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新形勢下開展文明審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明審計是指國家審計機關及其審計工作人員,在實施審計項目的過程中,依據《憲法》 和《審計法》中相關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序,遵照審計職業道德和行業文明禮儀規范,按照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人性化原則,依法查處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反映個人內在素養、外樹審計隊伍形象的一種優秀自律行為。
文明審計的意義
文明審計,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將在今后審計事業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文明審計是新形勢對審計工作的客觀要求
審計監督最終目標是對各類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進行查處,維護經濟秩序,使我們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到侵害。“文明審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如果審計工作不能做到積極開展“文明審計”,而是居高臨下、傲慢、橫沖直撞,方法過時固守陳規,就是一種不和諧的現象。既沒有堅持以人為本,也不是審計應有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必將失去堅實的群眾基礎。
2.文明審計是有效提高審計質量的客觀要求
審計機關的產品是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審計自身形象及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的威信。因而,如何有效提高審計質量,就成了永恒的話題,常審常談常出新的話題。要想取得較高的審計質量,被審計單位的配合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取得被審計單位積極、主動、負責的配合,全面取得審計必須的相關資料,才能了解基本事實,抓住審計重點,尋找突破口,順藤摸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具有可執行性的建議,才能寫出血肉豐滿、有理有據、高屋建瓴的審計報告,令被審計單位心服口服。然而,被審計單位的認真配合,一方面來自于他們的主觀素質,更多的則來源于審計中的文明從審。審計人員只有提高自身修養,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始終把“文明”二字當作審計的開路先鋒,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謙虛謹慎,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說話、辦事講究方式方法,不卑不亢,與被審計單位友好平和相處,達成正常的工作關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促進,才能贏得被審計單位的尊重、配合與支持,為切實提高審計項目質效夯實基礎。
3.文明審計是進一步提升審計影響力的客觀要求
審計機關成立以來,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及審計員工嚴格按照《憲法》以及法律賦予的權限,全面推進審計“國民經濟衛士”的功能實現,力爭做到依法審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查處了大量違法違規問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現今的社會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國家、社會各界及人民群眾對審計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對審計的期望也日益增長,這既給審計事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又給審計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從審計本職工作履行發展現狀來看,衡量審計監督職責履行是否到位的標準不僅僅是查處問題、收繳違規資金,從另一個角度看,僅是審計效果的表現形式之一。不斷進步出新的社會,審計的權威性、威懾力、影響力,僅僅靠查出多少問題、收回并向財政上繳了多少違規資金,是難以為繼的。豐碩的成果,再加上良好并井然有序的文明審計行為,形成更規范嚴謹的新樣貌,審計事業才更具有生命力。
對文明審計的探索
那么,在當前的新常態下,如何進行文明審計呢?筆者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索。
1.依法實施審計,是文明審計的靈魂
只有依法審計,才能使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各級審計機關的廣大審計人員要深刻建立依法審計、依法監督的思想,不折不扣地依據憲法和審計法賦予的各項職權與責任,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嚴禁越權執法。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執行,堅決依據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開展工作,確保審計項目程序合法、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評價客觀、處理恰當。(1)加強基礎法制教育。“打鐵必需自身硬”,依法審計,自身的法律素質必須過硬。應重視學習《審計法》等專業法律法規及《審計機關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審計機關文明禮儀公約》等相關知識,從理念上強化審計人員文明審計的意識,切實提升廣大審計從業人員自身的法律素養。領導帶頭執行陸續出臺的審計新規范,整章建制,保證各項新規范的落實。(2)嚴格依法實施審計。應狠抓“三個環節”:一是嚴格審計執法程序,規范發放審計通知書、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等審計行為;二是實行審計執法公示,在審計具體項目時要將審計依據、實施重點、項目節點、工作紀律、審后結果、舉報途徑等要素在被審計單位張貼公示,確保審計行為公開、公平、公正,實現文明審計;三是加強審計執法檢查,重點檢查執行審計程序的合法性、審計取證的規范性、審計事實的真實性和審計定性的準確性、審計評價的客觀性和恰當性、適用法律法規的準確性等,保障審計執法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2.構建和諧關系,是文明審計的保證
筆者認為,構建和諧關系,有兩層含義:一是努力構建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單位的和諧關系,二是努力構建審計機關與群眾的和諧關系。首先,與被審計單位建立平等且有理有節的關系,是文明審計的有力保證。審計的實施,是一種互動雙贏的過程。一方面,要嚴格依法執審,履行監督職能,擺正位置,客觀公正,嚴謹細致,廉潔自律,尊重他人,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注重溝通,態度誠懇,寓服務于審計監督之中。另一方面,通過細致的工作,促使被審計單位針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各類問題以及提出的中肯意見建議,采取有效措施,逐一整改到位,以求審計之后遵章守紀、改進工作,提高經濟效益。其次,構建與群眾的和諧關系,是文明審計的深入體現。只有全心全意依靠群眾,與群眾建立和諧的關系,文明審計才能得以深入地進行,才不至于成為一個響亮而空洞的口號。審前,嚴格按照規定張貼審計公示,有利于開展審前調查、獲取審計線索、確定審計重點;審中,對于上訪、舉報相關情況的群眾,堅持以文明的態度開好懇談會,誠懇聽取群眾的呼聲與建議;審后,對于有上訪行動的群眾堅持開好文明回訪會,向他們說明審計結果,給他們一個真實而負責的交代,力爭做到以理服人,以事實說話,以事實說服人。
3.堅持廉潔從審,是文明審計的基石
廉政建設,向來都是審計工作的“高壓線”和“生命線”,而堅持廉潔從審,則是審計人員的不渝信念,只有切實做到“八不準”工作紀律、“四嚴禁”工作要求,才能從根本上真正建立國家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為文明審計夯實基礎。廣大審計人員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握“立審為公、執審為民”的中心思想,把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牢記心中,自覺將自己的言行納入黨紀政紀的監督和法律的制約之下,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審計機關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審計業務工作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全面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對審計提出的要求,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可以結合“5•10”思廉日等節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突出對審計組的廉政監督,進一步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領域廉政風險點,落實加強風險點的控制措施;也可以通過集中現場教學、展示反面素材等方式,時時敲響廉潔審計的警鐘;還可以堅持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聘請行風監督員,定期向他們通報工作情況,取得他們對審計的支持與擁護,提出有助于提高審計效率及質量的各種建議和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創新審計模式,是文明審計的源泉
縱觀歷史長河,我們可以看到,創新是文明的源泉和動力。在新形勢、新任務、新常態下,因循守舊等一成不變的審計做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審計要求,唯一的選擇就是自我加壓、自主創新,在創新中謀求新的發展。審計模式的出新永遠是審計事業向前發展的推手,積極探索和創新審計模式和方法是文明審計的拓展體現。只有抓好審計理念探索、審計方法探索、審計管理探索,才能鞏固文明審計的成果,更好地發揮審計的監督及為經濟保駕護航等多種職能,令文明審計的成果香飄神州大地,惠及全社會。(作者單位:南通市崇川區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作者:黃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