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翻轉課堂正成為新時代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它為教學改革的開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該文分析了目前學生的基礎薄弱、自主性差等特點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以教師為中心、“一刀切”等問題,提出了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為例,闡述了其相關知識及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同時,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習效果進行分析。實踐證明,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支持和補充,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有著較大的幫助,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積極作用,從而改革了現有數據庫課原理與應用課程的教學模式,對于大學課程新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教學模式
1概述
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是當下最熱的教育改革和創新話題,全國各地的教師已經開始嘗試信息技術背景下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這充分表明了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正成為新時代教育的熱點,也是未來教育界的熱門話題。
2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1民辦院校學生的特點
1)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對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且自信心不足;
2)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自我管理意識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生興趣廣泛,思維活躍,愿意接受新事物。
2.2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在我院的課堂教學中占主要地位,以“教師”為中心,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2)傳統教學模式不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的發展;
3)課上教師講授時間偏長,內容偏多,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導致教學效果較差;
4)教學評價主要采取紙質試卷的形式來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知識掌握的多少,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非常不利。
3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及其在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中的實踐
3.1翻轉課堂相關知識
3.1.1翻轉課堂的概述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兩名高中教師,為了解決誤課學生的補課問題,制作了下課可以觀看的課堂教學視頻,讓這些學生可以在家看視頻,聽講解,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并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經過實踐,兩位教師意識到學生課下觀看視頻能讓學生受益,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節省時間來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之后二人合作創造出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簡稱FCM,其基本思路是:將傳統課上教學活動與課下學習過程的整體翻轉,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化教育。首先,在課前,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完成重點、難點和易出錯知識點的自主視頻學習,從而實現了知識的傳遞;同時,學生根據所學視頻自主完成在線測試,進而實現對知識的吸收內化;隨后,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討論,將課前自主視頻學習中的存在的疑問得以解決,從而完成課堂的學習過程。最后,學生在課后通過對課上知識的復習,達到鞏固并提高所學知識的效果。
3.1.2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的特點
1)需要較先進的信息技術作支持學校應提供制作和處理微視頻的軟件、相關的錄制設備以及專用機房,保證教師教學視頻的順利錄制,從而確保翻轉課堂的順利進行。學生在先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打破了傳統教學對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在課前獲取教學資源來完成知識的傳遞。
2)隨時隨地開展個性化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同時在觀看教學視頻時,根據自己對講授內容的理解程度來重復播放教學內容。對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到課堂上去解決,翻轉課堂使學生從被動地聽轉變成自主地提出問題,并且能與老師、同學共同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3)增加了師生互動在翻轉課堂中,課前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課上教師就會有較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討論,根據具體情況解答具體問題[8]。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師生互動,使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3.2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數據庫原理與應用中的具體實踐
3.2.1實施方案
以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為例,設計整個教學流程,便于翻轉課堂的實證研究。首先,本次課程講授對象為大二本科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班級人數為30人,將其分為10組,教師可以與各組成員進行問題討論,并且給予個性化的指導;我院給實驗班級已配備了基本的軟硬件設施。因此,可以確保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
3.2.2實施過程
實驗班共有30人,有一定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1)課前教師需要準備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主要以電子教案、電子課件和微視頻為主。其中,制作微視頻是準備教學資源的核心內容。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準備1~3個微視頻介紹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易出錯等知識點。利用Camta⁃siaStudio6.0錄課軟件對微視頻進行錄制以及后期制作。微視頻制作完成之后,將微視頻和其他資源上傳到網盤,方便學生下載觀看,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去選擇合適的資源和自定學習時間進行學習。學生自學完畢后,完成在線自測作業,學生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存在的問題,教師通過學生做題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
2)課中首先,由教師安排任務或提出相關問題,由各小組學生合作完成。可以討論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問題,或者根據教師任務發表自己的觀點。其次,教師根據各個小組學生遇到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疑惑,實現個性化指導。再次,教師對各個小組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之后,每個學生通過練習鞏固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教師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最后,教師對各個小組出現的共性問題和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易出錯點進行集中講解,對本節課的所有內容進行系統化梳理,并且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
3)課后在課后,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同時,教師上傳拓展學習的任務,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除此之外,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潛移默化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2.3實施效果
調查以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的實驗教學,通過本學期教學活動的實施,各組學生分別獨立完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較好的達到了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實驗效果。為了進一步檢驗該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效果,實驗班級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和學習自主能力的提升等。通過調查顯示,25%同學認為該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很好,50.5%認為學習效果較好,只有24.5%認為學習效果一般。這充分說明學生對該教學模式有很高的認可度,同時,對自身知識和能力的提升較為滿意。因此,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支持和補充,利用新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學習;在課堂上,教師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共同討論,并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從而達到高效率的學習。
4基于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價值
4.1實施效果
1)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方式,它并不能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它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支持和補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2)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改變了課堂的教學結構,傳統的教學大部分都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把信息技術設計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3)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進度選擇和觀看微視頻課程,實現自主學習。
4.2推廣價值
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采用多種信息技術為支撐,結合“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新型的師生關系,實現教育公平化,促進教育資源的重新整合與優化配置。成果適于教師在備課時借鑒學習;適于轉化學習困難的學生;適于學生的鞏固練習;適于缺課學生的補課和異地學習以及自學等等。通過該課題的實踐,可以將成功經驗推廣到相似課程、相近專業,并為其他專業實施翻轉課堂提供有益的參考。
5總結和思考
1)對教師而言,當務之急是為學生構建一個重點突出、難易結合、互動及時的學習平臺,提升翻轉課堂內容的組織與設計、教學交互性以適應信息來源多元化、學習內容綜合化以及學習場所與時間的多樣化等變革;
2)對學生而言,需要自我監督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信息化教學需要學生迅速的接受新知識并給出反饋。總之,如何保證“課外時間”最大化來完成對教與學時間的延伸和“課堂時間”的高效性是本課題的兩大難點。對于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我們仍處在初級研究階段,對于如何設計才能使其揚長避短,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突破種種阻礙,并做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1(1):1-19.
[2]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9-10.[3]崔京菁.翻轉課堂及其本土化[J].語文世界,2013(5):49-51.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作者:王靜婷;王艷麗;劉淑婷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