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內部審計質量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編制規范的審計報告,確保審計質量
審計報告是結束現場審計后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就審計發現進行充分溝通后,做出審計意見和建議的書面文件,是整個審計過程的總結性成果。只有重視審計報告的編寫質量,才能真正提高審計質量。在審計報告撰寫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應該對審計工作記錄、審計方案和審計底稿的一致性進行核對,以避免存在審計程序不恰當而導致存在重大風險的問題未被發現。審計報告應以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并建立在詳實完整的審計工作底稿的基礎之上。對審計發現問題的定性要準確,并且有準確適當的評價依據,如法律法規、企業內部管理辦法等。審計報告的問題定性要準確,審計意見要公正、客觀、實事求是,文字表達要嚴謹,經得起推敲。對于審計發現的與關鍵業務流程相關的重大問題要認真進行加工提煉和總結分析,并上升到企業管理及制度流程層面,充分發揮審計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針對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經過總結提煉對被審計單位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
2督促對審計結果的運用,是審計質量控制的保障
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建議的落實整改、對審計結果的有效運用是審計質量控制的最后一環,也是審計成果的最后體現,不能流于形式,因此要將后續審計列入年度審計計劃,并詳加說明后續審計的必要性。進行后續審計的時間不要間隔太遠,一方面,會使審計單位消極對待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使管理者失去緊迫感;另一方面,生產經營活動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后續審計開展得不及時,將會使審計結論失去應有的作用。
上面從審前準備、審計實施、報告編制、審計結果運用四個方面對審計質量控制進行了簡單闡述,它們各有各的控制重點,但它們又同時共同組成了審計質量控制的一個鏈條,在這個鏈條中,每一個審計人員都是關鍵的一環??傮w來說,審計人員應該重點秉承客觀性、專業勝任能力和創新性三個原則。
3.1審計人員應具有客觀性客觀性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嚴格按照審計方案進行審計,對于例行的審計工作不能忽視,如核對總賬明細賬是否相符、賬實是否相符、物資盤點等,不能只靠個人感覺來判斷所審事項是否存在問題,必須要抽查足夠的審計樣本,不能以點代面;對待問題要深查細究,透徹地了解、掌握被審計單位的真實情況。同時,發現問題后要如實報告,這是審計部門能否提出合理建議,做出正確結論的關鍵,也是對審計人員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要求。
3.2審計人員應具備所從事審計領域的專業勝任能力企業要對審計人員進行持續的專業培訓和后續教育,逐漸地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以保證全體審計人員能夠隨時掌握與更新履行其職責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并不斷提高熟練程度;同時還應建立系統的、規范的晉升通道,通過切實可行、優勝劣汰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達到合理優化審計資源,提高審計質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
3.3審計人員應具有創新性創新性要求審計人員要有與時俱進的審計思路,并且要掌握先進的審計方法,并能在審計中得心應手地加以運用。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與技術環境正在快速的變化中,傳統的審計方法和審計思路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審計工作的需要,這就對審計人員的創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結合審計環境不斷創新并嘗試新的審計思路,不斷提高審計技術,對能夠提高審計效率及效果的計算機輔助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同時審計人員之間以及與公司其他管理部門、業務部門之間要多進行溝通交流,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知識。通過借鑒與創造的完美結合,實現審計思路的拓展和審計方法的創新。
由上可見,審計質量控制涉及到審計工作的方方面面,貫穿于審計的各個階段,是一項規范化、系統化的工程,審計質量的高低是多種因素復合在一起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在審計中,各個層級的審計人員在審計的各個環節都要以控制審計質量為出發點,將審計質量視為審計工作的靈魂和命脈,從審前階段到后續審計階段都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審計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只有提升對審計質量的重視程度,才能真正地去規范審計人員在各階段的行為,力爭將每一個審計項目都做成樣板,做成精品。
作者:張靜單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審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