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財務審計原則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農村財務審計在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中發揮著監督職能,是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一項監督手段。因此,在審計程序中注意把握好審計原則,這是規范審計程序,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的重要保證之一。本文主要介紹了農村財務審計程序中應把握的幾項原則,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財務審計;原則
1合法性原則
依法審計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監督的前提,審計過程就是審計證據的一種收集過程。審計證據是為了得出審計結論或形成審計意見而使用的所有信息,是用來證實或者否定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的一切資料。
1.1審計證據要合法審計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定程序,證據要按規定手續和程序取得,比如:詢問證人應一人一證,不得采取座談會形式;與證人談話,調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如果以違法手段取得事實材料,就不能成為審計證據,如未經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內容。因此,要合法獲取審計證據。
1.2審計程序要合法審計時,必須遵循法律、法規規定的職權和程序,例如,要行使審計權必須首先送達《審計通知書》,《審計通知書》作為審計執法程序的第一步,必須把握三點。首先,一般情況下《審計通知書》在審計實施前三日送達;其次,特殊情況下,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可直接持《審計通知書》實施審計;再次,《審計通知書》必須按《審計法》規定的職責,依據審計不同種類,寫明法律依據。
1.3審計結論要合法審計結論必須符合相關的要求,沒有法律依據的審計結論不具備合法性。審計結論或決定中,涉及的每一件事,都應有證據證明。比如,要說明被審計單位現金資產管理混亂,現金余額過大等問題,就要從現金盤庫、具體分析抵庫白條現象、重點追查大額白條抵庫的資金流向等方面入手,取得證據。
2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原則表現為農村審計執法主體在組織機構上、工作行為上和經費及人員上獨立。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機構,在同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獨立開展審計工作,承擔審計職能,其他部門和個人不得干涉。
2.1組織機構的獨立性根據《審計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規定》的有關規定,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由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統一指導,縣級以上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機構應專門設立。而目前的狀況是,有的農村審計機構以縣區經管站為主,成立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站;有的從經管站分出一部分人員,明確相應編制,獨立開展工作;有的沒有設立機構,由經管站承擔。
2.2工作行為的獨立性審計計劃的獨立性、審計過程的獨立性和審計報告的獨立性,即對確定審計項目、制定審計計劃、確定工作程序和形成審計報告具有獨立性,它們不受外部環境干擾。
2.3經費的獨立性審計經費來源于財政,而不是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取,屬于無償審計,不同于社會審計。
2.4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不存在經濟利害關系,例如審計人員是該村的會計,就不能參與審計該村財務。總之,審計人員要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做出審計判斷,表達審計意見,提出審計報告。
3權威性原則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權威性的重要體現是審計意見得到有效落實,切實發揮審計監督作用,這也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越是重視審計結果,就越能發揮審計的監督、制約、威懾功能。因此,提高審計結果質量,重視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建立審計整改情況督查制度,確保審計整改工作的權威性,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提高審計結果質量。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農村審計隊伍,全面樹立審計權威性。而目前的農村審計仍主要針對財務資料進行審計,審計面太窄,廣度和深度不夠;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直接影響審計質量。其次,要落實審計意見。建立農村審計結果公示制度,對審計發現的違規問題不留情面、點名道姓,起到“審計一村、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現實中存在著被審計的村組對審計處理意見不重視,有的還竭力為自己辯護,找各種理由,有的甚至難以落實。例如,有的村組債權債務賬面金額大,長期不催收,長時間掛賬,還有的進行推托應付,使農村審計的權威性大打折扣。
4客觀性原則
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被審計村組財務狀況的本來面目,在審計全程中,敢于揭短亮丑、不掩蓋事實真相,做到“審前讓村民知曉、過程讓村民參與、結果讓村民監督”,贏取群眾信任,公開審計通知書、公開審計結果。此外,審計調查和審計結論都不能帶有個人偏見,要堅持原則,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不能用人情代替原則;要實事求是,既不無中生有,也不能隱情不報。否則,就失去了審計工作基礎,導致審計結論的失真和處理問題的錯誤。
5群眾性原則
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吸收民主理財人員及其他群眾廣泛參與,到群眾中發現審計線索,取得有效的審計證據;審計結果及時反饋給農民群眾,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達到審計目的。因此,在審計中,要做到一下兩點。一是要吸收民主理財人員及群眾參與。村級經濟是最基層的公有經濟,對其審計監督不同于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審計,有其特殊性。村級經濟與每個村民有直接利害關系,被審計項目很多都涉及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因此很受村民的關注。二是審計結果及時反饋,讓群眾知曉,核實、提供相關證據。審計結果若只能在審計機關和被審計單位之間封閉運行,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無法利用,使被審單位的群眾無法知曉,就會削弱農村審計的職能作用。因此,及時反饋審計結果,規范審計程序,才能提高農村財務審計質量。
作者:張秀宏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農業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