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的實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針對大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出應對方法與實現步驟,并指出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注意事項,以更好地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效。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數字化;轉型
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治理環境的多樣性、復雜性、關聯性、動態性等特征更加明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已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堅持科技強審、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顯得更加重要。內部審計實現數字化轉型成為當前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抓手,也是進一步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的突破口,更是實現科技強審的必由之路。內部審計只有通過數字化轉型,有效發揮大數據審計的優勢,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預警作用,進一步提升審計質效。
一、大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方法
解決思想問題是解決任何問題的關鍵。首先,內部審計人員要認清當前審計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轉變審計思維,不斷創新審計手段,努力適應新變化。其次,確定“一二三”工作思路,即:制定一個規劃,分三步走逐步實現數字化轉型;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審計思維的轉變,二是審計手段的轉變;打造“三個一”建設,打造一個數字化審計平臺、建立一個數字化審計機制、鍛造一支數字化審計隊伍,積極嘗試數字化轉型。
(一)制定一個規劃結合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業務發展的步調,制定“三步走”數字化轉型規劃。第一步,試點階段:試點積累獲取經驗可選擇一些比較成熟、具有大數字特點的業務嘗試開展大數據審計。利用審計信息化平臺、數據分析工具、人工智能等開展數據式審計分析,對數據進行有效加工、分析和把控,得出線索、疑點或預測結果,實現“靈活機動”“精確制導”“準確出擊”,以提高審計效能,積累審計數字化轉型經驗。第二步,推廣階段:調整優化組織架構按照數字化轉型的需要,調整優化組織結構、變革審計流程、建立新的審計制度辦法,可考慮設置項目管理、質量控制、大數據分析監測、項目實施及現場核實取證等部門。“大數據分析監測”部門利用技術手段,采用審計模型及分析工具,負責對大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及預測,找出審計線索,為項目的建立提供支撐,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依據;項目實施及現場核實取證部門負責對已建立審計項目的具體實施,對大數據分析監測移交的審計線索進行現場核實、反饋和取證。各個內設審計部門,按照分工建立相應的職責,制定符合數字化轉型的審計流程和操作手冊。利用大數據優勢,從實質上完成數字化轉型,大幅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價值。第三步,全面運用階段:完成審計數字化蛻變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新的審計架構下,開闊審計思路,端正審計態度,創新審計思維,全方位實現審計數字化轉型,使所有審計工作“互聯網化”“數據化”“職能化”,實現真正意義的審計數字化轉型。
(二)積極實現兩個轉變第一,思維的轉變。面對大型商業銀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和金融科技的普及,內部審計部門必須轉變審計思維,適應科技發展的大潮。當然,有了好的審計思維沒有好的審計方法和手段也是惘然,必須借助新技術,實現審計方法和手段的變革。第二,審計手段的轉變。實現審計手段的轉變,可從三個方面開闊視野:一是面對大數據和金融科技,調整傳統的大海撈針、人海戰術、隨機碰闖的審計思維、方式、方法,建立大數據模式下的數據式審計思路、邏輯判斷、分析方法,提高審計人員的洞察發現力和數據分辨力。二是引入靈活和適應大數據要求的數據分析工具,如嘗試應用聚類、關聯分析等技術方法,創新審計方法和手段,創新審計思維。三是堅持審計為經營服務、為業務服務,從優化流程、堵塞系統漏洞、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制度等方面開闊審計思路,發揮審計和內控換位思考的優勢,為被審計單位提供審計咨詢和智力支持。
(三)打造“三個一”建設打造一個數字化審計平臺:按照審計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依托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搭建數字化審計信息平臺,使其滿足大數據分析、大數據監控、大數據審計的需要。實現數據分析機器化、專家化、智能化;監控預警模塊化、自動化、實時化。建立一個數字化審計機制:機制的建立可以提高效率,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無論是從組織架構,還是制度、流程安排,以及審計項目的組織方式等各個方面,都要充分體現數字化特性。只有機制上順應了數字化審計特性,審計的內生動力和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鍛造一支數字化審計隊伍:實現審計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人才,必須培養和鍛造一支懂技術、懂業務、懂管理更懂大數據的審計專業隊伍,為審計數字化轉型提供人力保障。大力培養數據分析師,組建大數據分析團隊。不僅積極鼓勵老審計人員更新知識、提升水平,還要積極引進信息化審計人才,充實審計隊伍,只有從激勵機制和晉升政策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大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注意事項
(一)正確處理防風險、防案件與管理審計的關系由于大數據審計具有點、線、面全方位、全覆蓋的特點,對防控風險、揭示案件具有獨特的優勢,但從管理審計角度看,大數據分析可為管理審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可從數據的視角看待問題。但在利用大數據審計時,由于數據的完整程度、時間等還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審計向數字化轉型期間,尤其是初期,還要結合管理審計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部分現場審計,以補充其不足,使風控案防的有效性、實時性、智能化水平與管理審計的針對性明顯得以提升。
(二)正確處理數字化審計項目的組織落實、數據分析結果與審計取證的關系由于數字化審計的新特點,過去的審計項目組織方式已不能適應新要求,尤其是大數據分析結果的利用、現場審計取證的方式等都發生了變化,要針對數字化特點,加快審計組織方式、審計分析流程和方法等方面的適應性變革,制定標準化審計流程、實施符合數字化特點的質量控制,建立審計質量評估體系,推進審計機制的變革,推動傳統“專家經驗判斷”向“數據模型分析”模式的轉變,提升審計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正確處理審計人員數據分析能力與轉型需要的關系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須變革審計人員原有的思維方式方法,積極推廣數據式審計,強化數據邏輯判斷、賬表關聯分析,運用相關思維、逆向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
作者:張君儒 劉格非 李鑌 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審計局直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