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風險防范的跟蹤審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在實踐應用中開始逐步彰顯出它的優勢和前瞻性,并且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工作實踐中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優勢也越來越凸顯,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同和普遍贊譽。
1.提高審計服務的質量,防患于未然
全過程跟蹤審計的范圍涵蓋建設項目的全部過程。審計人員對建設項目的合同簽訂、工程進度款支付、設計變更、工程洽商及簽證、設備材料價格確認、工程索賠等內容進行審計時不再是“局外人”,對每個事項做到事前介入、事中審計、事后監督,對每一項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掌握的清清楚楚,結算時不再是“霧里看花”。對于一些不該發生的費用在過程中控制;對可能引起爭議的問題在過程中提出意見,以便及時修正;對已經發生的問題提出管理建議,為以后建設項目的開展提供意見;通過全過程跟蹤審計,在過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審計服務的質量。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審計監管,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2.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提高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
作為全過程審計,在事前預測、事中審計階段,如果發現問題將以審計意見的形式向管理方提出建議。對于影響造價較大的事項,已咨審計意見提出無效后,將會以管理建議的形式向更高管理層提交意見,以便在事前引起足夠重視,事后共同監督。
3.有效控制成本,促進管理程序的完善
在建設項目工程施工時,采用全過程跟蹤審計,造價審核人員及時對項目的設計變更情況、隱蔽工程情況、材料使用情況等辦理簽證記錄,有效地杜絕不負責任的“現場簽證”行為的發生;與此同時合理確定工程造價成本,及時籌措項目資金,支付工程款,降低財務風險,有效地控制成本。采用全過程審計,所起到的作用不僅是控制經濟費用,同時還發現管理程序在合法合規方面所出現的問題,以便在事前、事中及時向工程管理方提出建議,要求其修正。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在當事人都了解情況的時候,及時令其將相關的資料做好備份歸檔,促進管理程序上的完善。
二、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風險
全過程跟蹤審計改變了過去只重視事后審計的模式,將審計關口前移,事前介入、事中審計、事后監督,形成了從源頭上控制和監督的機制,具有很大的優勢。然而在跟蹤審計的過程中仍存在兩個方面的風險。
1.質量風險
關于質量風險,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所委托的咨詢公司,二是管理方。對于所委托的咨詢公司,其職業素質應符合全過程跟蹤審計的要求,不能因為各方面壓力而輕易放棄一個疑點,不能輕易對于原則性問題妥協,同時也不能不顧各種因素,固執己見。同時對所委托的咨詢公司的職業道德也需要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內審對其進行很好的監督。而管理方的質量風險主要是,管理方在事前回避審計人員的參與,等到已形成定局時,審計人員再參與進來,那么對于形成結果的過程根本沒有了解和監控,僅是對結果進行審核,此時,由于顧及各方面因素,比如項目工期、進度等,審計人員對于全過程審計中審核的資料所出具的咨詢意見,其質量從控制的角度來說也被迫降低了很多。
2.時間風險
關于時間風險,主要是來自所需要審核的事項轉到全過程審計人員手中后,是否能及時得到反饋。在這方面,審計應明確約定,所有全過程審計項目組人員必須在規定的、限制的時間內對所接收資料提出反饋意見,審計到位而不越位。
三、審計風險的防范
結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針對全過程跟蹤審計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審計風險的防范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造良好的審計環境
這就要求相關的審計機關盡快出臺一套全過程跟蹤審計的規章制度,制定明確的、可操作性強的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指導性意見或業務指南,建立和完善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程序和規范,為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審計組和審計人員提供可以衡量的標準,使得全過程跟蹤審計逐步走上程序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為全過程跟蹤審計創造良好的審計環境。
2.加強對社會中介技術人員的監管
這就要求審計機關必須要強化風險意識,加強對聘用的社會中介技術人員的監管。首先要把好入選關,聘用社會中介機構時要實行公開招標,擇優選擇,要確保入選的中介機構能夠公平競爭,確保資質高、能力強、信譽好、業績佳的社會審計機構及專業人員參與全過程跟蹤審計;與此同時,在簽訂協議時要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明確規定好合同的相關內容,比如合同期限及要求、參加人員資質、費用結算方式及獎懲措施等,要避免因合同條款語句有歧義導致發生糾紛時出現雙方扯皮的現象;此外,還要制訂出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需要全面嚴格考核的方面主要有社會中介審計機構完成的工作量、審減率、發現問題的情況以及廉潔紀律執行情況等方面。
3.提高審計內部人員的綜合能力
這就要求加強審計內部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要強化“人才強審”的理念。要注重樹立專業審計人員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注重培養其高尚的審計職業道德。要建立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立足培養自身的人才,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發掘人才,培養人才,適當引進工程技術、電腦、法律等短缺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全面提高審計隊伍的綜合素質,促進建設項目跟蹤審計事業健康發展。
作者:申靜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