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政府審計屬于國家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管的一種重要手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公共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化,需要政府審計做到不斷創新。本文對于政府審計的內涵、原則以及意義進行了一一探討,在全面分析政府審計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基礎之上,探討了政府審計水平提升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給政府做好這一工作帶來有益的指導。
關鍵詞:
政府審計;作用;問題;策略
政府審計是對于政府各項管理活動的進行有效監督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國在政府審計方面雖然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同時也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但是政府審計水平依然偏低,政府審計的效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政府審計在國外已經得到比較普遍的使用,實踐證明,其在提升政府效能、財政資源利用效率、遏制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政府審計概述
目前政府審計已經成為了政府管理領域的一項常規性工作,隨著這一工作的適用范圍的不斷拓展以及使用程度的不斷增加,有必要對于政府審計進行一個全面的概述。
(一)政府審計內涵。
政府審計是指政府審計機關對于政府財政收支、會計賬目等合法性、真實性進行審查的工作,從內容層面來看,政府審計內容不斷拓展,除了傳統的財政預算、決算,還囊括了會計賬目、違法違紀等等,而且政府審計內容有不斷增多的趨勢。從審計標準來看就是合法性以及真實性,很多政府也將效益性、效率性等引入審計標準中去。從政府審計的流程來看,主要是包括發現問題、報告問題、處理問題三個基本環節。
(二)政府審計原則。
政府審計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依法審計原則,依法審計是指政府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依法依規開展,政府審計必須要恪守法律底線,不能夠越過法律來進行審計工作的開展,確保審計的規范性。二是客觀公正原則,客觀公正是指政府審計要以確保審計結果客觀真實為基本目的,政府審計要堅持實事求是,絕對不能夠夾雜個人情感因素。三是追求效益原則,政府審計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沒有效益或者效益微不足道,則政府審計也就失去了基本的意義。
(三)政府審計意義。
從政府審計工作的意義來看,在政府審計范圍不斷拓展的情況下,其重要意義也在不斷凸顯,具體闡述如下:從財政資金使用來看,通過政府審計,可以發現政府資金使用不合規、效率低下等問題,從而節約政府資金,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減少資金使用浪費;從反腐倡廉角度來看,通過政府審計,可以發現部分官員的違紀違規問題,從而有利于塑造一個良好反腐倡廉環境;從政府效能角度來看,可以通過政府審計來全面的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改進,更好地滿足公眾的服務要求。
目前我國政府審計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極大地影響到了政府審計的作用發揮,本文這里將政府審計中存在的典型性問題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歸納:
(一)審計目的不明確。
目前我國政府審計工作開展中存在審計目的不夠明確的問題,在目的不明確的情況下,審計工作的開展神容易就會出現偏差。從審計目的來看,政府審計是為了發現問題,并制定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實際審計中,一些審計人員并沒有做到對于審計目的的清晰把握,因此就導致了審計行為的不規范,舉例而言,一些審計人員認為審計就是對于結果進行分析,卻不注重分析結果達成中合法性。
(二)審計主體不中立。
從審計主體來看,目前政府審計方面存在審計主體不中立,審計主體中立性不夠的問題,政府審計主體基本上就是上級或者同級審計部門,這些審計主體的中立性很難得到保證。審計機構的在政府審計工作的開展中會收到來自于各方面的干擾,從而影響到審計結果的客觀性,而審結結果失真的化,政府審計工作的意義也就喪失殆盡。
(三)審計內容不全面。
目前從國外政府審計內容來看,審計內容的不斷拓展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但是在我國政府審計內容還比較狹窄,政府審計內容沒有與時俱進的進行調整。我國政府審計內容主要集中在財政預算決算層面,對于政府效能、政府行為合規性等方面審計并不是很多,這種情況下,審計的效能自然就會大打折扣。
(四)審計結果不透明。
目前我國政府審計中存在的另外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審計結果不夠透明,審計機關在進行審計之后,并沒有根據要求將審計結果公之于眾,對于審計結果分析不夠深入,審計結果的不透明給審計機關以及被審計機關在審計問題的處理方面提供了暗箱操作的空間,不利于督促被審計機關進行審計問題的解決。
三、政府審計問題解決策略
針對政府審計中存在的典型性問題,需要盡快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解決好這些問題,從而推動政府審計工作的更好開展。
(一)審計目的要明確。
政府審計目的一定要明確,圍繞審計目的進行審計工作的組織開展,才能夠較好的實現審計的目的。從審計目的來看,政府審計的目的是多元的,必須要兼顧結果以及合規性兩個層面的目的,在審計工作開戰之前,要讓審計人員對于審計結果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在墓地的引導下來進行審計,避免審計偏離方向,出現差錯。
(二)審計主體要中立。
政府審計主體需要做到公正、中立,在審計工作的開展中盡量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擾,能夠秉承公正、客觀的理念來進行審計,對于被審計內容進行一個全面的評價,確保評價內容與實施相符。政府審計機關的地位要保持中立以及超然,也可以推進匿名審計,即審計人員只對于被審計結果負責,建立責任追究機制,確保審計人員能夠根據要求以及標準來進行審計工作的開展。
(三)審計內容要全面。
政府審計內容要不斷進行拓展,我國要根據公共管理的需要,將政府效能、行政合規等方面的內容都逐漸的納入到政府審計框架中去,利用審計這一工具,實現這些方面的有效改進。在審計內容的拓展方面,需要結合政府管理職能變化來進行內容拓展,同時還需要根據拓展的內容,在審計方法、審計重點等方面進行調整,審計內容的全面一方面是面面俱到,但是同時也要求審計工作的重點突出。
(四)審計結果要公開。
政府審計結果要根據相關要求主動進行公開,并將結果呈報給相關部門來進行處理,審計結果的公開主要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公開主動接受各方面的監督,避免暗箱操作所帶來各種猜測,從而給被審計機關更多的壓力來進行相關方面的改善。另一方面就是要通過的結果的公開,可以確保發現的審計問題能夠盡快得到處理,讓上級部門在問題處理方面不會徇私舞弊或者網開一面。
四、結束語
總之,做好政府審計工作意義重大,在目前公共管理改革不斷推進的情況下,我國需要對政府審計工作的開展給予更多的重視,積極借鑒國內外這一工作開展的成功經驗,并關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政府審計工作的創新,全面的提升這一工作水平,充分發揮好政府審計效用,實現我國公共管理的不斷改善。我國政府審計水平的不斷提升任重而道遠,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不斷調整,這樣才能夠實現審計工作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娟.論政府審計的熱點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4年28期
[2]朱鳳山,馬梓焜.政府審計效能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35期
[3]許東輝.后危機時代防范政府審計風險的策略選擇[J].遼寧經濟,2011年2期
[4]王志剛.對政府審計的策略探討[J].中國經貿,2012年10期
[5]楊德梁.政府審計腐敗行為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視野,2013年22期
作者:廖成赟 單位:四川警察學院