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教學模式創新的統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面向某個課程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
新世紀以來,面向某個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相關文章相對較少。除2009年發表4篇外,每年僅1~2篇或沒有。已發表文章中,接近一半的文章中的論點并無作者教學實踐做支撐。
(一)從所針對的問題分析,面向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主要針對以下問題現狀:(1)本課程與其他課程關聯不緊密;(2)課程實施上理論與實踐脫節,技能實訓與素能實訓脫節;(3)作為公共課的某個課程內容寬泛,考核標準過于籠統。值得注意的是,面向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已不僅局限于專業課,公共課也有所涉獵。
(二)從創新突破點分析,面向課程的新型實訓教學模式突破點有著較強的現實針對性。歸納其突破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項目選取。如崔煒榮的“以MBTI測試為主題的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模式”,針對現有的計算機基礎課知識點多、教學分散,課時緊張的現狀,提出以MBTI測試為主題貫穿整個教學的操作環節,從而實現教學相對集中,學生易于掌握的目標。(2)教學組織形式。如劉洋等提出餐飲服務課程的“延展式”實訓教學模式,針對原有課程理實難統一,技能實訓與素能實訓脫節的現狀,提出時間延展、內容延展的延展型、滲透型模型,使得學生的“理論學習滲透到技能操作,技能培養滲透到生活塑造,職業素養滲透到技能操作”。(3)目標設定。如李馨的“突出主體性的口才課”實訓教學模式,針對現有口才課課時緊張,內容過于寬泛的特點,提出教學目標上區分達標目標與理想目標,以此為突破口,實現口才課教學目標,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富有實踐性的全面創新。(4)教學策略。如戴華忠的“項目化課內實訓教學模式”,針對以往課內實訓教學只注重某項技能實訓,忽略與其它課程的系統關聯性的特點,提出將系統職教領域實訓以課程來分解任務,完成每門課程即完成一個任務,從而完成相關聯的所有課程即完成系統性實訓。(5)教學手段。如林亭提出的電子商務課程的“在線實訓教學模式”。
(三)從模式內容上分析,面向某個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主要包括:該課程的教學目標設定(任務選取),教學策略,教學流程,考評,教師角色(任務)。這些模式尚有不足的地方:(1)概念模糊。有些作者把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混淆。(2)模式內容不夠全面。基于不同的問題,創新模式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然而忽略任何一方面,勢必影響到模式的推廣或對其的學習。
二、面向某個專業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
新世紀以來,面向某個專業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占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的主體。創新模式中有90%結合作者親身實踐。從新模式所針對的問題分析,面向專業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主要針對以下問題現狀:(1)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2)實訓資源缺乏;(3)理實結合不緊密;(4)忽視效果考核;(5)師資培養薄弱;(6)教學科目缺乏關聯性;(7)校外實習對學生難以有實質提升。
(一)從模式內容分析,面向某個專業的實訓教學模式主要包括:該專業的專業標準,專業目標設定,專業內容確定,教學策略,教學實施(教學流程、教學管理、教學組織),教學考評,教師培養、管理、考核。
(二)從模式類別分析,新世紀以來,面向專業的新型實訓教學模式可分為: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模式,基于情境的實訓教學模式,基于產品效果的實訓教學模式,職教領域型的實訓教學模式。就業面向生產、加工的專業實訓教學模式多基于工作過程,就業面向需要與人溝通的專業實訓教學模式多基于情境,面向產品設計的專業實訓教學模式則基于產品效果,另外一些職教領域性強的專業實訓則需要多種要素共同起作用。
