
高中音樂是培養高中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讓高中音樂教學信息化,綜合教師與教材的作用,傳遞知識的方式全面化地拓展教學范圍,使音樂課堂成為一個音樂資源共享地,能夠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首先,音樂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音樂教學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音樂是一門具有多類信息的學科,音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了解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巧、明確音樂內容,還要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大部分音樂知識比較陳舊、枯燥。因此,教師要發揮教育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使畫面和聲音結合起來,展現給學生一個生動的情境,進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其次,音樂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音樂教學內容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藝術知識,這種內容是音樂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所創作的,要讓學生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理解比較困難。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化為直觀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育信息技術可以綜合使用多媒體播放器等視聽工具,把深奧的音樂知識轉化為直接的影像內容,使教學內容的難度有所降低。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夠較好地展現深奧的音樂思想,能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
二、構建信息新常態下音樂教學模式的具體建議
教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態不僅能拓展音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還使教學形象化、生動化,有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信息化新常態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展現了信息社會環境下全面、有效、立體的課堂,構建了一種全新的網絡音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讓他們能夠主動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獲得音樂知識。
(一)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擴大音樂教學內容的資源量在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僅依據教材內容向學生講解音樂知識,只需要有針對性地準備教學資料,而學生僅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學習,并沒有任何延伸和突破。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拓展教學內容,學生也要隨時利用互聯網來查閱相關的音樂知識,進而開拓視野。教師可在教學之前布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查閱和搜索作業,讓學生自主地利用互聯網來探究知識。
(二)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激活音樂教學的課堂氛圍教育信息技術能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其能夠直觀、生動、形象、色彩分明地展現出音樂的本質,使得課堂教學能夠注入新鮮的活力,改變原來的單調、枯燥、乏味的教學,讓學生能在相對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歌曲演唱、樂理講解、作品賞析等多方面都要利用信息技術加以輔助,使教學上的疑難點變得形象化,具體化。比如,讓學生欣賞《遼闊的草原》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草原風景視頻,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大草原的美,使他們在欣賞音樂過程中視聽結合。這樣做,學生不再憑空想象難以理解原生態歌曲,而是會產生一種情景交融的感受,對歌曲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三)運用教育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成為主體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的有機融合使音樂課堂“活”了起來,進而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音樂教學,使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進行體驗,比如,欣賞《好漢歌》時,教師可先用多媒體播放《水滸傳》的相關內容,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觀看視頻資料,去理解歌曲的曲風、節奏等。之后,教師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說出這首歌的風格特點、旋律節奏等,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音樂教學的重點之一是讓學生學會運用音樂知識,這離開不教育信息技術的作用。比如,在講授《童謠》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模仿和創作,結合這首歌的曲調來編制一首體現自己童年色彩的歌謠,要突出歌曲的節奏,并具有鮮明的主題,還要考慮到如何使用樂器來展現出歌曲的最佳效果。學生獨自完成這些任務有困難時,需要小組合作,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來查閱資料,拓寬知識面。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和音樂創新能力。
總之,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信息技術和音樂教學的有機融合,并使這種融合更具科學性、有效性,進而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氛圍,把音樂教學引向新的高度上,使音樂教學充滿人文氣息、藝術氣息,進而提升高中音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鄭林穎.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特色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5).
[2]翟曉慶.高中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5).
作者:鄧婉嬌 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臨川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