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經驗及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精準脫貧是我國當前三大攻堅戰之一,打贏精準脫貧的攻堅戰對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審計機關作為政府組織機構之一,如何發揮審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是審計人員應當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闡述了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的經驗和現存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精準扶貧;審計經驗;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建議
一、引言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開始了精確扶貧政策的規劃,并推行精準扶貧政策。同年3月,在兩會代表團審議期間,強調要實施準確的扶貧,確定貧困目標,落實重要政策,進一步解釋精準扶貧的概念。2017年10月18日,在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18年3月19日在部長通道上,審計長胡澤君也明確提出審計機關要對貧困地區實現審計全覆蓋,嚴肅揭示挪用濫用扶貧資金、弄虛作假等問題,促進追責問責。2018年6月20日,胡澤君審計長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了《關于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發揮審計在精準脫貧中的作用,統籌兼顧審計全覆蓋與突出重點任務,揭示一些地方扶貧工作不夠扎實、有的扶貧政策落實不夠精準等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脫貧任務比較艱巨的一個省份,黨中央國務院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對其精準扶貧工作也投入了較大的精力,通過查看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和地方審計局的公告,可以發現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也積累了有效的經驗,但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仍存在問題。
二、廣西壯族自治區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經驗
(一)審計內容和重點不斷發展,由關注資金使用情況逐步拓展到政策落實情況表1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扶貧審計內容與重點變化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審計內容和重點由扶貧資金審計深入到扶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2015年9月,審計署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審計力度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大對精準扶貧等政策的審計;2016年5月,審計署印發《審計署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審計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的意見》,該意見中提出將檢查扶貧資金績效情況,檢查扶貧項目建設運營情況作為扶貧審計的重點;2017年1月,審計署印發《審計署關于印發地方審計機關2017年度應重點抓好的工作任務的通知》,要求加大扶貧審計力度,重點關注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的實施,提高扶貧資金績效,推動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審計內容和重點的深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積極貫徹黨和國家方針的一個表現,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關于扶貧審計的審計報告數量不斷增加,審計公告程度擴大表2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扶貧審計審計報告數量變化情況。由表2可以看出,2015年至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扶貧審計報告數量有了較大上升,特別是2017年較2016年有了很大增長。公共受托責任理論認為,在精準扶貧領域,人民群眾作為委托人將公共資產、公共資源等委托給政府統一管理,以更好地實現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但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人民群眾不能及時全面了解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這就需要有相關部門對政府的扶貧行為進行監督、鑒證和評價。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扶貧審計信息公開程度不斷提高,有利于減少信息不對稱,便于人民群眾對扶貧情況進行了解和監督。
(三)審計報告內容不斷優化,報告重點由微觀層面逐步向宏觀層面轉移表3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扶貧審計審計報告關注點變化情況。從表3可以看出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報告關注點由扶貧資金逐步轉向扶貧政策,這有利于審計機關從宏觀層面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扶貧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更加科學地分配審計資源,更好地發揮審計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四)統籌審計資源,多級聯動以形成合力精準扶貧績效審計涉及部門之多,范圍之廣,傳統的審計方式難以適應。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的實踐中,審計機關總結出以下方式:一是合理內部整合,打破不同科室的界限;二是加強橫向協調,加強同財政、紀檢等部門的聯系,發揮審計在扶貧領域的反腐敗作用;三是加強上下聯動,審計署和各地方審計機關要及時溝通審計情況。如柳州市審計局舉辦了2期全市扶貧審計人員培訓班,組織市、縣(區)審計局45名業務骨干,對7縣(區)開展扶貧審計或審計調查,取得較好的審計效果。
(五)審計范圍不斷擴大,逐步實現審計全覆蓋表4總結了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扶貧審計審計范圍的變化。從表4可以看出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審計的審計范圍由馬山縣、寧明縣兩個縣擴大到全區的扶貧政策,這與胡澤君審計長提出的對貧困地區實現審計全覆蓋的要求是相符的,有利于更加全面的揭示扶貧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發揮審計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