(三)從創新突破點分析,面向專業的新型實訓教學模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突破:(1)專業結構。以專業結構為突破點的創新型實訓模式在該類實訓模式占絕大多數。如尤惠芬關于軟件專業提出的“項目體驗式”實訓教學模式,將專業實訓內容分為若干個項目,以項目開發貫穿整個專業實訓教學。再如潘敏關于會計專業的“縱橫三結合”實訓教學模式,從縱向上將會計專業的實訓分為專業基礎實訓、單項技能實訓、職教領域技能實訓,橫向上分為手工模擬跟電算化模擬實訓。(2)專業教學策略。如竇艷的“交叉教學模式”突破性地將廣告設計與首飾設計兩個專業實訓教學以交叉、合作的方式進行,實現良性產學研。(3)實訓資源利用。如潘丹關于建筑專業提出的“遞進式項目輪訓”實訓教學模式,通過多班同時不同項目的輪訓,很好地解決了實訓資源短缺與學生實訓任務多的矛盾。(4)教學組織形式。如汪建云關于生物專業的“分步指導”實訓教學模式,通過半天采集半天鑒定的教學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自主探索能力。再如文韜關于飛機維修專業提出的“生產小組式”的實訓教學模式,單從命名上就能說明問題。(5)教學階段。如韓瑞亭關于藥品經營專業的“三階段,漸進式”實訓教學模式,提出“411”的教學階段,即前4學期的專業技能實訓在學校實訓室進行,第5學期崗位實訓,第6學期校外實訓基地輪崗訓練。(6)教學方法。如許瑞關于護理專業的“意念—角色扮演教學法為主體的”實訓教學模式從模式命名上就很能說明問題。面向專業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目前存在的問題與面向課程的教學模式有共同之處,此外還包括:(1)文章多基于實踐,未上升到理論層次。(2)模式設計忽略對教師工作量考核的考慮,導致現實層面難以操作。
三、面向職教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
新世紀以來,面向職教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占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的三分之一左右。2009年以來,面向職教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開始增加。縱觀新世紀以來的模式創新文,模式創新中結合作者實踐體驗與未結合者均占50%左右(詳見表5)。從新模式所針對的問題分析,面向職教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文主要針對以下問題現狀:(1)傳統教學目標一味追求體系化而沒有側重;(2)傳統課程對技能實訓的連續性不強,缺乏職業針對性;(3)傳統實訓同時段資源的承載能力與大班實訓不匹配;(4)教學設計遵循一般到特殊的規則,不符合職業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5)教學評價知識本位;(6)師資培養薄弱;(7)現有定崗實習企方占主導,不利于學生積極、全面發展。從模式內容分析,面向職教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實訓教學理念,實訓教學思路,課程改革,教學管理,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考核,實訓基地建設,師資要求及培養等。從模式創新類別分析,分基于某個專業或課程的模式跟超越專業與課程的模式。總體來說,前者占多數,其中以基于工學結合的模式創新為主體,同時包括基于情境的實訓教學模式如顧力平的“情境-達標”實訓教學模式、劉文社的“仿真模擬”實訓教學模式等。這類模式以實訓教學模式的某個要素為突破口,著重就模式中的某幾個要素進行闡述。超越專業與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占極少數。其中以王巍等提出的“原型目標流程”實訓教學模式最為典型。模式系統全面地論述了目標原型的涵義,模式構思,教學計劃,教材編寫,教學形式,實踐程式等。面向職教領域的實訓教學模式創新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模式內容不夠全面,體系不夠系統。基于不同的問題,創新模式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然而忽略任何一方面,勢必影響到模式的推廣或對其的學習。(2)部分模式重復現象明顯。尤其是基于工學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多數文章內容幾乎差別不大。(3)多數文章基于實踐探討,未上升到理論層次。
四、結論
與以往的實訓教學模式相比較,新世紀職業院校實訓教學模式研究有其獨特的特點:(1)教學邏輯上以任務為驅動。這更符合學生未來實際工作的邏輯以及實踐性教學的規律。(2)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及內在生成。(3)把教師培訓結合到教學模式創新要素中。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目前“雙師型”教師隊伍薄弱的難題,而且也迎合了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4)模式創新上以教學模式中的某個要素為突破口。這不失為創新教學模式的捷徑之一。與此同時,新世紀以來的實訓教學模式相關研究也暴露出不成熟的一面:(1)概念表述混亂。職教工作者今后在總結教學模式方面應引起注意。(2)缺乏理論提煉,有些模式甚至更確切說是一次具體的教學活動。這反映出我國職教工作者教育理論水平還不成熟的現狀,這有待于職教工作者自身以及相關部門對其積極合理的培訓,以加強其理論水平的提升。(3)文獻中創新實訓教學模式重疊現象較為嚴重。
作者:胡曉東陳妙芳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