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創新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企業的不斷改革,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也發生著變化,審計對象和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傳統的審計理念以及技術在現在的企業當中已越來越不適用,因此,在現在的企業當中,要不斷地創新審計的工作內容和方法,然而在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的同時,常常對財務審計的作用容易忽略。所以,如何協調好財務審計和審計業務的關系成了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本文從財務與審計的關系出發,對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創新途徑做了有關論述,旨在為做好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創新的融合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財務審計;審計業務;關系;創新途徑
1引言
眾所周知,不管是什么經濟活動,都會涉及財務的收支,而對財務活動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的判斷就需要財務審計工作的介入,財務審計工作對財經制度和紀律的維護以及實現財政財務制度化和規范化的促進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正確地對財務和審計工作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隨著人們對審計工作的不斷重視,審計人員充分發揮出監督作用,可以使會計處理中的弄虛作假行為有效地解決。然而實際的審計工作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能充分地發揮出審計工作的作用,可見加強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創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財務與審計的關系
財務和審計之間既存在區別又存在聯系,具體如下。
2.1財務與審計的區別首先,財務和審計的工作重點不同。如何理財是財務管理的側重點,主要工作內容是將一些量化考核為主的財務約束機制進行全方位的推行,向管理者提供決策管理依據。而審計工作除了監督經濟活動是否符合規范性以及合法性,重點在于對企業的有效性進行鑒證和評價,監督和評價人事、內部控制、環境、資源等方面。其次,財務和審計工作的監督內容不同。對日常業務的監督是財務監督的主要工作,所監督控制的業務層次比較低,并且和財務部門的其他業務連在一起,不具有自身的獨立性。而審計監督所監督的經濟活動是層次較高的經濟活動,不只是檢查財務資金的運營情況,還有要以審計證據作為依據,通過對目前的現狀進行綜合的分析,得出審計結論,并得出審計報告,將以后的企業經濟活動作為評價依據。還有就是財務和審計工作的內涵不同。財務工作是指資金的籌措、運用、分配等,其工作對象就是資金運動,其核算和監督活動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而審計工作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檢查評價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
2.2財務與審計的聯系首先,財務和審計工作的目的相同。不管是財務工作還是審計工作,其目的都是對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弱點及時的發現,并向管理者提供比較權威的審計報告,對企業的發展提出具有實際作用的審計建議,從而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管理,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其次,財務和審計工作的內容一致。不管是財務還是審計工作,其制定的各項內控制度都必須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的規定,其前提和基礎都是會計資料,對企業的會計資料以及其所反映出的企業經濟現狀是否合理進行檢查。還有就是財務和審計工作的范圍有重疊。不管是財務還是審計工作都是企業進行經濟管理的工作,其工作范圍都涉及到企業的內部控制,要對其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符合性測試。
3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創新途徑
3.1加強思維方式的轉變人們的行為由思維方式來決定,雖然財務的審計工作是比較常規的審計工作,但是如果在工作的過程中始終貫穿創新審計業務的理念,那么必然會在行動上受到影響,從而實現審計業務創新的目標。在進行財務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在不改變審計目標以及審計重點的基礎上,應該拓寬審計人員的思維模式,對原有的思維模式進行突破,將財務審計有意識地延伸到管理審計方向上。或者是根據審計單位的實際特點,關注一些關鍵的環節。審計人員要善于使用逆向思維以及橫向思維,學會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去處理問題,這就需要審計人員通過不斷的學習,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這樣才能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達到創新的思維。
3.2加強對傳統模式的突破傳統的財務審計方法的出發點是報表和賬簿,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發現是否存在異常,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以及合法是審計工作的重點。然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以及審計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在審計方法上具有了技術和人員上的保障。這主要表現在:在審計方法上審前調查越來越往審計對象的風險評估上側重,將一些比較重要的會計科目和這些科目所涉及的相關業務進行聯系,在進行審前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審計方案的編制,在審前調查中一些高風險的領域要作為審計的重點,在進行審計時間的分配時要按照審前調查的風險評估結果進行。當審計項目完成以后,要將風險當成一個重要的部分進行審計報告的編制,從而能夠合理的分析和披露存在的風險,這也是和傳統的審計報告不同之處,只有時常具有風險意識,才可以使企業的經營者能夠正確地關注風險,從而發揮出審計服務的職能。
3.3改變傳統的審計方式和手段首先,要采用日常跟蹤審計取代集中審計。傳統的集中審計難以覆蓋審計資金和審計單位,并且審計的時間也受到限制,因此,為了使財務審計工作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基礎作用,要逐漸將以前的事后監督向事前以及事中的監督控制進行轉變。而日常跟蹤審計是一種新的審計模式,是在現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審計模式,是由審計人員在相關事項發生的同時或稍后進行審計的一種審計類型。將集中審計轉變為日常跟蹤審計是對傳統的審計工作的改革,日常跟蹤審計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審計時間得到縮短,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并能及時地發現問題以及反饋問題。還有就是要將計算機作為審計工作的輔助工具。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不斷應用,使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開展財務審計工作時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審計軟件,從而使得財務信息系統審計更加快捷方便。由于財務軟件和和審計所需的數據是相互分開的,因此審計人員具有很大的操作自由,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審計時間變得越來越靈活,從而使傳統手段看似龐大的審計程序在計算機軟件的輔助下變得靈活,簡單快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實現了對審計管理的規范化以及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劉斌,葉建中,廖瑩毅.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深滬市2001年報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3(01).
[2]宋達,鄭石橋.政府審計對預算違規的作用:抑制還是誘導?——基于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數據的實證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06).
[3]牟韶紅,李啟航,于林平.內部控制、高管權力與審計費用——基于2009~2012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數據的經驗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04).
[4]曾德勝,彭燦明,陳源,張新林.基于數據挖掘的審計系統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5]耿云江.理論與實務聯動,共同推動中國內控體系貫徹實施——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觀點述要[J].會計研究,2011(02).
[6]許永斌,裘益政.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與會計準則研究——中國商業會計學會2009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09(11).
作者:方優波 單位:寧波市中瑞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