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公立醫院工程審計的信息化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公立醫院的工程審計管理長期以來既是重要風險點,又僅僅通過傳統審計手段展開監督。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于工程審計傳統工作方式的沖擊也必將逐步展現。本文旨在探討公立醫院工程審計管理如何應對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以及信息化變革如何提高工程審計管理的效率。
關聯詞:工程審計;信息化;審計管理;公立醫院
一、公立醫院工程審計管理與信息化現狀
工程項目管理因為其資金規模大、業務專業度高、涉及內外部多部門、多監管機構共同管理等特點,歷來是公立醫院管理中的重要風險點。而工程審計作為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對于工程項目的投資監管,是公立醫院審計管理中一項重要工作。由于其專業性等原因,公立醫院工程審計的開展,一般都會由醫院內部審計部門委托外部財務監理(專家)作為合作單位共同實施展開。工程審計管理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財務監理全過程造價控制(包括但不限于項目預算審核、招標文件審核、合同審核、項目工程款支付意見、審價結算)、審價結算、項目竣工結算審核等。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得到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滲透和影響著傳統的工作方式,“互聯網+”工程造價審計已成為審計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公立醫院審計信息化在目前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推廣運用發展下已經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和管理模式,但對于審計工作來說,信息化起步較晚,還處于相對初期階段,一方面公立醫院的審計職能歷來不被重視,另一方面審計工作與信息化的結合主要體現在審計方法層面上(如改善傳統抽樣模式)等。由于公立醫院工程審計管理這種內外部合作的關系,往往以單線程的線下交流為主,難以實現信息化管理,即使內部部分實現信息化管理,也容易產生孤島。本文希望基于工程審計管理的現狀、特點,探討信息化這項在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管理中原本融合度不高的項目的結合探索。
二、工程審計主要存在的問題
在過往實施工程審計管理的過程中,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前期工作的不完善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圖紙修改現象比較多,主要問題還是前期工作準備的不充分,導致實施過程中方案、平面布局、實施內容的調整,甚至是存在實施內容的漏項后期追加,從而增加了整個項目的建設成本。在前期制定方案及設計圖紙階段,往往未聯合相關科室進行功能及需求確認,招標圖紙階段,相關科室應清楚所需內容已體現在招標圖上,并進行確認,避免施工過程變更過多。
(二)設計變更圖紙不完整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使用需求或原建筑結構等原因導致平面布局變更或者是設計方案變更,在提出變更需求到實際實施階段,所提供的變更圖紙并不很完善,很多情況下只提供了平面圖紙,無具體節點做法等圖紙,且部分設計變更未體現在施工圖中。關于設計變更、追加項目內容,在變更或追加內容明確后,設計圖紙應全面清楚的體現出變更或追加內容,并經過醫院、施工監理確認后再下發給施工方,提高預算準確性,避免漏項。
(三)資金支付進度不明確
工程項目各參建單位需及時了解項目進度進展及資金支付情況,醫院相關管理部門根據項目情況制定相關進度表的形式,可按月或按季度進行更新,財務監理單位需定期與醫院進行核對,以便各參建單位準確無誤的了解項目進展及資金進度。
(四)上報結算不及時
項目竣工后,施工單位未及時上報結算,導致項目無法及時竣工結算。建議待項目竣工后,由后勤保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理并上報項目結算資料,進行項目審核流轉。
(五)送審資料不完善
施工單位項目結算送審過程中,存在送審資料不完善,例如招投標文件缺少相關用章,相關開竣工報告未填寫具體時間等。建議可在項目前期招投標過程中,對已提交的紙質文件資料進行掃描,形成電子文檔歸檔。對項目過程中資料的簽訂進行時效管理,對工程變更、工程周期等進行時間確認及工期把握,可以對項目施工進度及施工工期進行實時了解。
(六)隱蔽工作內容未能全面地描述完整
