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構建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近幾年國家對高等教育工作投入的增加,教育收費也越發制度化,而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則成為推動高校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本文針對當前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經濟責任審計原則進行總結歸納,同時對高校構建經濟審計模式進行重點研究,旨在探討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意義,護航高校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等院校;經濟責任審計;審計模式
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加強人員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反腐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教育投資力度明顯加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了發多種渠道融資教育經費的現象。由此可見,在高校管理中加強經濟審計十分有必要。但是結合實際發現,我國高等院校在經濟責任審計上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院校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快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構建。
一、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查發現,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在經濟審計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對審計工作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同時還影響審計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因而需要高校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于高校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下文主要從審計方式、審計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離任審計較多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不少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主要以離任審計形式為主,離任審計一般都是先離職后審核,這種模式主要與我國的干部選拔和任用模式有關。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是審計責任人已經調任或離職時,需要相關部門向審計部門對經濟責任審計予以委托。這種先離后審的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還無法充分體現出審計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
(二)審計效果不佳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部分審計都是以離任審計為主,所以審計效果和工作質量并不高。對于這種審計一般是由相關部門上報離調責任人,之后由組織部門下發審計委托,最后由審計部門進行資料收集并入駐審計。對于高校,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學校內部干部集中調整和調離任后,有關組織部門才對審計部門進行統一審計委托提交,且要求審計部門在短時間內做好相關的經濟責任審計。這種流程模式,使得審計部門無法對工作計劃進行主動制定,只能被動接受和進行審計工作,從而嚴重影響最終的審計質量和效果。
(三)評價隨意性大
高校在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充分體現出高校在此工作中缺少較為統一的審計規章與科學合理的審計制度。在處理較為復雜的審計委托時,無法做到得心應手。另外,審計人員在處理審計項目時,也沒有統一的工作標準和流程,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憑借自身經驗和主觀意識進行。
(四)審計工作主動性不夠
在當前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流程中,主要是由組織部門進行委托,審計部門以小組形式進行審計,由此能夠看出審計部門處于被動服從狀態,只是根據具體安排進行工作,這也導致審計工作的開展無法改變固有審計模式的影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應該以預防為前提,對重點環節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也就是從根本上控制問題發生。對此,需要相關人員不斷提高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正確認識科學進行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二、經濟責任審計原則
(1)依法審計原則。所謂的依法審計就是指相關人員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要根據《審計法》的相關規定進行。(2)客觀公正原則。就是在審計工作中要體現出公平原則,充分考慮證據的真實性和充分性。此外還要注重審計資料與經濟責任人的核對,期間要確保審計的獨立性。(3)重要性原則。一般情況下,經濟責任審計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且涉及比較多的審計內容,需要審計人員關注重要審計事項。(4)謹慎性原則。因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審計人員在工作中更為客觀和謹慎,對工作失職和瀆職之間的界線要有清晰的認知和把握。(5)實事求是原則。從整體上看就是針對審計問題要做到不隱瞞、不姑息、不夸大和不回避原則,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根據各地情況進行適當變通,不僅要做好審計全面清查工作,同時還要考慮到各個單位的不同情況,確保審計結果的真實性。
三、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構建策略
為了做好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構建,高校首先要結合自身實際,然后對現有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經濟責任考核體系和經濟責任設計職能進行完善和確定,切實提高院校審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滿足當前經濟發展要求。
(一)健全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對于當前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問題,需要通過建立統一合理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予以解決。在傳統審計制度中只有離調任審計的相關內容,為了對高校現有的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進行完善和優化,高校首先要以制度為主,明確各項原則,特別是要明確任中、離任和調任的審計模式,從而為后續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保障。在任前審計中,相關人員需要對重點崗位的選用和干部調任的升級予以足夠重視,任中審計則需要關注群眾反映比較多的干部,而離任審計則要重點圍繞人事變動進行。
(二)制定完善的經濟責任考核體系
之所以加強經濟責任考核體系的制定,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主觀因素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影響。為此,各大高校在此環境下要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出符合需求且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體系。結合實際,當前高校人事格局主要由三個部門組成,分別是行政管理、學校相關經濟實體和教學院系。應以這三個部門為主,制訂出相應的考核標準和體系,確保考核體系充分體現各個審計層面的需要。
(三)確立經濟責任審計相關職能
與普通審計工作相比,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重點在于財務收支和離調任干部的績效審計。針對其在任期間進行調查,通過群眾反映和相應的經濟責任審計會的形式,可在無形之中提升干部工作效率和質量。
四、經濟責任審計具有的重要意義分析
(一)擴展經濟責任審計職能
隨著新審計理論的出現,也就是免疫系統審計,對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簡單來說就是在人員原先的職能上,更加注重經濟責任審計的預防職能。為此,在開展經濟審計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多個環節,具體包括審計監督,落實離任、任中審計等。這種方式不僅有效改變了傳統單一性的審計模式,還在擴展經濟責任審計職能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切實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效率
所謂經濟責任審計,就是在原先內部提交審計,并由組織部門委托審計,而審計部門現有的基礎程序模式增加了新的單位。根據單位具體情況,按照公平、科學原則制度出本年度的審計計劃,對其中涉及的各項責任作為績效審計,并將其與任中、調離任審計進行有效結合。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避免重復性審計項目的審核,還能極大地節省項目審計的成本和時間,從而有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效率。
(三)進一步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
基于現代化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將經濟責任審計納入干部審核中,切實提高審計人員在工作中的時效性和利用率。同時在高校管理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干部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增強管理人員的自律性,全面認識經濟責任審計意識的重要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必須足夠重視,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樹立正確認識,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本文通過對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深入分析,認為高校在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構建上可從健全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制定完備的經濟責任考核體系、確立經濟責任審計相關職能等方面進行,保證審計工作開展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李寶星.黨領導下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嵌入式審計模式及實踐研究[J].理財,2020(09):24-26.
[2]王靜.“三個清單”審計模式在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3):3616.
[3]邱櫟翰.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協力式外包模式的研究[J].會計師,2019(23):51-52.
[4]方玉華.廉政建設視角下的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J].商情,2020(44):230.
[5]楊誠,蔡俊杰,李娟,等.高校中層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研究——基于W高校2018年離任審計項目[J].財務與會計,2020(13):47-50.
[6]郭賽玉.新常態下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機制構建探析[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4):107-110.
[7]劉寧博.陜西省屬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改革創新強化黨內監督研究[J].審計與理財,2018(05):42-44.
作者: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