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預防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有效提高會計信息及其相關資料的可靠性
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和可靠,會計資料是否完整真實,直接影響到CPA的審計工作環境,審計工作環境要得到改善就必須使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和相關資料真實可靠,這樣才能有效提高CPA的審計報告質量,從而減少審計風險的發生概率。新《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是本單位會計信息的主要責任人,嚴禁單位負責人誘導、指使和命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弄虛作假,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各種行為。一旦查處,將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并且五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這些規定為CPA審計的社會環境的改善創造良好基礎,另外,還應當在加強企業內部的相關職責監督機制的同時,不斷加強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共同作用,為CPA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盡可能地保證CPA的超能獨立
要使CPA審計工作真是可靠完整,就必須要求CPA在審計時保持獨立,這種獨立越超能越好,使其不受被審計單位及其相關領導的影響、不受所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不受其他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完全有效地按照審計準則和要求去審計。其中一點就要求會計師事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慢慢減少其對被審計單位的依賴和控制。另一方面要求公司逐漸改革治理結構,逐步建立監督權與管理權的分離,使CPA的聘請嚴格按照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不受管理者和領導者的控制和制約。最后,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減少對審計工作的干預,讓CPA公正客觀地進行審計工作,不斷降低CPA的審計風險。
三、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管理
(一)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全面質量控制
1.較強審計業務委托書簽訂之前的準備工作。CPA在與被審計單位簽訂審計業務委托書之前,必須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因素進行合理的評估和測量。這些風險因素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領導層面和被審計單位整體兩部分。然后結合CPA自身的審計業務能力和水平,合理判斷適合適應做這項審計業務,如果能力有限,就要學會拒絕,只有準確有把握能做好這項審計的前提下,才能與被審計單位簽訂審計業務委托書,不管是什么業務的審計,都必須與被審計單位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2.合理安排審計人員的分工和各項職責任務。做好一項審計工作,發表合理真實的審計報告不僅要CPA具有較強的審計業務知識和能力,而且還應當合理安排其他相關審計人員的工作和他們的職責任務。在審計前,應該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加以研究和評價,合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策略,會計師事務所要加強對CPA審計工作的監管,對其他審計人員要求也要嚴格。
3.監督和指導CPA審計業務的整個過程。會計師事務所在承接業務后,應當及時對審計的整個程序和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必須由管理層對項目組進行統一的信息溝通、業務督導和質量控制。會計師事務所對審計項目的監督和指導的方式很多,主要有經費預算、網絡技術、內部組織架構等。
(二)全面引入審計風險管理模式
對CPA審計風險管理模式的選擇和引入主要表現在:對事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對事前審計風險進行控制和對事后審計風險進行評價三個方面。一是對事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業務前,必須對被審計單位正在面臨的風險或者潛在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詳細地分析和判斷,以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在此基礎上制定與被審計單位相適應的審計計劃和審計策略。二是對事中審計風險進行控制。合理選擇能夠減少審計風險的方法和審計技術,制定有效審計程序去轉移、規避和減低審計風險。三是對事后審計風險進行評價。在整體審計結束后審計報告出具前,應該對審計風險及其所做工作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檢查和評估,對有問題的審計工作應該及時修正。
(三)科學合理選擇被審計單位
科學合理地選擇好被審計單位是CPA審計風險的直接影響因素,因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是增強初次申請股票上市公司審計的風險意識。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能讓股票上市說明企業的經營情況良好,股票市場穩定。但是有些企業為了股票上市不折手段,編制虛假的財務會計報表,這樣的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就一定要嚴格把關,科學謹慎地選擇和什么樣的客戶達成審計協議書。二是初次接受委托時,應查明被審計單位是初次進行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還是變更了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委托。并查明詳細原因。三是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領導層的可信賴程度。會計師事務所在承接審計業務時,應對審計單位領導層進行深入的了解,如領導層的經營方式、經營思想、如何對待和控制經營風險等等。
四、提高注冊會計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恪守獨立、客觀、公正原則
1.堅持獨立原則。CPA在開始執行審計工作到出具審計報告,發表審計意見的整個審計業務中,必須保證不管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獨立于被審計單位和其他機構。除此外還必須在外界人士面前呈現形式上的獨立,只有這樣才會得到社會公眾的信任。
2.堅持客觀原則。要求CPA在執行整個審計業務過程中,必須實事求是,不摻雜個人的主觀意愿,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更不能為被審計單位或其他機構的意見所左右;必須對相關事項進行全面的調查、判斷和意見的發表;必須不以個人的好惡或成見、偏見行事,做到審計結論有理有據。
3.堅持公正原則。CPA應當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不以損害一方利益為條件而使另一方面受益,即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二)不斷提高審計業務的專業勝任能力
1.CPA應該全面掌握會計、審計、法律和經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應該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高水平的職業判斷能力,能客觀公正地做出專業判斷、依法審計。
2.CPA應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積累和創新,并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作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3.CPA應該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分析、判斷、預測經濟活動的能力。要經常翻閱和細讀與審計業務相關的書籍和專業雜志,提高同審計工作相適應的思想素質、業務技能和文化水平,從而達到主動控制風險的目的。
(三)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態度和加強審計業務的職業關注
1.CPA接受委托執行業務,應保持認真與謹慎的態度,并且負有恪盡專業職守的性格和能力。
2.應保持應有的專業懷疑態度。用職業懷疑態度去設計審計程序。通常情況下對應收賬款的函證,回函是確認應收賬款真實存在最有效、可靠的審計證據。如果客戶對被審計單位的詢證函視為例行公事,蓋章應付了事,應收賬款的函證就達不到其目的。
3.增強審計風險的職業意識。CPA應從自身出發,增強執業風險意識,加強執業過程中的全面質量控制,嚴格遵循職業道德和專業標準的要求執行業務,出具報告,降低審計風險。
作者:李紹杰單位:哈爾濱市阿城區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