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優化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當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數學現代化的發展。
關鍵詞:
今天是信息現代化的社會,以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和智能化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以全新的面孔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教科書所承載的信息十分有限,遠遠滿足不了現代化教學的需求。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大量媒體,如幻燈片、投影、電子白板等,這些媒體承載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之中,通過在教學中運用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技術性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情景,不僅能使課堂教學有形有色,而且還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來運用多媒體優化數學教學呢?
1化難為易,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這給小學生理解掌握帶來一定的困難,傳統的教學手段,數學中有許多形體方面的知識,由于學生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等方面的原因,歷來是教學的重難點,通過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探究有重點,參與意識強,發散程度高,認識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如在進行教學《圓柱體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主動探究圓柱體的特征,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觸摸的基礎上,說出圓柱體上面、下面、側面等各方面的全部特征后,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給予恰當的有關圓柱體特征的驗證、展示,最終從整體上認識圓柱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學習以更大的自由空間,學生學得輕松愉悅。又比如進行《圓的面積》教學時,我們利用了多媒體演示圓的等分拼接過程,把圓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然后拼接成圖形,學生觀察到分得分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通過生活有趣的畫面,引導學生探究研討圓的面積的推導過程,發現其內在規律,收到較好的效果。我們綜合地,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充分為學生營造一種小組研究、討論的場所和氛圍。學生學得非常投入,在探究中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的精神。
2激發興趣,設計“活課堂”教學
實踐證明,學生對學習本身、學習科目有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他們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要讓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必須把課堂組織得生動、有趣,而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正可滿足這一需要。多媒體具有聲、形、光,綜合表現力強,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重復、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如,在教學加數時,多媒體屏幕首先播放本校大門,這時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同學們認識嗎?”學生看到自己的學校上了屏幕非常高興,毫不猶豫地回答:“認識,這是我們的學校。”接著又通過視頻帶領他們參觀了學校的各個地方,這對入學不久的小學生來說,太高興了,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接著又播放學校大操場的畫面,多媒體展示操場上開六一兒童節的場景圖,生動地描繪了學生參加各項比賽的情景,畫面上有舞蹈、唱歌、小品、拔河等項目,還有觀戰的同學,再配上畫外聲音,讓學生情緒激昂,同時注意力也很集中,這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看大屏幕畫面,學生發現看臺上有些飲料,圍繞“有多少瓶飲料”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呈現出多種計算方法。這樣不斷為學生提供“活的教材”,設計“活的課堂”,讓學生“活”起來。
3創設情景,在操作中發現規律
教師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操作、觀察、思考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如在進行《分數的基本認識》這一課教學時,我們從分數的產生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運用計算機創設一種問題情景,即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餅的過程,在孩子們熟悉的情況下做文章,當顯示屏上兩人分一個餅時,學生思考每人分得的是通常所說的幾個?再進一步思考什么情況下就可以把分得一份叫做半個餅,學生們緊緊抓住“半個”,圍繞半個餅與整個餅之間的關系,去發現1/2實質上表示的是一份與兩份之間的關系,也就是1和2之間的關系。從而放手讓孩子們去發現“平均分”,發現分數,去設想、去創造“1/2”的寫法,想辦法給“1/2”的各個部分命名。同時分組操作,放手讓學生把一個物體任意平均分,并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并思考在操作中有什么發現,之后由各小組代表在視頻演示儀下操作,匯報交流各組的發現,最終得出意義。我們感到這樣的教學創設了一種人類發現分數的情景,學生經歷和重演了一次發現分數的過程。這樣的教法學法學生喜歡并學得很活,效果較好。學生從中真正體會到一種設想、一種探究、一種嘗試、一種發現、一種創造的樂趣。
4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小數數學課堂教學。它不僅是一種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視覺、聽覺、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創新的能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不斷成熟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會更加顯著,小學數學教學將進入嶄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馬玉丙.談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N]貴州民族報威寧自治縣玉龍鄉玉龍小學2013年
作者:程勇 單位: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雪山鎮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