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統計人才培育的缺陷與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不少院校紛紛開設所謂的熱門專業來擴大本校的招生規模,而不是培養學生在以今后的學習中學習好知識和畢業找到好的工作為根本。這些專業每年的畢業生數量不斷上漲,學校的培養模式卻沒有跟上社會的就業市場,導致了就業困難,學校設置的專業雷同使得學生在就業時出現惡性競爭等現象。當下大部分院校在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上就有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模式落后、課程體系安排不科學等等問題。筆者在深入了解實際中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之后,認為各大高校在培養經濟統計專業人才方面應當詳細了解市場需求,以市場需為導向。僅僅是以各校自身的條件和自有的師資力量來培養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往往會使得這些人才不能與市場需求相匹配?;趯Ω饔萌藛挝坏挠萌诵枨蠛透鞲咝T搶I開設的培養方案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新的措施。
1目前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上存在的問題
經過我們對部分已開設經濟統計專業的高等院校,部分從該類經濟統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結果發現存在眾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校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雖說隨著該類專業的不斷擴招之后,各院校的師資力量已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還遠遠不能達到專業的要求。問題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體現:教師本身的知識范圍不寬泛、欠缺實踐能力、不會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師掌握的是老化的專業知識點,學校缺乏能夠熟練運用統計軟件和掌握專業英語的教師,絕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路程,缺少足夠的實戰經驗,這些問題使得學校很難培養出專業合格的高端應用型經濟類的統計人才。
(2)學校課程安排與地方經濟發展不相匹配。學校在按專業設置課程學習的時候不從地方的實際情況出發,過分的強調專業的理論知識,應用性統計課程安排不足,對社會經濟問題運用統計分析法分析的內容不多。使得學校培養的這類人才實踐能力差,限制了自身能力的發展,不能做到將培養的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二是很多院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過于主觀,開設課程的時候是以學校的師資隊伍為主要考慮因素,教師可以上什么課程,能上多少課程,就安排上什么課上多少課,而不把學生學習該專業應該掌握什么樣的技能才可以適應市場需求作為考慮的重點。因為這些問題,使得學校培養出來的人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不能與市場需求相匹配。
(3)學生所學的知識實用性不強。學校培育人才要與市場所需相適應,能夠被社會所用,那么學校的就業問題就能得到緩解,學生所面對的就業形勢不會如此嚴峻。而經濟統計專業當下的實際情況是:教師教育模式一成不變,滯后于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學生學到的知識狹隘,專業技能單一不能適應社會。據調查往年經濟統計專業畢業生了解到,在該種教學模式下,有將近60%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學以前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對現在從事的工作指導作用不大,有將近20%該專業畢業的學生通過實踐工作發現自己所具備的知識結構在運用中存在很大的不足。各院校經濟統計專業學生出現理論功底差的同時,缺乏實踐動手能力,學習的實務知識也跟不上日常工作的需要,更不提有關統計的法律法規了。
(4)就業單位對經濟統計專業認識不全面,缺乏重視。當下很多的企事業單位對經濟統計專業認識不夠,沒有真正的意識到統計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認為統計知識并不能為企業增加業績,在管理層運用統計知識不多,主要還是依靠他們的定性經驗來決策重大事情。此外,由于人們的定性思維,認為統計無非就是搬弄幾個數據。正是這種傳統的思維模式,影響和限制了市場對經濟統計專業的人才需要。如果人們都能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統計專業應該被看成一門實用而且值得研究和學科,一旦將統計和其他領域相結合的話可以延伸出許多的新學科。例如,金融、股市和貿易統計。目前,教育部門是將統計學設置在理學門類下,對于這類專業畢業學生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可以是經濟學和理學學位。由于受這方面的誤導,很多用人單位對該類統計學科的認識進入誤區,將統計等同于數學,無關企業的經驗管理。
2更新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鑒于前面分析的實際存在的問題,在更新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上修訂了新的具體措施。主要是在師資力量、教材選用、課程安排和學生培養目標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將創新型、實用型人才放在培養的首要位置,為改變統計人才培養措施提出了新思路。
