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為美術課堂添翅插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包括教材的呈現方式、學生的活動方式等,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美術學習。該文探討如何統籌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課程之間的關系,促進信息化環境下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美術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我國學校教育中的應用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主要體現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上,直到1998年才第一次提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的概念。現代多媒體教學不再是一種輔助的手段,它可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還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多媒體技術改變了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要做到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課程的真正整合,就要從美術學科教學的角度審視信息技術的作用,營造新的學習環境,通過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改進美術課堂的教學模式。
1.信息技術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在傳統課堂模式中花大量精力安排的環節,可以通過多媒體實現優化。作為一種可操作、可視化的媒介,多媒體增加了學生與教學互動的方式。如,二方連續紋樣是美術教學中深奧難懂的重點之一。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通過玻璃紙反復拓印來講解。采用這種方法,一方面學生看不清楚,另一方面不夠形象、生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根據事先設計的單獨紋樣,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編輯。將骨式和紋樣輸入軟件,當骨式和紋樣相結合,再搭配上色彩,就可以設計出不同效果的二方連續紋樣。在軟件中,學生還可以把設計的紋樣放到物品中,如飲食用具、服裝、環境設計中,從生活中感受自己設計作品的美。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愿意積極、主動地學習。
2.信息技術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在傳統教學中遇到的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現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予以解決。如,“綜合應用”單元,用廢舊材料制作各種裝飾物,由于選材范圍大、制作步驟多,教師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地講解各種材料,只選取其中的一兩件予以分析,學生就依葫蘆畫瓢地學著做,創新意識難以得到充分發揮。現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可以先準備一些優美的建筑圖片、風景圖片給學生欣賞,讓他們感悟自然的美;再利用計算機講解各種材料的制作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各種不同材料與作品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原來生活當中不起眼的一些廢舊物品經過藝術的處理和再加工,會呈現出這么美的形式;最后利用攝錄投影的方法表現制作設計過程。這樣,原本煩瑣、枯燥的設計課通過計算機的應用變得生動、有趣。信息技術融入美術課堂,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改變了新知識的呈現方式。多媒體的參與為美術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和挑戰。
二、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融入課堂,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美術的機會,轉變了美術學習的方式,發展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1.多媒體與繪畫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如,在講授圖案、裝幀、環境設計時,從構思草圖到定稿、上色,最后到形成作品,可通過課件分別演示設計步驟與成品效果。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設計軟件嘗試練習,如對圖形進行夸張變形、拷貝、旋轉、色彩搭配等簡單的練習。通過嘗試練習,學生可以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設計意識。這樣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利用網絡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欣賞評述能力美術欣賞內容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所涉及的內容包羅萬象,包括科學知識領域和人文知識領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利用網絡資源,把美術欣賞與文學、音樂聯系起來。如,在花鳥畫欣賞中,教師可以用生物學知識講解各類花鳥的形體結構。在欣賞中,如果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就能有效地提升欣賞的效果。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融入美術課堂會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在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只要教師堅持用現代的教育價值理念和課堂教學過程觀引領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對美術課堂教學的影響必將是深遠而富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張俐蓉.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關系的反思與重構.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施良方.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王宇 單位:江蘇東臺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