在結算審核過程中發現,有部分簽證中的隱蔽工作內容未能全面地描述完整,影響事后審價的判斷;個別項目因施工場地的特殊性,導致無法進入項目現場。建議對于此類工作內容對應的工程量進行細致、詳細的描述確認如型號、規格、厚度、尺寸等,并建議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影像留檔。如果項目涉及拆除內容,建議在進場施工前對項目施工場地進行影像存檔,為項目涉及拆除等相關內容保留相關資料,避免結算過程發生不必要的爭議。上述的6項問題,其實一直是工程審計管理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總結上述問題,主要體現在前期因為需求配置不明確導致立項多有需調整之處;施工過程中的管控不到位、變更簽證、隱蔽工程等未予以及時處理,進度與付款進度把握不充分;結算期間由于資料準備不當往往拖延結算進度,或者產生各類扯皮情況。歸根結底,工程審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往往伴隨著信息孤島無法共享、過程中需多方確認的信息沒有及時確認等原因,因此,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工程審計管理與信息化建設,實際配合得當能夠產生并解決上述主要問題。
三、以信息化手段探索公立醫院工程審計的難點解決方案
(一)工程審計信息平臺建設需要打通上下游孤島
一般來說,工程管理監督過程主要分為招投標與合同簽約階段、過程管控階段以及結算管理階段等等。公立醫院目前已經逐步開展對于主要階段內的信息化管理,比如通過OA審批,加強招投標技術參數會簽;通過合同與進度款線上審批,強化對于關鍵財務資料的審核等等。但目前的現狀往往是,工程管理的監督在每一個環節都能實現,卻沒有實現全過程的串聯式管控。從單獨來看,往往流程的合規性、監督的恰當性均能得到體現,但在需要重新復核或全面展現管理業務,往往需要重新展開梳理與統計。因此,加強工程審計工作的監督效率,工程審計信息平臺建設的第一步是將現有的信息孤島進行上下游打通,確定關鍵字段,甄別關鍵數據流,將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做更好的全過程結構化改造,用以能夠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提取。
(二)工程審計信息平臺建設需要打通內外壁壘
一般來說,公立醫院工程管理監督過程需要實現信息化的一大難點在于,公立醫院的信息化安全要求比較高,因而對于外部訪問存在諸多限制,而公立醫院的工程審計監督,往往需要依托外部專家、外部財務監理合作單位等提供相對專業化的管理建議。因此打通內外壁壘就成為了一項重點研究內容,一方面審計部門需要給出合適的構想思路,另一方面需要信息管理部門對于內外部信息壁壘打通提供解決方案,比如通過三級等保模式下的環境搭建,讓外部團隊可以適當的部分參與到部分業務流程的管理中,在保證網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設置各方的信息權限,明確各方權責,責任到人,也兼顧適當的共享,提高監督效率和信息共享融合深度。基于上述實踐的可能性,可以先將外部財務監理參與度最高的結算環節,實現線上結算的可能性,然后再進一步完善和閉合審計管理全過程,利用互聯網的互聯互通性,打破各部門工作的閉合性,將工作的各個環節打通,控制工程項目結算周期,做好工程審價的監督和記錄。
(三)工程審計信息平臺需要與線下管理工作更好的融合
工程審計監督雖然可以進行線上信息平臺的開發,但很多工作仍需依賴線下管理進行,比如工程需求立項啟動中的溝通交流、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監督、進度審核、項目驗收、審價結算中的結算溝通等等工作,都需要線下管理配合實現線上數據整合,因此,項目需求提出方、工程管理部門、審計部門、信息部門以及外部的施工方、財務監理方等六方人員需要各司其職,配合協同,線下將工程需求、進度情況、變更結算、隱蔽工程等等資料信息推送至信息平臺,從而解決工程審計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痛難點,如送審不及時,送審材料不完整等問題,希望通過工程審計平臺的上線,能夠改善上述問題。線下與線上同步展開的模式,也是為了更好的將合規性與效率性進行整合,線上共享平臺做到信息的保存、收取發放以及資料完整性的確認,線下的溝通環節繼續保持,也保證了與工程運作模式中不可割裂的實體建設與驗證環節,也為未來的檢查、監督、查閱、檢索、經驗分享等諸多可能性實現了更為便捷的渠道。
四、結束語
新模式下,推進公立醫院工程審計信息平臺建設,不僅重在建設,還需要加強多部門、內外部的聯動機制,信息平臺的內核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前提是信息公開透明。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下,未來審計監督需要從方式方法、工作效率、審計策略、經驗提取等諸多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也是未來審計監督的前進方向。所以探索工程審計在信息化道路上的探索,與其他領域的信息化探索是具有相通性的,需要審計人員提升業務能力,結合時代背景,思考如何運用審計專業知識與現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相結合,從而實現更為高效、透明、合規的新監管模式。
作者:張欣玥 單位:上海市胸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