(1)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素質。在培養專業師資隊伍時,要求教師必須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教學工作上,盡一切能力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創建嚴謹求實、樂于奉獻、忠于職守的工作精神。各科目教師課前必須收集好相關教學資料設計好教學流程安排等準備工作。提倡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在實踐中創新改革,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知識和教學水平。制定優秀教師選拔制度,成立專業的師資隊伍,進行重點有針對性的培養,為經濟統計專業教學樹立榜樣。
(2)選用合適的教學素材,做好教材建設工作。選用合適的經濟統計專業教材,考慮教材時效性、規范性、先進性和權威性之外,也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列入其中。只有學生對其感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創造性,進而為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打下牢固的基礎。我們在選用教材上可以盡量選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或者采用省部級以上推薦的教材。這些是國家統計教材編委精心設計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有專業資深的統計教師或者國內外相關的學者專家提供意見。對教材的時效性、規范性、先進性和權威性有了基本保證,規范了教材的內容和知識體系安排,不像傳統的統計教材那么繁雜,也增強了其新穎性,符合統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有些教材還附帶一些簡易的外文,對于雙語教學起了一定作用。
(3)合理安排課程學習體系。經濟統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始終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匹配,適應市場需求,在學生學習課程安排方面,應將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學生學習數理統計基本知識。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市場所需的是集合市場調研、質量管理、預測與決策和熟練各種統計分析能力于一身的綜合型經濟統計人才,而這些人才的能力獲取是建立在能夠運用數理統計的基礎之上的??v觀現代統計學,數理統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運用的是抽樣檢驗,還有其它方面用到的計量回歸分析法,都是如在檢驗出廠產品合格率方面建立在數理統計學基礎之上的,它通用于存在隨機現象的一切領域。
第二,加強經濟管理類基礎知識學習。專業的經濟統計人才應該熟悉各種經濟變量,掌握扎實的經濟管理理論知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將其靈活運用,對于實際中遇到的經濟問題,建立起經濟計量模型,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證分析。實際情況是大部分高等學校統計類專業課程設置在經濟理論知識方面較為薄弱,鑒于此,我們可以建議學校多開設一些有關經濟方面的課程,例如《經濟學》、《財務管理》、《國際貿易》等課程來加強學生對經濟管理知識的了解。
第三,厚實外語課程的學習。首先,在世界大多數先進的國家,如韓國、日本、美國都擁有一套相對來說比較完備的統計制度,這些完善的體系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在學習和借鑒的時候,就要求我們必須熟練掌握一門或者多門外語,才可以和外界相互交流。此外,在不斷國際化的大趨勢下,掌握一門外國語言可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各企業也需要能夠熟練運用外語的專業統計人才。
第四,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教學重點。統計是一門可操作性和實際應用性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動手能力是培養經濟統計專業人才的首要任務。我們可以多開設統計實驗課,進行實踐教學,通過這一環節加深統計理論知識的記憶。如收集各種實際中具有代表性的統計核算案例,讓學生在學校專門的統計實驗室中進行分析和處理?;蛘呖梢园才乓恍┫嚓P資料,進行統計實訓以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會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建立多元化培養目標。目前在多元化的環境下,存在院校開設的專業和學生畢業后就業方向不相一致,這種現象是普遍而正常的,這就使得專業的經濟統計人才培養必須多元化,不能沿用傳統單一的培養目標。學生有很多選擇,在就業方面可以選擇去各種單位或者選擇繼續深造,讀研或者考公務員。面臨的實際問題是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不夠寬泛,適應不了工作需要,繼續深造的學習能力也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們不得不貫徹“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的培養方針,培養多元化的實用性人才適應各個用人單位的要求,同時在該方針的指導下設置科學的學習課程,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的就業空間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