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控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行業起步較晚,經驗不足,配套的審計風險防控體系還不健全,亟待優化完善。尤其是近些年來屢屢出現的財務造假事件,正是由于審計風險防控能力不足導致,進而影響到審計工作質量,影響社會對整個行業公信力的認可。面對日益復雜的經濟活動,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促進行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加強審計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增強審計風險防控能力是必然選擇。加強對其研究,便于積累經驗,為后續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幫助。
一、審計風險防控的重要性
審計風險,其本質上是指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存在重大錯報和漏報問題,注冊會計師在開展審計工作后存在發表不恰當意見的可能。從理論角度來看,審計風險包含控制風險、固有風險以及檢查風險幾種。就三者的關系來看,把審計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情況下,檢查風險同固有風險、控制風險綜合水平成反比例關系,固有風險、控制風險一般情況下與被審計單位直接相關,檢查風險則是注冊會計師能夠把控的。實際工作中,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審計風險貫穿于審計的全過程,包含業務承接、審計計劃和具體審計等多個環節;同時審計風險還具有不確定性,審計人員的相關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審計風險的把控能力。審計風險一旦發生,簽字注冊會計師可能無法繼續執業,會計師事務所可能無法繼續開展業務,整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聲譽也將受到打擊,社會公眾對行業的認可度將大打折扣,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無法滿足新階段經濟發展的需要,無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基于此,提高審計風險防控意識,加強審計風險防控是勢在必行。
二、導致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產生的因素
(一)社會法律因素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明確了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等各方需要直接承擔的法律責任。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專業的中介機構,出具的報告具有獨立、客觀、公正的特點,所出具的報告被廣泛參考使用,影響的面比較廣,注冊會計師在執業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把控好審計風險,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就有被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法律風險,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會受到影響。
(二)被審計單位自身因素
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控制風險的水平。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內控比較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網站了《上市公司2019年執行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情況藍皮書》,《藍皮書》指出,2019年度共有36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總體披露占比95.99%,其中3513家內部控制評價結論為“整體有效”,占比為96.46%。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2020年全省市場主體相關數據,截至2020年年末,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384.85萬戶,其中:各類企業616.78萬戶,個體工商戶763.02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5.05萬戶,分別占比44.54%、55.10%、0.36%。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主要還是中小企業。雖然財政部門了相關內部控制規范要求中小企業參照執行,但是沒有做強制性要求,也沒有未參考執行的相關處罰措施,中小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動力不足,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一般比較薄弱,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導致所提供的財務報表存在錯報或漏報的風險水平比較高。另一方面,被審計單位為了達到特定目的,存在故意隱瞞企業真實情況的強烈動機,比如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為了達到年初設定的經營業績目標,會計粉飾銷售收入、費用支出等關鍵指標;為了取得銀行貸款,美化財務報表相關數據;為了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標,會計粉飾高新產品收入等關鍵數據,這些情況會大大增加審計風險。
(三)會計師事務所自身因素
其一,合伙人風險防范意識不強,內控不完善。根據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的關于4起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的通報及近兩年廣東省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檢查情況通報: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存在個別會計師事務所允許其他單位以會計師事務所名義承辦業務;與中介機構合作方式開展業務;合伙人各自對外承接開展業務,未交叉復核;業務檔案管理不規范;冒用注冊會計師簽名等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出有些合伙人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風險防控意識不強,內控形同虛設,沒有樹立起以防控審計風險為導向,以提升審計質量為導向的事務所文化,導致上行下效,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走馬觀花,審計程序流于形式,審計風險得不到有效防控,越積越多,可能會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經營失敗的導火索。其二,審計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從不同的招聘網站的審計人員招聘信息來看,審計助理一般要求是大專及以上學歷,工作經驗1-3年。在人員需求的旺季,事務所會通過招聘實習生的方式來解決用工需求,沒有經過崗前培訓直接上崗。助理人員的薪酬偏低,工作內容比較繁瑣重復,晉升的機會比較少,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從業人員的經驗不足,綜合素質整體不高,在審計過程中誤判的概率很大,比如抽查的樣本不具有代表性,執行的程序不合理未能發現隱藏的風險,這些因素都會增加審計的風險。
三、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有效防控措施
(一)加強事前風險管控
加強事前業務風險管控,直接關乎到后續的審計質量,因此在承接業務時要進行業務可行性分析。綜合考量被審計單位委托目的、經營現狀和內控管理水平等方面,在此基礎上來權衡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專業能力和人才狀況,是否可以保證審計質量。在承接業務后,要求項目負責人依據審查細則同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充分交流溝通,動態調整和優化審計方案,并選擇合理的措施把控后期審計風險,保證執業質量,避免出現法律糾紛的情況,對于提升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形象有著積極作用。
(二)強化合伙人風險意識,構建科學合理的內控體系
強調合伙人的領導責任,合伙人對質量控制承擔最終責任。合伙人應當樹立起以審計風險為導向的審計理念和方法,以質量至上為導向的事務所文化,建立起以審計質量、風險防控等為關鍵指標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起適合自身規模的質量控制體系,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建立起相應的業務操作指引。成立質量復核委員會,并委派理論知識扎實,實戰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質量復核委員,一般項目由委員復核,對于高風險項目,經質量復核委員會集體討論決策。領導層身體力行,并通過培訓、研討會等方式在事務所傳達。合伙人培育質量至上的事務所文化,是防范審計風險,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提升,提升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知名度,促進事務所不斷做大做強,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方法。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提高合伙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認識。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沒有人才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會計師事務所要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中不斷做大做強,成為行業中的標桿,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其次建立人才培養教育專項基金。人才的培養需要經費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每年根據稅后利潤計提一定比例的教育基金作為經費來源,并且要求專款專用。第三,搭建與企業發展目標相適應的人才梯隊,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針對不同層次的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針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鼓勵相關人員積極走出去,參加行業協會高端人才培養選拔,參加行業新技術新方法技能培訓,參與行業交流會,培訓內部人員等;針對中層人員,鼓勵員工積極考取中級相關的證書,參加行業協會舉辦的培訓,參與企業內部的研討會等;針對基礎人員,鼓勵員工積極考取初級相關的證書,積極參與企業內部、行業相關的培訓,并通過老帶新和傳幫帶的模式打通各個環節有序流動。對于取得進步的人員給予適當的物資與精神獎勵,并在績效考核、薪酬增長及晉升方面等方面優先考慮,減少人員的流動。人才的成長給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為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升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防控能力,提高審計質量,促進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有效防范行業風險,提升行業整體審計質量,推動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師事務所所面臨的審計風險類型多樣,貫穿于業務的全過程。如果審計風險不斷疊加,風險會不斷放大,到一定程度會形成系統性風險,導致風險的不可控,甚至危及整個行業的信用風險。同時為滿足現階段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變的需求,會計師事務所行業應當有所作為,積極配合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服務的質量,同時有效防范化解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執業風險,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李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