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部審計水平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以2010年至2012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為樣本,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賦值量化了內部審計水平,并采用會計指標衡量了企業績效的高低,以此來檢驗內部審計水平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兩者呈正相關關系,從而為內部審計水平功能有利于企業價值增值提供了經驗數據。
[關鍵詞]
內部審計;企業價值;上市公司
1引言
2009年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新版《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重新定義了內部審計,第一次提出了“增加組織價值”的概念。我國最新修訂《中國內部審計準則》(2014版)中基本準則也提到內部審計的最終目標是增加價值。迄今為止,國內外大量文獻探討了內部審計為公司帶來價值增值的方法和途徑,其中多以規范性研究為主,這說明了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在理論上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充分肯定。但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是否得以發揮,尚無充分的經驗證據,因此本人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試圖用經驗證據回答內部審計是否具有價值增值功能的問題。
2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隨著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企業價值增值功能也隨之明顯,王光遠(2006)、劉國常和郭慧(2008)、沈維成(2011)、蔡春、蔡利、田秋蓉(2011)、孫雙全(2012)、DouglasFPrawitt(2009)等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指標量化內部審計水平,均得出內部審計能夠顯著提高公司績效的結論。但由于內部審計水平和企業績效的衡量方法、選取樣本的不同,程新生和張宜(2005)、耿建新(2006)等研究發現,內部審計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由于我國內部審計發展較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研究結論。本文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內部審計水平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以期采用實證研究方法來彌補前人研究的缺陷,并探索適合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發展道路。因而提出假設:內部審計水平越高的企業,企業績效越高,從而為內部審計功能有利于企業價值增值提供直接的經驗證據。
3研究設計
3.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隨著2004年中小企業板的推出和2009年創業板的正式啟動,本著準確而謹慎的原則,本文選擇2010年至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相關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和巨潮資訊網公開披露,剔除金融保險行業公司財務數據的特殊性,一共獲得2220個樣本,并采用Stata12.0對本文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3.2內部審計水平的度量要完善內部審計,必須從公司治理結構入手,才能夠使內部審計增加企業價值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因此本文采用獨立董事占全部董事的比例、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責范圍、內部審計部門的隸屬機構、內部審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這4個指標來作為內部審計水平的替代變量,通過對這4個指標賦值加總來度量內部審計水平高低。第一,獨董比例,用以反映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程新生等(2007)對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實證研究后發現,獨立董事人數占總董事人數比例越高,其對企業財務質量控制效果越顯著。因此本文選取公司獨立董事占全部董事的比例數據來度量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以此作為內部審計水平高低的判斷依據之一。第二,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責范圍,用以反映執行管理層對內審部門的支持程度。郭慧(2010)根據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的實際情況,把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責劃分為財務合規性審計、專項審計和內部控制系統評估與咨詢三類。鑒于前人的研究文獻,本文也采用這一劃分標準,同時為了降低主觀判斷的影響及與其他指標保持一致,故本文將內審部門擁有上述三類職責的數目除以3得到的結果作為其賦值的標準。第三,內部審計部門的隸屬機構,用以反映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內審部門在組織中形成兩種隸屬關系模式,由公司總經理或財務負責人分管的隸屬于管理層,由監事長分管或向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報告的隸屬于治理層。隸屬于治理層的關系模式可以使內審部門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易于發揮審計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本文將隸屬于治理層的賦值為1,若隸屬于管理層的則賦值為0。第四,內部審計部門的勝任能力,用以反映內部審計制度的健全性。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能夠改善公司財務控制,因此一個企業內審部門的勝任能力,可以通過企業是否具有良好的內部審計制度公告來衡量,而一個有效率的內部審計部門將離不開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內部審計人員,以能夠及時發現內部控制漏洞。如果在公告全文的上市公司制度中,當年有內部審計制度或者公告中有體現公司配備了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內部審計人員,則當年及之后年份賦值為1,之前年份賦值為0。第五,內部審計水平的合成。本文通過四個指標來衡量內部審計水平的高低,具體由獨董比例、內審部門的職責范圍、內審部門的隸屬機構、內審部門的勝任能力的賦值相加得到,記為IAQuality。若得到的數值越大,則表明該公司的內部審計水平越高。
