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支氣管哮喘誘導因素調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身體健康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兒童期是哮喘發病的敏感期,其反復發作會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部分病例遷延發展成難治性哮喘或成人哮喘,甚至威脅生命,因此控制哮喘應從兒童做起。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哮喘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全球約有3億患者,各國患病率1%~18%不等[1]。雖然近年來已開發了相當多的哮喘治療藥物,但哮喘急性發作所導致的急診率、住院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了解哮喘兒童急性發作的相關因素,對于預防和控制哮喘急性發作,具有重要意義。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擇2008年3月-2010年10月在河北省兒童醫院確診為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作期兒童患者共463例,男309例,女154例,年齡1~14歲,平均(5.4±2.6)歲,按年齡分為兩個組,其中<3歲為嬰幼兒哮喘組共126例,男85例,女41例,平均(2.2±0.5)歲,≥3歲為兒童哮喘組共337例,男224例,女113例,平均(6.4±3.0)歲。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兒科學第7版[2]。
1.2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內容有性別、年齡、病程、發作天數、發作前居住/接觸的環境情況(煙霧、油漆、柳樹花粉、農藥、異味、屋塵螨、貓毛、狗毛、蟑螂等)、情緒波動、運動、用藥情況(用藥的種類、吸入激素是否自行減量及停藥)、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感染)。發作時癥狀(咳、痰、喘、流涕、感冒樣癥狀)和體格檢查。治療緩解后1周進行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實驗前停用抗過敏藥及激素3d以上,避免出現假陰性結果。具體操作參考文獻[3]。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入選哮喘兒童常見誘因哮喘兒童常見誘因為呼吸道感染、自行減藥或停藥、居住/接觸環境、運動、情緒波動,其中呼吸道感染為首要誘因。見表1。
2.2入選哮喘兒童常見變應原共有446例患兒過敏原皮試陽性,占96.3%,塵螨陽性率在嬰幼兒組較高為46.8%,在兒童組為35.0%,柳樹花粉陽性率在兒童組較高37.4%,在嬰幼兒組為19.8%,塵螨和柳樹花粉在嬰幼兒組和兒童組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χ2=5.417,12.849,P均<0.01)。見表2。3討論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可逆性氣道阻塞,氣道高反應性[4]。我國兒童患病率約為0.5%~3.34%,最高5%[2]。急性發作是兒科門、急診最常見急癥之一,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如何減少哮喘急性發作是廣大兒科醫療工作者急切關注的熱點。
哮喘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遺傳、環境、感染等因素以及機體免疫功能在兒童支氣管哮喘發病中均起重要作用[5],急性呼吸道感染被認為是小兒哮喘發作的重要誘因。根據2000年全國小兒哮喘流行病學調查,90%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是由各種急性呼吸道感染誘發。雖然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急性發作有緊密的聯系,但本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呼吸道感染誘發哮喘急性發作所占比例有所區別,在嬰兒組,高達93.5%的是哮喘急性發作由呼吸道感染所致,而在兒童組,其所占比例明顯下降,而非感染因素如吸入激素自行減量或停藥、過敏原接觸、情緒波動等非感染因素導致哮喘急性發作比例明顯升高,兩組存在統計學意義,提示不同年齡段,預防哮喘急性發作的側重點有所區別。在小嬰兒,由于其免疫功能未成熟,減少呼吸道感染是預防哮喘急性發作的有效手段。相對而言,年齡較大的兒童,可能與活動范圍擴大,心理活動增多,故由過敏原接觸、情緒波動等非感染因素導致的哮喘急性發作所占比例明顯升高。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在兒童組還是嬰兒組,不遵醫囑隨意的減量或停藥,是導致哮喘急性發作的主要原因,表明在目前哮喘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確,無法對哮喘徹底治愈的情況下,以吸入糖皮質激素為主要治療核心,以控制氣道慢性炎癥為主要目的治療策略仍然是當前控制哮喘發作的最有效治療方法,隨意的減量或停止使用吸入激素,不但增加患兒哮喘急性發作的頻率,而且降低患兒的生活質量。
哮喘的發病與環境中許多變應原的接觸有直接關系[2],因此對過敏原的準確診斷及避免與過敏原的接觸成為防治哮喘的重要措施。目前塵螨與呼吸道過敏的關系最密切,已成為全球性的重要致敏原。其致敏成分主要為蛋白質和多糖,吸入呼吸道后,沉積于黏膜上,通過局部及全身免疫反應引起呼吸道變應性炎癥。這與國內、外的研究一致[4,6],且本研究顯示嬰幼兒組較高(46.8%),表明塵螨是引起本地區嬰幼兒哮喘發作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對塵螨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柳樹花粉陽性率在兒童組較高(37.4%),表明柳樹花粉是引起本地區兒童哮喘發作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這可能與兒童多在室外活動有關,由于本地區經濟欠發達,變應原仍以植物為主,尤其在春、夏季,多種植物處于開花、授粉期,多風沙,花粉易于傳播,故易引起本地區兒童哮喘發作,因此,應盡量減少外出和戶外活動,盡量少去或不去公園、植物園等植物分布多的區域,外出應戴口罩。室外花粉雖無法完全避免與之接觸,但應在花粉飄揚的季節,盡量少開窗戶,有條件者用空氣過濾器,以減少變應原的吸入,降低哮喘的發病率。綜上所述,減少呼吸道感染,改善環境,避免接觸過敏原,遵醫囑正確使用控制哮喘的藥物,是減少哮喘發作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