(六)積極深入基層一線精準扶貧政策涉及對象大都是基層群眾,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的實踐中,審計人員深入居民農戶,廣泛開展實踐調查,聽取群眾意見,掌握到了精準扶貧政策執行的相關信息和執行效果,為精準扶貧政策績效審計的順利開展提供的基礎。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派駐柳州市融安縣扶貧審計組在審計精準扶貧資金時,進村入戶走訪進行核實調查。在核實調查工作中,審計人員深入到融安縣的15個行政村進行走訪,詳細檢查了解水利設施工程、以工代賑工程等20多個扶貧項目建設及其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對項目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
(七)充分發揮大數據審計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的作用利用大數據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如通過建立統一的貧困戶信息的數據庫,審計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被扶貧人員是否符合相關認定資格。統一數據庫的建立,能夠提高審計人員獲得和使用數據的效率,便于審計人員科學分析數據,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如北海市審計局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利用大數據審計關聯匯集各類數據,將從扶貧辦、財政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單位采集到的信息導入審計分析數據庫平臺。然后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身份證這個關鍵字段關聯不同數據表,編寫了復雜的查詢語句,為發現審計線索提供參考依據;最后,利用大數據審計發現的疑點進行現場審查,尋找精準扶貧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問題。
三、廣西壯族自治區精準扶貧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發現的問題(1)精準識別階段。通過總結近幾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審計結果公告中有關精準扶貧績效審計部分,得出在精準識別階段,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沒有對扶貧對象的真實情況進行全面審查,導致非貧困人員通過編制虛假身份信息以騙取扶貧資金;二是識別過程監管不力,出現財政供養人員占用扶貧對象名額的問題。表5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來在精準識別過程發現的問題。(2)精準幫扶階段。在精準幫扶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兩種問題:第一,錯誤選擇幫扶項目,不能準確找到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對癥下藥,導致幫扶效果差,二是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幫扶措施不能落實到位。表6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來在精準幫扶過程發現的問題。(3)精準管理階段。在精準管理階段,審計發現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財政扶貧資金被騙取的情況嚴重,扶貧資金管理不嚴格;二是扶貧資金被截留、挪用的情況突出,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管不力;三是大量扶貧資金閑置時間長,導致項目進展緩慢。表7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來在精準管理過程發現的問題。
(二)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現存問題(1)精準扶貧績效審計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審計不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查看其審計廳公布的審計公告,只有少部分審計公告涉及到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披露,而且在涉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審計報告中,相關的敘述也無足輕重。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相對于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而言,經濟效益的審計具有更加明確的指標,審計也更加具有針對性,但如果要實現審計在精準扶貧政策領域的全覆蓋,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審計是必不可少的。(2)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結果社會公告程度不深入,對審計結果利用水平不夠。表8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近年的公告中有關扶貧審計的比例,雖然有關扶貧審計報告的數量在上升,但從表中可以清楚看到有關扶貧審計的審計公告數比例很小。此外,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官網上公布了《2018年審計廳幫扶點扶貧項目申報計劃表》,其中共包括48個立項項目,但在2018年的公布的審計公告中,至今仍沒有有關扶貧審計的審計公告。(3)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對資金較少的中小扶貧項目關注較少。現階段精準扶貧存在精準識別困難、扶貧范圍較廣等問題,精準扶貧績效審計同樣面對這些問題。審計人員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難確定精準扶貧的人員是否真正符合要求,從而也難以判斷精準扶貧政策是否實現了預期效益。而且,由于精準扶貧績效審計涉及范圍廣,審計難度大,加上審計力量相對薄弱,精準扶貧績效審計大都集中于資金量大的扶貧項目,對于扶貧規模較小的審計項目關注較少,不能對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實現審計全覆蓋。(4)審計機關人員專業分布不均,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表9總結2015年廣西省、市級審計機關審計人員專業分布情況。從表9中可以發現,廣西壯族自治區現在的審計人員大多數仍集中在財經審計類,而且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的審計機關中,計算機等專業的審計人員更是短缺,這對大數據時代的審計工作提出了一個很大的挑戰。