3.3公司績效高低的度量關于因變量公司績效的衡量,常用的指標有托賓Q值、經濟增加值EVA、凈資產收益率ROE和總資產凈利率ROA等。但托賓Q值要求成熟的、有效率的股票市場,而EVA鑒于其短期性和絕對性,因此在國內的實證研究文獻中都不可取。ROE是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進行首次公開發行、配股和特別處理的考核指標,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而總資產凈利率ROA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體現出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這兩者均能準確地反映股東權益資本所創造的收益,更符合國內股市行情,故本文選取ROA和ROE衡量公司的經營業績,以此度量企業價值的高低。
3.4控制變量資產負債率是資本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本文選取LEV來控制公司的償債能力對公司績效高低的影響。營業收入增長率=(本年營業收入-上年營業收入)/上年營業收入,我們將其定義為Growth,預計與公司績效正相關。處于成熟期的公司績效會相對穩定,衰退期會有所下降,因此選取上市年限作為企業績效的一個控制變量,定義為Age,但關于上市年限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則無法預計。
3.5檢驗模型我們的目的是檢驗內部審計質量與公司績效是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為此,我們分別以ROE和ROA指標為因變量,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檢驗模型來考察內部審計水平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模型設定如下:ROA=α0+α1IAQuality+α2LEV+α3Growth+α4Age+ε1(1)ROE=β0+β1IAQuality+β2LEV+β3Growth+β4Age+ε2(2)
4實證結果與分析
4.1相關性分析從表1中看出,ROA和ROE具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而ROA、ROE與內部審計水平在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這與我們的假設相符。ROA、ROE與Growth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但與LEV和Age顯著負相關,這可能是剛上市的公司,獲利能力較高,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的緣故。同時,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大多數小于0.4,因此不存在顯著地共線性關系,可直接用于回歸模型。
4.2多元回歸分析從表2中看出,ROA、ROE與IAQuality均在1%的水平上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再次驗證了我們提出的假設。此外,企業績效指標與LEV在1%的水平上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與Growth在1%的水平上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說明企業績效指標與這兩者關系是很密切的,選擇兩者作為控制變量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另外我們發現,ROA、ROE與Age關系均不顯著,而在相關性分析中兩者是相關的,這可能是由于我們選取的樣本中近一半是來自處于創業期或者成長期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上市時間較短,而對線性回歸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4.3穩健性檢驗分析為了提高結果的可靠度,本文將內審水平中4個指標的賦值之和通過取自然對數的方式并加入控制變量進行了穩健性檢驗分析,最大程度地保證結果的真實可靠性,最終得出的結果與我們提出的假設相一致。
5研究結論及局限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對內部審計水平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檢驗結果完全符合本文提出的假設。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提高內部審計水平有助于改善企業經營業績,并為實現企業價值增值提供了經驗證據,這對引導我國中小上市公司完善內控制度、合理設置內審機構、恰當配備內部審計人員、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及政府部門進一步完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提供了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國常,郭慧.內部審計特征的影響因紊及其效果研究———來自中國中小企業板塊的證據[J].審計研究,2008(2):86-91.
[2]沈維成.論內部審計與企業價值[J].中國內部審計,2011(8):32-35.
[3]蔡春,蔡利,田秋蓉.內部審計功能與公司價值[J].中國會計評論,2011(9):283-300.
[4]孫雙全.論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增值效應[J].財會研究,2012(22):50-54.
[5]程新生,張宜.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模式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05(1):70-74.
[6]耿建新,續芹,李躍然.內審部門設立的動機及其效果研究—來自中國滬市的研究證據[J].審計研究,2006(1):53-60.
[7]郭慧.內部審計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研究[J].財會月刊,2010(33):74-76.
[8]楊秀琨.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5(27).
[9]徐彩霞.淺議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督管理的重要性[J].中國市場,2014(25)
作者:吳春燕 單位:湘潭大學 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