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由于審計不僅包括精準扶貧資金的審計,還會涉及到扶貧項目工程審計等其他方面,這無疑會要求審計人員具備項目工程等方面的知識,但廣西壯族自治區現存的審計人員專業結構很難滿足精準扶貧政策績效審計的要求。(5)精準扶貧績效審計重事后審計,對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關注不足,沒有實現全過程審計。表10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近年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發現問題。從表10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從精準扶貧資金來看,還是從精準扶貧政策和項目來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仍是事后審計,其關注點仍是發現精準扶貧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前審計長劉家義在《論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一文中明確指出,國家審計具有預防、揭示和抵御的功能。在現階段,審計主要發揮的仍是揭示作用,其預防和抵御作用發揮的較少。但審計的最主要作用應是防止問題的發生,而不是發現問題。
四、廣西壯族自治區精準扶貧績效審計完善建議
(一)加大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審計,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經濟效益的評價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關注經濟效益的審計,這在無形中向負責扶貧工作的機關和領導人員傳遞著一種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重要的思想,這與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理念是不相符的,審計長胡澤君也明確表示要通過審計幫助領導干部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精準扶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一方面要關注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要結合扶貧地區的道路、互聯網等公共基礎設施評價精準扶貧政策的社會效益,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評價精準扶貧政策的環境效益。
(二)提高審計報告質量,提升審計結果的利用水平審計結果的應用一般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審計機關直接應用,表現為審計結果的公開,另一種是將審計結果傳達給其他相關部門。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審計機關一方面要改善審計報告的質量,使審計發現的問題能夠完整全面地反應在審計報告上;另一方面,審計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其審計發現的問題,使社會公眾能夠清楚地了解到,也便于群眾對精準扶貧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與此同時,審計機關要加強同紀檢和組織部門的溝通,使審計報告能夠成為他們提拔任免干部的依據之一,從而促使領導干部加大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視。
(三)整合審計資源,充分利用社會審計力量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扶貧地區分散,且大都集中在貧困山區,審計范圍較廣。而我國目前政府審計的人力財力等資源有限,難以對其實現審計全覆蓋。表11總結了廣西2011年至2015年廣西14個市審計局審計項目計劃數和審計人員數量。可以發現,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審計人員面對較重的審計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難以很好地面對每個審計任務。因此,審計機關要加大對社會審計力量的利用。社會審計的審計人員一般都經過專業機構的篩選和培訓,具有一定的專業勝任能力。在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的過程中,可以抽調部分社會審計人員參與其中,例如,對于涉及利用扶貧資金的企業,可以部分利用注冊會計師的工作,提高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四)加強審計人員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綜合業務能力精準扶貧績效審計涉及范圍十分廣泛,涉及學科數量也較多,而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審計人員仍主要集中在財務審計專業,可能很難適應精準扶貧績效審計的要求。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審計人員在計算機學科、工程學科、政治學科和社會學科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發揮審計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五)對精準扶貧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審計,實現全過程審計在目前的精準扶貧績效審計中,審計人員更多地仍是事后審計,這種審計方式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發現精準扶貧政策執行后存在的一些問題,但其未能發揮審計的全部作用。對于精準扶貧資金,審計機關一方面要評價資金的分配和撥付是否合理,另一方面要檢查資金使用管理方法是否健全;對于精準扶貧項目,審計機關要關注扶貧項目的申報和審核,將審計貫穿到精準扶貧項目的整個過程。
參考文獻:
[1]寇永紅、呂博:《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工作現狀及改進措施》,《審計研究》2014年第4期。
[2]耿娜:《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應用探討》,《財會通訊》2018年第4期。
[3]盧赟:《從審計全覆蓋的角度談扶貧資金的績效審計》,《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年第22期。
[4]楊寧生:《致力實現“三個轉變”推動扶貧審計取得新跨越》,《中國審計報》2018年8月22日。
[5]盧赟:《從審計全覆蓋的角度談扶貧資金的績效審計》,《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年第22期。
[6]凌濤:《精準扶貧問題及審計對策研究》,南京審計大學2017年碩士學位論文。
[7]王肖倩:《我國精準扶貧政策執行跟蹤審計評價研究》,蘭州理工大學2018年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沈俊 趙珊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